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多半不健康?家長做好這3點,孩子照樣樂觀開朗

2020-08-28 東媽育兒那些事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如今的離婚率也越來越多,很多人在進入婚姻沒有多長時間,就由於種種原因而分開。

這也導致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孩子越來越多,相信現在不少人的身邊都有單親家庭中長大的人吧,而一提到單親家庭的孩子,多數人都認為心理會不健康。

人們這樣的想法並非是帶有有色眼鏡的評論,而是有些單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確實是因為個人情感而進入教育誤區,導致孩子心靈上有一些負面影響。

單親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謹慎,本來孩子就已經缺失一方父母的愛了,父母一定要避開一些誤區,還孩子良好環境。

單親父母教育要謹慎,別因個人情感進入教育誤區,還孩子良好環境

1. 避免對孩子過度寵愛

有些單親父母認為自己離婚非常對不起孩子,所以便加倍的彌補孩子,不僅在物質上富養孩子,在情感上也是一樣,生怕孩子因為父母離婚而出現什麼心理問題。

就算孩子犯一些錯誤,父母也會因感覺對不起孩子而放棄教育,最後導致孩子被寵溺的非常囂張任性,膽子非常大。

因為在孩子的眼中不管自己做什麼,父母都會原諒自己,並幫助自己解決,有這樣心理的孩子最終早晚有一天會犯一個大錯誤,用後半輩子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父母想要彌補孩子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避免過度寵愛,要有原則,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及時制止與引導,別讓父母的愧疚變成害孩子的利刃。

2. 避免埋怨另一方父母

有些單親父母在離婚的時候有怨言,認為都是對方的錯誤,不管和誰聊天都是在說對方的錯誤,就算是孩子也是。

因此經常在生活中和孩子埋怨另一方父母,以此來洩氣,不過父母的氣是發洩出去了,但是卻對孩子的性格造成了負面影響。

在父母的這種埋怨之下,孩子性格會越來越孤僻,並且還會對另一方父母有抗拒,不接受另一方父母的示好,父母的這種教育,坑的可真是孩子一輩子啊。

3. 避免怪罪孩子

單親父母照顧孩子非常不容易,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哪方面,都是很辛苦的,但是父母要明白這種辛苦不是孩子帶給你的,反而是你連累的孩子。

所以不要去怪罪你的孩子,不要將所有的錯誤都怪罪在孩子身上,孩子才是最大的受害人,經常被父母埋怨的孩子,內心會有非常強的負罪感。

這種負罪感會讓孩子非常自卑,不僅覺得對不起父母,還會覺得對不起任何人,未來很輕易就會因為別人隨口一句抱怨而譴責自己。

在單親父母這種的教育誤區下,孩子會有不健康的心理也正常,本來孩子就缺少一方父母的愛,陪伴自己的父母還這樣教育,得多強的心理素質才會不受到影響呢。

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多半不健康?家長做好這3點,孩子照樣樂觀開朗

1,接受另一方父母的看望

離婚是夫妻二人的事情,就算有多麼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要讓孩子去承受,在孩子面前父母儘量要保持平靜的心態。

並且不要拒絕另一方父母的看望,如果父母怕對方在自己不注意的情況下將孩子帶走,父母可以選擇在對方看望的時候留人看著。

總之最好儘量讓孩子感受到雙方父母的愛,這樣即使父母離婚,也不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什麼傷害。

2,保護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一方父母去埋怨另一方父母,毀壞的不僅僅是對方的形象,還會導致孩子有厭世的心理,對心理健康極其不好。

單親父母即使是再恨對方,也不要將這種沉重的心理負擔強加給孩子,不然孩子是會和父母站在同一戰隊,但是孩子的性格卻容易出現問題。

3,引導孩子有健康的心靈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卻非常的脆弱與敏感,父母感情不和睦,發生爭吵離婚孩子其實都是知道的,只不過是因為年紀小無可奈何罷了。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不會理解父母的恩怨,有的時候還會將父母離婚的理由強加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不乖才讓父母離婚的。

單親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心靈,不要讓孩子鑽牛角尖,雖然家庭不健全,但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照樣性格開朗。

育兒寄語

沒有父母是希望離婚,希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的,但現實卻並不是可以控制的,離婚是無可奈何,被逼無奈的,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卻不是,單親父母離婚後一定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不要因個人情感進入教育誤區,影響孩子一生。

你身邊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在性格上有缺陷麼?歡迎留言討論。

-----------------------

在這裡你可以發現一些實用和有意義的文章,如果你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的問題,歡迎隨時來問,想要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多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鼓勵,加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積極上進,樂觀開朗,內心獨立自主,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自信心的培養需要從小進行,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
  • 8個建議讓孩子開朗樂觀
    開朗樂觀既是一種心理狀態,也是一種性格品質。調查顯示,開朗樂觀的人不僅較為健康(如癌症罹患率明顯低於悲觀抑鬱者),而且婚姻生活較為幸福,事業上也較易獲得成功。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具有這種正面性格呢?  作為家長,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但是控制過嚴又可能壓制兒童天真爛漫的童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作用。
  • 家長態度不當 導致單親寶寶心理偏差
    目前我國單親家庭子女人數已達數百萬之多。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單親家長因為心理壓力而對孩子的不當態度是導致單親幼兒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單親家庭中,也有許多家長培養出許多優秀、健康的孩子。可見家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孩子動不動就哭,家長別煩!從這3方面入手,培養開朗樂觀好寶寶
    在我們的身邊肯定有很多的朋友,天生樂觀又開朗,這樣的人朋友眾多,也是我們大家喜歡的對象。可是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開朗的,同時也有很多的孩子本身很優秀,但是表現的卻非常的自卑和膽怯。這和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他們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有著很大的關聯。
  • 《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本書還有另外兩位作者,謝麗爾·歐文是婚姻和家庭職業心理治療師,也是9本養育和家庭生活著作的作者、合著者;卡蘿爾·德爾澤爾,是一名家庭法律師及調解人、執業法律專家和婚姻、家庭、兒童顧問。她的案例涉及離婚和兒童監護權等領域。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說這話的人,被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
    在部分人的觀念裡,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是存在缺陷的,甚至認為「單親家庭的孩子不行,不健康」。然而說這話的人,卻被下面這位單親媽媽刷新了認知。「孩子,你屬於你自己」在節目《少年說》中,一位初三男生上臺演講,他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父母很早以前就離婚了,而他由媽媽撫養。
  •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徵
    單親家庭——這一由來已久的社會問題,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人認為單親家庭指離異家庭。但隨著家庭、社會結構的多元化,家庭可能因為各種因素而造成單親。如離婚、配偶死亡、甚至未婚先孕等等。所有單親家庭中,尤以離異單親家庭給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因此單親家庭的孩子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缺陷的。1. 孤獨感。孩子首先明顯感受到寂寞孤獨。
  • 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
    隨著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的孩子的出現,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也更加複雜,關注單親家庭孩子,幫助其建立正確的心理狀態是十分重要的。
  • 家庭教育100問:010單親家庭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需要注意什麼?
    父母離異、家裡缺乏溫暖的環境,母親又整天忙這忙那,使孩子開始懷疑:爸媽是否還愛我?周圍人會不會看不起我?心靈深處有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不能與別人和睦相處,在人際關係上產生種種不和諧的因素。3.會產生一定逆反心理。原來的三口之家,很快樂,很溫馨,生活條件也比較優越。
  • 單親家庭孩子怎麼教育 單親家庭孩子教育方法
    如果把仇恨強加給孩子,不僅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還會使孩子長大後失去愛心。所以,你需要以理性和寬容來對待曾經傷害你的人。撫養孩子的一方要允許孩子與另一方聯繫,不撫養的一方則要多來看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不在一起,但對自己的愛沒有變。  10、單親家庭中,母子(父子)要在相依中各自獨立。
  • 單親家庭初中孩子心理及教育分析
    單親學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關愛。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礎。單親家庭孩子因父母離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擊,造成心理極大的負面影響。他們對家庭沒有安全感,沒有溫暖,沒有了精神支柱,他們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對艱難的現實,他們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喚關愛」渴望親情來撫平創傷的心靈。因此家庭、學校應以雙倍的愛心共同關注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 單親媽媽帶大的孩子也會棒棒噠!前提別忽略這6點!
    動不動就說不好的事情,要不就說她的親戚都對不起她,幾乎就沒有聽她說過好事情……案例二:也是一位單親媽媽。不僅孩子帶得好,生活也安排得井井有條。(1)本身就是樂觀的人。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她的生活,跟孩子兩個人也是很樂觀的面對,帶著孩子旅遊,看電影,散步。孩子受到媽媽情緒的影響也是個樂觀的孩子。(2)跟孩子的爸爸保持聯繫。
  • 如何教育單親家庭的孩子,這6個方面,家長一定要重視
    這讓小吳心裡慌了神,他覺得兒子現在的性格發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從以前那個開朗愛笑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消極不願與人交談的孩子,孩子的這種情況讓小吳非常煩心。1.大多都很自卑在單親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大多都很自卑,因為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如果一個家庭不完整有了缺陷,那麼他們就會與其他正常的孩子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會把父母離異的原因歸咎到自己身上。這會加劇孩子的自卑感,並且還容易使孩子變成討好性人格,在生活當中習慣討好他人,無法正視一段感情的破裂。
  • 自信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家長一定要做好3點,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
    自信心是成長及成才的重要養料,充滿自信的孩子,積極上進、樂觀開朗內心獨立自主,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但是有的孩子總是很不自信,這讓父母很擔心,自信是需要從小就去培養的,家長一定要做好這3點,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一、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 寶寶性格孤僻不愛說話?父母注重這4點,幫娃變得樂觀開朗
    近期有家長給我留言:孩子在幼兒園性格很孤僻,不怎麼和別的小夥伴接觸、玩耍。害怕長此以往孩子會自閉,悲觀。對此欣欣媽想說:「這種現象在如今並不少見,因為獨生子女、家庭環境等多種社會原因很多孩子們都會這樣。那麼如何幫孩子變得樂觀開朗呢?
  • 樂觀的心理暗示,會造就成功的家長,同時成就優秀的孩子
    而家長一個樂觀一個悲觀的心理暗示,對孩子的未來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不要總抱怨孩子成績不好,孩子太調皮,孩子總讓家長費心了,天下孩子一個樣,只是有的會想法點子多一點,有的會將思想意見放在自己心裡而已。
  • 我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導語眾所周知,父母離婚,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深遠影響,是孩子一生中重大的創傷事件。所以,經常會有人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肯定不太健康,因為他沒有得到父母健全的愛——簡而言之,就是「缺愛」。他長大以後,到底會比從正常家庭長大的孩子,缺少了什麼呢?下面是我所記錄的最具代表性的3位孩子心裡話。他們都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如今已成年,且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穩定、健康的生活。當他們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會怎樣客觀地評價自己成長的得失呢?
  • 單親家庭的孩子一樣會卓越
    這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還有許許多多的成功者,他們雖然不一是同一個國度、同一個時代,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在一聲感慨之後,會找出一個理由:難怪,他(她)是一個單親的孩子。 看到以上這一些成功者,你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單親家庭同樣會培養出十分卓越的人才,誰也不可置疑。 那我們就要問一問:為什麼?
  • 單親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只需五步讓孩子更優秀
    隨著離婚率逐漸上升的今天,單親家庭也越來越多,有時我們難以啟齒我們的家庭,有時對孩子很愧疚,有時對對方也很怨恨,可能最擔心的就是沒有收入了怎麼辦?亦或者不完整了怎麼辦?我能成功的教育孩子嗎?孩子會不會心理不健康,我自己能走出來嗎? 甚至有些人雖然生活在雙親家庭中,但一方也經常不在家,一個人面臨的考驗也很大。如果你是個單親,請放心,單親家庭也可以有快樂的生活。
  • 單親孩子心理教育的方法
    孩子也懂得比較,他們會拿自己的現在與過去比,感到自己處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與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加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缺乏進取和積極向上的精神,而且因為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家的孩子。  這些孩子由於被父母所疏遠而產生抑鬱,不願與人接觸,對周圍的人常有戒備、厭煩的心理表現出神經過敏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