日期:2019-04-17 【 來源 : 新民周刊 】 閱讀數:0
閱讀提示:2019年,以服務為載體的浦東,在29歲的芳華之年再次「勇立潮頭」。
一次次破冰前行,一次次化蛹成蝶,讓上海浦東新區成為享譽國際的中國「改革樣本」,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排頭兵中的排頭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浦東開發開放29周年。如今,這座GDP破萬億的中國最強區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許,其中一個彩蛋就隱藏在上海全力打響「四大品牌」之「上海服務」中——當前,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上海服務、上海製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引領高質量發展,而服務品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浦東新區「圍繞優化營商環境2.0、做好金牌店小二」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不僅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還為重點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並努力發揮浦東的國際優勢。
2019年,以服務為載體的浦東,在29歲的芳華之年再次「勇立潮頭」。
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為科創板注入「源頭活水」
4月10日上午,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科學城正式啟用,擬線下線上聯動打造長三角區域科創板企業服務平臺。
這一基地的正式啟用,是對上海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工作的一大助力點。2018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上宣布了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浦東新區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並已於2018年11月14日揭牌。
為什麼這一精準服務科創板的平臺從揭牌到啟用就花了近5個月的時間?原來,這不僅僅是「慢工出細活」的匠心精神,更是浦東要做好做足準備工作、真正做到長三角科創企業「上市綜合行政服務商」的決心所致。據浦東新區副區長、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華透露,基地揭牌以來,已在長三角地區開展了各主題活動共14期,服務企業近700家。說白了,就是基地主動詢問有潛力的企業衝刺科創板有啥困難,歸類總結並協調解決,這樣的「店小二」精神著實令人佩服。
摸底摸好了,就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幹了。此次啟用的是線下空間——張江基地,位於張東路1158號,一期建築面積約1200平方米,由培訓路演區、債券發行服務區、發布展示區、上市服務和共享辦公區、會務接待區及輔助功能區組成。線上以在線服務平臺(APP)形式提供信息發布、自主展示、預約對接等服務。
據悉,長三角服務基地已規劃了十大服務功能,分別為上市行政綜合服務、股權投資對接、債權融資服務、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指數編制、路演推介展示、信息發布諮詢、專業服務匹配、系統專業培訓、金融風險防範。「這只是1.0版本,以後可能還有第十一、十二等更多服務推出。」浦東新區金融工作局副局長張輝表示,正式啟用後的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擬打造成為助推企業到科創板上市融資的服務平臺,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提供「源頭活水」。
「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是開放的,隸屬於整個長三角區域,服務的是長三角區域內的所有科創企業。」王華說。下一步,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爭取儘快覆蓋長三角主要城市,形成1(張江基地)+N(長三角其他城區)的聯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天的基地啟動儀式之後,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總經理魏剛就在現場作了一個小時的閉門報告,為來自南京、杭州、合肥等長三角區域12個城區的政府和科創企業,以及基地首批聯盟成員——23家上市、證券、期貨、基金協會組織以及券商、投資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答疑解惑,把科創板和註冊制「掰開了揉碎了」娓娓道來,哪怕你是金融小白也能醍醐灌頂。這樣的「高端定製服務」,估計也只有浦東才有實力辦得到。
「我們做企業是『熟手』,但對資本市場並不了解。」醞釀登陸科創板的上海小蟻科技有限公司距離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僅一公裡,其創始人兼CEO達聲蔚期待通過基地這個「窗口」,集聚科創同類企業同時,快速了解資本市場、精準對接金融服務。
據悉,截至2019年4月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已受理的57家科創板企業IPO申請名單中,浦東企業達7家。其中,晶晨半導體拿下科創板001號受理批文。而經過29年的開發開放,浦東已經集聚了一批輻射國內外的創新企業和創新資源。2018年,浦東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300家,佔上海市1/3,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行業已在浦東形成產業集聚優勢,這些均是科創板後備企業扎堆的領域。
浦東國際人才港,一網通辦,全國最快
上海,因海而生,憑港而興。這裡也是國際人才高地——根據4月14日舉行的2018年「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主題活動,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實現了七連冠。而根據國家外國專家局的統計,目前在滬工作的外國人數量為21.5萬,佔全國的23.7%,居全國首位,有55名外國專家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
如何服務好在這座卓越全球城市的國際人才,成為上海政府的一大重任。而敢為人先的浦東新區專門設立了一個「國際人才港」,全方位為國際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 這也是浦東新區率先改革突破實現的中國首創。
「現在辦理證書非常便利,沒想到效率那麼高,和過去有很大的不同。」4月11日上午,香格裡拉酒店集團駐店經理烏爾裡希·雅布隆卡(Ulrich Jablonka)在位於張江環科路999弄1號樓的浦東國際人才港一樓大廳發出了如此讚嘆。在香格裡拉工作8年的雅布隆卡表示,以前在上海申請居留許可要先去人社局辦理就業證,然後才能到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居留證,即使走綠色通道也要許多時間。而這一次只花了5個自然日,就同時拿到了兩個許可證。
雅布隆卡是「一網通辦」平臺受理申請的首批外國人之一。當天,上海浦東新區舉行國際人才港開港儀式,這也是上海首個為外國人辦理工作許可證,提供一站式、一窗受理的公共服務平臺。
以往,來華工作的外國人要辦理工作許可、工作居留許可證書至少需要跑兩趟。按照過去的流程,辦理工作許可,第一道關需要先到國家外國專家局網站上提交申請材料,進入預審程序。預審通過後才正式受理材料,A類人才經過5個工作日,B類人才經過10個工作日發放來華工作許可證。第二道關,外國人領取了來華工作許可證後,要再到出入境管理機構辦理工作居留許可證。審批通過後到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領居留許可證。
而現在,在「一網通辦」服務平臺,申請人只需一次填報,實現體檢預約、工作許可申請和居留許可「一表申請」,隨後也只要到浦東國際人才港的一個窗口辦理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實現只跑一次。
深刻體會到國際人才港便利服務的不僅是雅布隆卡。在人才港的留言板上,可以看到多國語言寫下的留言,為「飛速」的辦證體驗點讚。上海索廣映像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王芳蕾為公司的一位日本專家辦理了相關證件。她說,如今的系統不但提速明顯,關鍵是細節貼心,比如上傳護照,關於出生年月、國籍等等信息,系統會自動抓取後與表格進行對接;照片只要原圖上傳,系統後臺也會自動生成符合要求的照片。
目前,由浦東自己開發的自貿區外國人來華工作「一網通辦」服務平臺,已經正式接入全市「一網通辦」總平臺,實現外國人來華工作居留許可「一網通辦」「一表申請」「一窗受理」和「一站服務」。浦東通過減環節(手動錄入欄位減少70%)、減時間(審批時間減少60%)、減材料(申請材料減少50%),大幅提升審批效率(審批效率提升40%),「單一窗口」正式受理後,可在5個自然日完成工作許可、居留許可審批。
目前,一批能級高、排名前、模式新的國際國內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已經入駐,這些機構業務領域包括招聘、獵頭、薪酬、測評、培訓等,涵蓋人力資源全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浦東國際人才港比鄰張江人工智慧島、上海科技大學,與微軟、IBM等企業為伴,是上海乃至中國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據統計,每年浦東新區人才引進總量佔到全上海的1/3,而張江地區又佔到整個浦東地區的40%。因此,浦東國際人才港不僅是一個辦事窗口,也將構建國際人才發展共享共贏的良好生態提供各類開放性活動空間。據浦東新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王鶯介紹,人才港2019年將舉辦主題論壇、政策宣講、產業沙龍和項目路演等「百場人才活動」。
也許在不遠的將來,浦東的國際人才會把這裡當作自家的「客廳」或是「第三空間」。
優化營商環境2.0版進行時
不是科創企業、沒有國際人才怎麼辦?別急,普通企業照樣可以在浦東這片改革的熱土上感受到金牌「店小二」的服務。
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部的老港鎮在全區12個街道、24個鎮中並不出挑,但服務企業一點也不馬虎。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是老港鎮的納稅大戶,企業從2002年納稅100多萬到現在的6300萬,因此老港企業服務中心對於這樣的大客戶特別用心——在中機國能下屬的5家合夥企業的股權變更事項的材料準備及手續辦理中提供全程跟蹤服務。有一次,一位公司股東工作繁忙不能到窗口籤字審核時,企業服務中心就與審核窗口積極溝通,在不違反政府相關行政規定的前提下使得變更事宜有效快速地辦理。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老港企業服務中心進行了多次變更升級。例如,有企業反映中心的工作時間都是工作日,而自己只有周末有空,導致一直找不到時間來辦理業務。為此,老港企業服務中心採用提前預約時間進行一對一服務的形式,靈活變通,達到雙贏的效果。
這樣的盡心服務,也能吸引更多國際頭部企業落戶浦東。
2017年5月,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公司先鋒(Vanguard)集團正式在上海自由貿易區設立外商獨資企業——先鋒領航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辦公地點設在陸家嘴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的企業,早在2014年就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為了說服先鋒集團落戶上海浦東,陸家嘴管理局與先鋒集團高層保持溝通交流,並多次促成浦東新區領導與先鋒集團領導的直接溝通,不斷推動先鋒集團相關項目引進。最終,先鋒集團這個挑剔的「外國千金」被「浦東小夥」的誠意和敬業所打動,在陸家嘴「紮根」。
值得一提的是,外資資管招商過程中,陸家嘴管理局通過持續舉辦行業交流活動,「保姆式」服務企業註冊,不斷協助與監管溝通等方式,吸引了一大批資管機構。據悉,目前已有51家國際知名資管機構在陸家嘴設立了70餘家全資子公司,為上海建成國際資管中心貢獻一份力量。
這樣「築巢引鳳」的案例在浦東有很多。
2018年7月,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籤約落戶上海臨港,成為這家全球著名電動汽車企業在海外的首個工廠。項目從籤約到拿地,再到2019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只用了半年時間,讓特斯拉CEO馬斯克感嘆上海速度「令人驚嘆」。其實,這是臨港速度,也是浦東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企業發展的成果。
減稅降費,讓企業得到更多實惠
其實,對於許多求賢若渴的國內城市而言,「築巢引鳳」並不難,難的是讓鳳凰安心留下來,尤其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
2018年,由於全球經濟處於深度調整階段,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在重塑之中,加上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不定等,全球經濟增速下滑。這就造成位於浦東三林鎮的寶潔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稅收只有9.24億元,比2017年同期下滑明顯。針對這一情況,三林鎮制定了針對寶潔公司的專項安商穩商方案,提前預撥財政扶持資金,為企業擴大經營緩解資金壓力。在浦東新區和三林鎮兩級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寶潔公司通過整合旗下資源,挖掘企業潛力,2018年第四季度完成稅收7.2億元,2018年全年稅收達16.44億元,比2017年的15.48億元增長6.2%。
對於企業而言,多繳稅固然能體現自身業績好,但如果能減稅降費,那就是更加實實在在的紅利了。為此,浦東新區稅務局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稅收政策宣傳,著力優化納稅服務,力求政策「精準滴灌」。
位於浦東商城路518號的豐收日飯店,經營主體是上海浦東豐收日餐飲有限公司,公司資產總額4428萬元,職工196人,曾連續多年稅收收入穩定在四五百萬之間。為了更好地適應市場,豐收日總部決定建立新的餐飲品牌。2017年4-7月,浦東豐收日開始裝修改建工程,當年稅收同比下跌65%。2017年8月重新開業,由於日料新品牌並不成熟,收益也不穩定,2018年整體利潤仍然大幅下降。這讓浦東豐收日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2019年1月17日,財政部和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一方面放寬了小型微利企業的標準,另一方面擴大了免稅的應納稅所得額和減稅幅度。根據前期排摸情況,浦東新區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政策落實工作設計納稅人16.16萬戶,對符合一般納稅人轉登記條件的約6.6萬戶納稅人開展意見徵詢工作。企業所得稅方面預計符合小微企業條件的19.5萬戶。
根據原來的標準,豐收日這樣的商業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000萬元,從業人數超過80人,並不算小微企業。而根據新政,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人民幣、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即可成為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
「年前我們就從稅收管理員那裡獲知這一政策了。我們還在想該怎麼填報小微企業的申報表,政策宣講會就邀請我們了,真是及時雨。」豐收日公司經理王嘉飛高興地說,「而且這一政策對我們企業的幫助也很大,新品牌的成熟需要時間,也需要資金投入,現在國家這麼大力支持民營企業,讓我們對發展有了信心!」
與此同時,浦東稅務局和新區其他部門一樣,在大調研中不斷搜集問題,尋找解決之道,並舉一反三,惠及更多企業。
例如,浦東新區稅務局在調研中了解到,上海瑞皇管業科技有限公司由於自身疏忽,前期向新區報送鑑定研發項目「新型三爪連結的加強雙壁波紋管的開發」時,由於提供的資料過於簡單,造成企業收到相關部門出具的「不適合加計扣除的研發活動」的鑑定意見。為此,企業面臨取消高新資格、補繳已享受優惠稅款的後果。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浦東新區稅務局很快設立專項調研小組,最終幫助包括瑞皇公司在內的共計18個研發項目通過鑑定,為企業保留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同時,還享受到應該享受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15%稅率等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自身因為失誤而造成經濟損失,由政府出面及時止損,這樣的「打補丁」服務使浦東在全上海乃至全中國的營商環境中脫穎而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對於涉嫌經濟犯罪的優質企業,浦東新區也在探索單位犯罪認罪認罰從寬試點工作。
浦東檢察院對一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的處理就是一例。2014年初,王某和蔣某曾是A公司的同事,A公司為了完成業績,會以96折價格將產品賣給黃牛,黃牛不需要發票,發票就有餘。B公司的汪某聽王某提起,就想通過蔣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方式套現,給員工謀福利。蔣某看在老同事的面子上讓B公司補足4個點後,幫忙開票。2017年底,B公司和汪某、王某、蔣某因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被公安機關取保候審。考慮到B公司是浦東某鎮財政稅收最多的企業之一,鑑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可以免除處罰,浦東檢察院就通過召開聽證會的形式對涉案單位及主要責任人員做出相對不起訴決定,保障該公司的正常經營不受影響。
對此,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浦東檢察院表示,從經濟安全、公共利益、市場秩序等方面綜合評估社會危害性,優先保護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通過可行性檢察建議,限定涉案企業在一段時間段內整改,對整改到位認罪認罰符合不起訴條件的,依法使用不起訴。
由此可見,從招商引資到國內上市,從吸引人才到留住企業,從減稅降費到事後補救,浦東真正為企業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務,每個階段都如此專業和貼心,這也許就是浦東能夠創造出那麼多「全國第一」並總是在更高起點再出發的秘訣之一吧!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