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

2021-02-14 AIS English

俗話說,高考是「七分考,三分報」。其實,高考只是預賽,報志願才是決賽!在各種文體比賽中,只重視預賽而輕視決賽的選手是沒有的。而面對高考,我們的考生和家長只重視高考,而輕視報志願的卻大有人在,更為嚴重的是如此虎頭蛇尾,考生和家長卻渾然不知自己有問題。這是因為,高考是集體統一行動,特別有儀式感,自然會讓人重視,而報志願則是單兵作戰,分散行動,所以更考驗每個家庭的自覺和智慧。

考生和家長對待高考和報志願的這種不同態度,在時間和精力的花費上表現得最為明顯:為了高考拼搏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無怨無悔,但是報志願,只用三周(從高考結束到提交志願表)甚至更短,只有一周(從出分到提交志願表)的時間,還不能全力以赴。

每年都會有高分考生因為志願填報不合理,導致錄取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無奈地被復讀;當然,也有家長能夠運籌帷幄,在考分差強人意的情況下,因為志願報得好,使孩子的高考之路事半功倍。

由此可見,高考不僅要考得好,志願還要報得好,即使沒考好,也要報得好。因為,考多少分,代表了考生的實力,報志願與錄取這兩項工作就是讓考生的實力與大學的實力相匹配。從一定意義上講,志願報不好,即使高分也「白考」!

要知道,同一分數可以上不同的大學和專業,報志願難就難在你有很多種選擇。當然,同一大學的同一專業可以錄取不同的分數。

高考錄取時,一般情況下,同一所大學,錄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差一般也在30分左右,排除熱門與冷門專業的分差,即使是同一專業,錄取分差常常也在20分左右。

對於同一個考生,在高考分數既定的情況下,能夠報考哪些大學,最終被哪所大學錄取,還是有很大彈性的。雞頭鳳尾之間的距離,可上可下的彈性空間,至少也有二三十分。也就是說,同一大學,同一專業的同班同學錄取分高低相差二三十分。二三十分啊,平時的學習要想提高二三十分,是多麼不易,高考時要想超常發揮,多得二三十分,是何等困難!通過自主招生,獲得二三十分又是何等艱難。但是,報志願,一念之間,稍不留神,已經到手的二三十分,就化為烏有了,等於孩子和家長經過千辛萬苦的奮鬥,最終多得的這二三十分「白考」了。

這就是考生和家長之所以要下大工夫,花大力氣研究高考志願的價值所在,換句話說,志願報得好,等於多加二三十分。如此說來,考生和家長在這最後一周報志願的關鍵時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高考報志願非常難。分數高的,擔心報低了吃虧;分數中等的,擔心報高了落榜;分數較低的,擔心最後沒學上,真是各有各的難處。一般來說,志願報得是否成功,也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示來表達:

志願報得好=專業好+學校好+地域好+就業好

如果時至今日,你的志願表上還是一片空白,沒一點眉目的話,此時就刻不容緩了,決賽衝刺的時刻到了,考生和家長都要抓緊啊!

同樣的高考分數,你可以選擇學不同的專業,上不同的大學,到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就業前景。因此,報志願時,專業、學校、地域應該如何排列組合?特別是當三者不可兼得時,應該如何取捨?哪個優先?這既是報志願的重點,也是報志願的難點。但這又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需要考生和家長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這裡給考生和家長建議【四個優先原則】僅供參考:


職業理想明確的學生不妨考慮。

此原則最適合那些職業理想非常明確的考生。例如就是想當老師、或醫生、或會計、軟體設計師……等等,那麼報志願就應該從這一職業出發。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的職業理想是中學英語老師,那麼:

第一步,找出與這個職業直接對口的專業,即英語專業。

第二步,找出開設這個專業的學校。學校太多了,怎麼取捨?

首先是用分數取捨,即重點關注自己的高考分數有可能達到的院校,包括那些可上可下的大學,除此之外,與自己分數不匹配的更高或更低的學校就可以不予考慮了。

其次是分類取捨,開設英語專業的大學很多,類別有師範大學、外國語大學、綜合性大學等,請按照哪類大學畢業後更容易當上中學老師進行排序取捨。

如果考分足夠高,直接報考提前錄取批次的教育部所屬的師範大學的免費師範生,包括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這樣,本科畢業後,就直接分配回生源所在地做中學老師了(具體見各招生大學的免費師範生招生簡章及各省與考生籤訂的具體協議)。

或者,分數能上「985」名牌大學的話,那麼,就選你最喜歡的大學,報考與中學課程相關的專業,再努力考過教師資格證書,提高做教師的綜合素質,畢業後也可以通過應聘的渠道當老師。現在,很多名牌中學也開始面向「985」等名校招聘優秀畢業生,但是,非師範名校畢業生當中小學老師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

如果你分數一般,只能上一本的省屬大學,甚至是二本的學校,建議你報師範類,這樣,離教師這個行業會更近些。

第三步,找出你所喜歡的未來就業或讀書的城市。

第四步,通過優選,進行排列組合。

職業——專業——學校——地域;

或者職業——專業——地域——學校。

最後,按照高考志願表的要求,排列出學校的順序和每個學校第二、三、四等其他專業的順序填表即可。

其實大多數考生,還沒有明確的職業「臉譜」,沒有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那就先選擇合適的專業吧。


最適合以下三類學生:

專業特長明顯的考生

例如,就是喜歡數學、或物理、或外語、或經濟、計算機……等等。那麼報志願時就要從這些學科相關的專業出發,在分數有可能達到的範圍內,進行排列組合。如:專業——學校——地域——職業,再根據孩子其他方面的個人喜好,進行優選,最後,按照志願表的要求,排列出學校的順序和專業的順序即可。

高考分數較低的考生

如果你的分數只是能考取一般應用型大學,特別是民辦學院或者高職(專科),那麼專業就比什麼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第二,選擇技能性強的,最好不選擇沒有門檻的專業。也就是說,當你畢業後求職找工作時,你的學校沒有競爭優勢,靠的就是這專業的一技之長了。

按專業平行投檔的考生

也就是新一輪考試改革實行按專業平行投檔的省份的考生。例如先行試點的浙江省,2017年開始,高考錄取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平行志願,按專業平行投檔。其實,這就是「專業優先」,這一高考錄取方式是一項重大改革,因為在此之前的浙江以及現在的其他省份的錄取一律是按學校順序(或平行)投檔的,也就是「學校優先」。

最適合專業特長不明顯的學生

此原則最適合那些專業特長不明顯,什麼專業都好,或什麼專業都不太好的考生,其實,這樣的學生是大多數。

成績優秀,沒有弱科的考生

如果孩子的成績優秀,沒有弱科,總分能上名牌大學的話,那麼報志願時就要遵循學校優先原則。因為,社會上用人單位對畢業學校的評價,實際是有等級標準的,在招聘時,經常會有單位對畢業學校有硬性要求,越是人人都嚮往的單位,越是如此。

成績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這樣的考生,什麼學科成績都不突出,沒有最強的,也沒有最差的。往往什麼專業都可以,那就把學校放在首位吧。

總之,本科是你的第一出身,一輩子也無法改變,因此需要倍加重視。當學校與專業不可兼得時,如果能上名校,專業可不必太糾結。因為,學什麼不一定就做什麼,即專業與職業並非一一對應。另外,你打算本科畢業就工作嗎?這一切,上大學和工作後都還存在很大的變數。

職業、專業、學校均無特殊要求

那就地域優先吧!

在哪裡上大學真的很重要!無論是文化底蘊,經濟活力、政治視野、同學人脈、還是就業機會,大學四年絕對會影響你的一生。難怪莘莘學子對自己理想大學的所在地都有驚人相似的排序,首先是北、上、廣、深等國際大都市;其次是直轄市、發達地區的省會城市以及非省會的如廈門、青島等國內中心城市,還有西北、西南、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三是不發達的地區的省會城市及沿海地區的非省會城市;最後才是不發達地區的非省會城市。

所以,越是熱點的地方,同類的專業和學校錄取的分數就越高。因此報志願時,專業、學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顧、都能滿意的考生實在是幸運的,但畢竟是少數。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時滿足的,究竟該怎樣取捨呢?還請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參考「四個優先原則」進行排序組合。

報志願吧,考生!高考成績只是預賽結果,決定你能上哪些大學,而報志願才是決賽,選擇你要上哪幾所大學,錄取就是最後的唯一。所以,只有報好志願,方能上理想大學。

看完文章後,正在準備填報志願的考生和家長們是不是豁然開朗了。除了讓考生和家長們糾結的「專業學校地域」這道選擇題,在高考填報志願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普遍性存在的疑問、一些常規問題讓考生和家長犯難,也許,一個疏忽大意,就影響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軌跡,這可馬虎不得。接下來,這最權威的10大常見問題解答,一定要看完呦!

【填報志願10大常見問題一覽】

轉給需要的考生


1、如何為志願填報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是搜集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二是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三是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四是了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五是了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2、如何減少志願填報的撞車現象?

一是考生應量體裁衣,根據自己高考成績(或平時成績、模擬成績)的位次,對照往年各學校專業錄取分數情況、位次情況;

二是注意填報時留有餘地;注意體檢結果,避開限報專業;

三是特別注意有的學校招生「大小年」現象,詳細分析近年錄取資料;

四是注意預報志願後,考區、中學反饋的信息,如果出現扎堆現象,需要調整所報志願。 

3、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堅持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2.所填志願拉開檔次;

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

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

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學校、專業;

6.各批次學校志願、專業志願填滿,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4、同意調劑專業是什麼含義?是否會被調到該校未在本省投放計劃的專業?

由於考生填報專業志願不均衡,專業錄取生源冷熱不均,有的專業出現計劃空額,有的專業考生爆滿。高校為完成國家招生計劃,需要將志願專業落選考生調撥到招生不滿的專業。所以填報志願時設計了「服從專業調劑」欄,由考生選擇。

當所報專業(從第一個專業到最後一個專業)都無法錄取時,考慮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如果「服從專業調劑」,意味著該院校在本省該批招生的任何專業都可被錄取,但不會被調到該校未在本省投放計劃的專業。此時,如果還有專業可以調劑,則調劑到該專業錄取,如果所有專業都已錄滿,則退檔。如果不服從調劑的話,當所報專業都無法錄取時,直接退檔。

5. 什麼是學校分數級差?什麼是專業分數級差?

學校志願分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院校志願考生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高校規定的志願級差為20分,第一志願調檔分數線為600分,那麼,第二志願的調檔分數線就為620分。第一志願生源充足而且規定了志願級差的院校,省招辦按投檔比例投完第一志願考生檔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願級差將第二志願且分數在級差之上的考生檔案投放給學校,由學校審核錄取。在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模式的批次,不存在學校分數級差。

部分高校在分配專業時規定了專業級差,專業級差是指錄取非第一專業考生時的分數差額。例如:某一學校規定專業級差為3分,學校在分配專業時,將第二專業志願的考生成績減去3分後,和第一專業志願的考生一起排序確定專業。沒有規定專業級差的學校,在分配專業時,有的採取專業志願優先的原則,即首先滿足第一專業志願考生;有的採用分數優先的原則,優先錄取分數高的考生。

6. 什麼叫「只招有專業志願考生」?

「只招有專業志願考生」是指學校某一專業只招收填報本專業志願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該專業志願的。即使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也不會被調劑到這些專業。 

7. 何謂徵集志願?填報時注意什麼?

徵集(徵詢)志願是指在每一批次錄取結束之後,省級招辦將錄取未滿額的院校和餘缺計劃數向社會進行公布,供尚未被錄取並達到分數要求的考生進行選報。徵集志願填報須注意以下五點:

1.達到分數要求且未被錄取的考生才能填報;

2.考生要注意及時了解省級高招辦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的餘缺信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填報,逾期則不能再填報;

3.參加徵集志願填報的考生按規定選報院校志願;

4.考生選報徵集志願時要考慮避免再次出現「扎堆」落選的問題;

5.考生要謹慎選擇,如考慮所報院校剩餘的專業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錄取就不能退檔調換。 

8. 考生如何避免被退檔?

高校退檔的主要理由: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

為避免退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二是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選報志願留有餘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嚴格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願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儘量服從專業調劑。 

9. 「平行志願」是怎麼回事?

所謂平行志願,即指採用平行志願錄取投檔,考生在同一位置所選的A、B、C、D等志願之間是平行關係。即改以往的「志願優先」為「分數優先」,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願,依次檢索。 

10. 平行志願有哪些風險?

相對順序志願填報方式而言,平行志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願填報風險,但平行志願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其一,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提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投檔人數多於錄取人數。

其二,由於考生對自身實力估計過高,高考成績未能達到填報的所有平行志願高校的投檔線,根本不會被投檔,錄取與否也就無從談起。

其三,考生雖然達到了學校的投檔分,卻沒有達到所報的專業分,而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那麼將會被退檔。

其四,各平行志願高校間沒有梯度,投檔成功率會下降。

實行平行志願後,考生投檔後被退檔的理由,主要是高考總分低、專業不服從調劑、單科成績不符合要求、體檢不合格等。退檔後,考生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相關焦點

  • 報考必看 湖北高考志願這麼填 等於多考20分
    湖北高考志願這麼填 等於多考20分注意了!湖北高考成績將於6月23日發布,同時發布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考生家長們有沒有點小激動呢?先別激動,俗話說「考得好,不如志願報得好」其實,高考只是預賽,報志願才是決賽!現在就給你帶來一篇乾貨滿滿的文章!
  • 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
    志願填報成功與否,不僅關係到考生能否被錄取,還關係到考生未來的職業發展,乃至影響到考生未來整個人生的發展。一旦志願填報錯了,就可能給考生一生職業發展帶來無法估量的傷害。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實施的第一年,無論是志願數量還是填報要求都有很大的變化!
  • 湖北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沒有比這個更有用的了
    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希望能夠幫到你們 這些關鍵日期可要記好了↓↓高考錄取時,一般情況下,同一所大學,錄取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分差一般也在30分左右,排除熱門與冷門專業的分差,即使是同一專業,錄取分差常常也在20分左右。對於同一個考生,在高考分數既定的情況下,能夠報考哪些大學,最終被哪所大學錄取,還是有很大彈性的。也就是說,同一大學,同一專業的同班同學錄取分高低相差二三十分。
  • 考好要報好,考不好更要報得好。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
    每年都會有高分考生因為志願填報不合理,導致錄取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無奈地被復讀;當然,也有家長能夠運籌帷幄,在考分差強人意的情況下,因為志願報得好,使孩子的高考之路事半功倍。   由此可見,高考不僅要考得好,志願還要報得好,即使沒考好,也要報得好。
  • 高考志願這麼填,等於多考二三十分,這位特級教師的志願填報方法很管用!
    每年都會有高分考生因為志願填報不合理,導致錄取不理想,不得不高分低就,甚至無奈地被復讀;當然,也有家長能夠運籌帷幄,在考分差強人意的情況下,因為志願報得好,使孩子的高考之路事半功倍。由此可見,高考不僅要考得好,志願還要報得好,即使沒考好,也要報得好。
  • 高考考日語填志願
    高考考日語填志願說明高考考日語填志願。高考日語對於英語比較差的考生肯定是1種彎道超車的有效方式,高考日文考試題總分數:150分。
  • 一本+二本志願填報即將截止,這麼填等於多考20分,為考生轉起!
    應堅持以下原則: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願拉開檔次;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學校、專業;6.各批次學校志願、專業志願填滿,儘量服從專業調劑。4、同意調劑專業是什麼含義?
  • 高考志願這麼填靠譜
    去年媳婦領導孩子,花了一萬多塊錢,讓人幫忙填報志願,最後上了一個海口的大學,就這還用花錢參考,閉著眼睛填上也能錄取,分數在那擺著呢!本人高考考的學校比其他同學都相對好很多,但競爭不過同專業的人而只能考研,然而本科院校不如我的同學很多順利保研了,可想而知我現在面臨的心理壓力是多大。所以綜上,希望考生報考的時候不要總盯著最低錄取名次或分數線,一定要綜合考慮。
  • 直播預告:新高考第一年,志願怎麼填?
    江蘇2021年新高考錄取方案一經公布備受各界關注。江蘇新高考政策大家都基本了解了,主要有以下幾個變化:   1、高考的選科模式從「3+1+1」變成了「3+1+2」,由原來的考四門變成了考六門。語文、數學、外語是必考的,而且是全國卷,剩下是在六門中間物理和歷史必選一科,其他四門選兩科。
  • 高考放榜!這樣報志願等於多考20分!
    認識到高考成績的本質是一個初步判斷,衡量自己能考上的學校的級別,能否上985、211,能否上雙一流、一本還是二本。成績只是"粗略"的規劃,而志願填報是精準的決定性的實戰,是繼高考後,人生第二次重要轉折點。志願填報的好,能將理想分數最終變成美好的現實,也能夠將失意的分數力挽狂瀾化險為夷。
  • 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卻失敗了:父母安排的志願,白白浪費兩萬多名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高考考生在論壇吐槽: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卻失敗了!結果出來後,這名考生被錄取的高校僅僅高出一本線10分左右,而之前自己心儀的大學高出一本線30分左右,該校也比前者更有名氣,但事已至此,這名考試只能哀嘆白白浪費了差不多2萬的名次。高考成功了,填志願失敗了,全部是父母安排的,勸其他同學一句,志願一定要自己看,我白瞎了兩萬多名。但話又說回來,填志願這樣的大事,父母豈會袖手旁觀?
  • 高考填志願 錦囊送給你
    7月29-30日,今年高考首輪志願填報開始。80個志願如何排列,專業和院校怎樣選擇……高考志願填報成為最近家長和考生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近期,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也接到不少諮詢電話。連日來,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帶著考生們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話題,諮詢了樂清市教育考試中心主任楊復生和樂清中學校長陳佩軍等,結合業內人士的相關建議,匯成一份高考志願填報錦囊,供考生參考。
  • 高考填志願 錦囊送給你
    7月29-30日,今年高考首輪志願填報開始。80個志願如何排列,專業和院校怎樣選擇……高考志願填報成為最近家長和考生最為關注的熱門話題。近期,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也接到不少諮詢電話。連日來,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帶著考生們關於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話題,諮詢了樂清市教育考試中心主任楊復生和樂清中學校長陳佩軍等,結合業內人士的相關建議,匯成一份高考志願填報錦囊,供考生參考。
  • 考到了985的分,志願填到了「民辦三本」
    ,三分拼志願,高考後志願填報的重要性無需再贅言了,然而今年還是釀就了一起「高分低就」的大烏龍。考到了985的分,志願卻填到了「民辦三本」,如此烏龍令人唏噓。更何況,這樣「高分低就」的失誤還不算孤例。2017年高考,浙江一考生646分,結果志願填報時選擇了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另一位浙江考生637分,結果志願填成了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 批次合併對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影響?怎麼填?
    3、本科批次合併,我們的志願到底該怎麼填?其實在上面對高校的影響中,已涉及到志願填報的部分了,下面再補充一些。建議一  弄清自己可以填報幾個志願無論是批次合併還是取消批次,都會對考生填報志願產生一定影響,其中志願設置的變化最為明顯。
  • 考到了985的分,志願填到了「民辦三本」
    考到了985的分,志願卻填到了「民辦三本」,如此烏龍令人唏噓。更何況,這樣「高分低就」的失誤還不算孤例。 烏龍 今年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在廣東計劃招31名學生,實際投檔人數為1人,即這名632分考生。
  • 重慶老高考最後一年,填志願難!復讀更難!新高考能填80個志願?
    今天(7月28)是2020重慶高考填志願的最後一天,對大部分考生而言,木已成舟,多聊無益。所以今天不跟大家聊什麼「如何填志願」「填志願的方法論」這些話題。今天主要想跟正在讀高一和高二的學生以及家長說一說新高考的問題。
  • 高考600分,如何填志願?老師:確實還有個好方法可以分享給考生
    剛才有學生家長給我打來了電話,他問我說:「老師,孩子估了600分,填志願能請您幫忙嗎?孩子的成績我不擔心,但是考再多分,填不好志願有什麼用?想請您幫我們拿主意,直接把學校定下來。」聽了那麼多方法,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是填不好高考志願,為什麼?第一,數據過多,考生和家長難以系統歸納。目前來看,高考填志願最實用最穩妥的方法就是位次法。那到底該如何推算位次,再去圈定應對的院校呢?方法考生和家長都知道:即,找出自己今年的位次對應的去年的分數。
  • 2020高考填報志願怎麼填?高考填報志願小技巧
    2020高考填報志願怎麼填?高考填報志願小技巧有哪些?下面我們來一起簡單了解下,希望能幫助到今年參加高考的朋友們。2020高考填報志願怎麼填?高考可以報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對於大部地區來說,高考志願可以選4至6個學校,然後每一所學校都可以選擇6個專業填報,同時還可以選擇服從調劑。
  • 高出一本線10至20分,讓家長和考生陷入兩難,志願該如何填?
    這幾天家長和考生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填志願了。面對高考,考生和家長沒那麼多糾結,只要充分準備,認真考試,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而面對志願,大家就沒那麼淡定,糾結、甚至焦慮,不知如何選擇。一、最好填的志願。有兩個分數段的志願最好填,一個是全省排名前幾十的考生,一般就兩個選擇:清華或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