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原創,請關注分享。本文1800餘字,閱讀需3分鐘。
作為中考壓軸題,一般都是二次函數挑大梁,再和三角形,四邊形,或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等相結合,衍生出多種組合。涉及知識點廣泛,繁多,同時也容易設置難度係數不同的小題,從而在考場上起到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效果,根據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
「歷來中考看壓軸,壓軸還需抓函數」,壓軸題做得好的學生,數學成績肯定出色,反之壓軸題總是做得不理想的同學,數學成績很難得高分。所以,得壓軸題得數學,這句話還是很有市場的。
那麼,練習專項壓軸題,提高數學成績,在中考時佔據優勢,成了很多同學的不二選擇。經過題海戰術訓練後,同學們發現:傳統的二次函數壓軸題反反覆覆,套路就是司空見慣的那麼幾種,除了開始猝不及防之下感覺吃力,熟悉之後反而感到得心應手,不亞於解答一般題的勢如破竹,只不過計算量大一些,花費的時間多一些罷了。
當老師又拿出中考壓軸題,卻不是大家熟識的二次函數題型,而是四邊形三角形的綜合題型,多數同學是頗感新鮮和不以為然的,這不就是中考試卷上壓軸題前面的解答題嗎?換了個馬甲就升級成壓軸題了?莫非老師手裡沒題了,用這幾道普通題來濫竽充數?
不愧是老教師,看出了同學們擺在臉上的滿不在乎,便好心提醒:別看沒有二次函數湊熱鬧,誰要以為這幾道題是軟柿子,偷著樂,你可要吃苦頭嘍。
聽了老師的話,部分同學收起了輕視之心,認真面對這幾道另類的壓軸題。結果卻讓同學們汗顏,只是第一道題,濟寧市2019年數學壓軸原題,便如一隻攔路猛虎,除了幾個數學學霸成功解決,多數同學敗下陣來。僅僅解答了第一小題,至於第二小題,則找不到一點眉目,只能在答題卷上不甘心地留下空白。
咱們一起來分析分析上圖這道不好惹的壓軸題。通過審題,可以確定該題考查矩形的性質、勾股定理、二次函數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都是老熟人,但組合在一起,就顯得陌生和有難度了。
解析:(1)根據矩形性質和摺疊性質,可求出CF =4,然後在Rt △CEF 中,EF =8—CE ,由勾股定理,得EF ^2=CF ^2+CE ^2,代入數值,解得CE =3.
(2)①根據已知線段長,藉助△ADE ∽△GCE ,得CG =6,進而得出BG =16,再根據勾股定理得AG =8√5,DG =10。AD =DG =10,∠DAM =∠DGM 。
根據外角性質∠DMG =∠DMN +∠NMG =∠DAM +∠ADM ,因∠DMN =∠DAM ,所以∠ADM =∠NMG 。
易得△ADM ∽△GMN ,
AM /GN =AD /GM ,即x /10—y =10/8√5—x ,整理,得y =1/10(x —4√5)^2+2,故y 的最小值為2.
這個小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和二次函數性質,難點在於證明三角形相似的推導過程,可根據分別表示x 、y 的兩條線段所在的三角形入手,依次求出所需條件來解決。另外,二次函數解析式的整理,對於計算能力不強的同學也是不小的考驗。
②存在,並且根據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分情況討論。
上圖,當MD =MN 時,易證△MDN ∽△GDM ,MD /DG =MN /GM ,得MG =DG =10,x =AM =AG —GM =8√5—10。
下圖,當MN =DN 時,過點M 作MH ⊥DG 於點H ,∠MDN =∠DMN ,又∠DMN =∠DGM ,故∠MDN =∠DGM ,△MDG 是等腰三角形,MH ⊥DG ,所以GH =1/2DG =5。
易證△GMH ∽△GAB ,GH /GB =GM /GA ,解得GM =5√5/2,
故x =AM =AG —GM =8√5—5√5/2=11√5/2.
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x 的值為8√5—10或11√5/2.
本小題難點在於藉助等腰三角形性質,來輔助推導三角形相似,尤其是第二種情況,還需藉助輔助線和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
通過這一道壓軸題的解析,很多同學如夢方醒,誰要以為刷了大量專項數學壓軸題就以為實力強橫,面對所有壓軸題可以手到擒來,那就是夜郎自大了。不管是不是壓軸題,在沒有具備活躍的數學思維,靈活多變的解題思路前,革命尚未成功,同學仍需努力。
俗話說得好,打鐵要趁熱。下圖題依然還是沒有二次函數參與的中考壓軸題,依然有著壓軸題特有的不好惹屬性,只不過熱身後的你,全力以赴下,是否一展身手,攻克難關?來證明自己吧!答案在圖下方。
答案:⑴AG =FG 。
提示:在BC 邊上取BM =BE ,連接EM ,AF 。證△AEF ∽△MCE ,∠EAF =∠EMC =135°,易證∠DAF =45°,Rt △AGF 為等腰三角形,AG =FG 。
⑵DH ⊥GH 。
提示:延長GH 交CD 於點Q 。證△FGH ≌△CQH ,得HG =HQ ,CQ =FG =AG ,則DG =DQ ,△DGQ 是等腰三角形,故DH ⊥GH 。
怎麼樣?找到解題思路,做對了嗎?
數學中考壓軸題,本就是難度係數最大的存在,不管二次函數有沒有參與其中,都需要同學們有紮實的數學基礎,多經多緯的數學思維,還要見多識廣地刷不同類型的題,才能在三個月後的數學中考脫穎而出,考取理想的成績。
你認為呢?
如果感覺良好有收穫,請轉發讓朋友和同學也受益。本號致力於數理化知識的講解,教與學,以及家庭教育的引導與解讀。供大家免費閱讀和參考。
原創不易,如有不當之處,請及時指出,但請使用文明語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