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用新消費剩餘探索中國新經濟突破口

2021-01-10 上遊新聞

8月26日,2020新經濟大會在成都舉行。現場,一帶一路百人論壇專家委員會委員、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分享了《後疫情時代的新需求與新經濟》的觀點,他從新經濟背景下需求的實質入手分析了中國社會的新需求的構成,進而指出後疫情時代,新基建與新需求的核心取決於不同的消費模式、精神訴求以及場景能否與技術合理融合,這才是新經濟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人類到現在為止,不缺乏技術,但是所有的技術都應該在具體的社會洪流當中來運用。」儲殷認為,當前中國社會需求包含內需、消費剩餘以及一般消費需求的升級三個方面。他指出,未來的城市是屬於人的城市,而不是技術的城市,技術要為人服務,為幸福服務,為釋放消費潛力服務。

「在包括成都、杭州等在內的諸多南方城市逐漸出現了新的結構變化,大多數中國城市的轉型沒有完成,很多內需也被嚴重壓抑。」儲殷認為,到目前為止,大量的城市目前管理思路並不利於釋放內需,因此,中國的新需求核心是通過城市的再基建,把所壓抑的需求釋放出來。「將二線城市一線化,把城市發展變化中的短板,城市結構相對滯後的問題先解決掉,舊基建仍然有廣泛的前景和必要性。」

刺激新需求與新消費,勢必需要尋找新的消費剩餘。儲殷以今年以來成為消費新風口的電商直播舉例道,利用線上技術的發展可以解決中國消費剩餘和消費服務不匹配的矛盾。例如,電商直播中的時尚概念是很落後的,無法滿足一線城市女青年的需要,但是對於三線城市、小鎮青年具有醍醐灌頂的作用。「電商直播孵化消費需求,利用通過網際網路經濟逐漸釋放出,這是我們講的消費剩餘的挖掘。」

對於近一段時間引發熱議的消費升級,儲殷認為,現代社會仍然有巨大的消費升級的需求。他以昨天的七夕節節日消費為例子談到,中國正在由必要品滿足走向高端消費的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而過節就是最典型的高端消費。

「當城市經濟受到網際網路經濟衝擊,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線上線下如何匹配。」儲殷談到,中國城市的結構還沒有進入到新經濟的狀態,也沒有完成自我調整,這是因為城市發展太快,線上經濟只能提供物理性能的滿足,導致低線城市居民消費是被壓縮。「發展新經濟,不僅要用技術來解決問題,更要關注新經濟的本質是完全不同於傳統經濟的消費模式,如果只是強調新技術的發展,實際上仍然不足以釋放出足夠的消費需求。」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侯佳

相關焦點

  • 儲殷: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國家安全與政府法制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 現代企業治理、法理學、中外政治制度、公共管理 主要學術成果: 累計發表各類學術文章近主要學歷:1995-1999吉林大學,1999-2002四川大學,2003-2006中國人民大學。 主要海外經歷:2004年赴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任交換研究人員,2010年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大學跨區域整合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多次赴義大利、美國進行短期學術訪問。 主要承擔課程:中外政治制度、美國政府政治、國際合作組織、中國政治思想史。
  • ...大學管理學院 | 公共管理系第一屆「哲尋杯」高校公共管理案例...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教學和研究均提出了新的挑戰。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系主辦的第一屆「哲尋杯」高校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在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協辦、上海哲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贊助並提供全程支持下,堅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賽,對推進公共管理相關專業案例教學工作、引導學生關注我國公共管理熱點問題、培養具備良好理論素養和分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加強公共管理院校間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這次我站教授這邊
    在一次教育盛典活動中,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儲殷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觀點: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一時間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同時也產生了較為強烈的共鳴。而這次我選擇站教授這邊。
  • 北大經濟學院與蒙古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經濟學院院長董志勇教授率團於6月15日至18日赴蒙古國烏蘭巴託市進行訪問,並同蒙古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公共管理學院籤署合作協議。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留學生辦公室副主任李慧芬、北大經濟學院副院長張輝教授、副院長秦雪徵教授、金融學系施建淮教授、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楊汝岱副教授、經濟系張元鵬副教授、財政學系許雲霄副教授、金融學系馮科副教授、兩辦主任周超、國際交流與合作辦公室劉嘉琪,以及十名博士及碩士研究生(程華、吳國峰、梁銀鶴、吳群峰、石琳、邊恩民、樊凱欣、李昀祉、鄧博文、張沛陽)等隨團出訪。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著名數量經濟學家魏權齡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著名數量經濟學家魏權齡逝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網站 2017-02-18 07:24
  • 經世濟民,歡迎報考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濟/管/理/系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辦學歷史可追溯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沐浴著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改革春風茁壯成長,伴隨著二十一紀初期高等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而興盛,一路走來,碩果纍纍、桃李滿園。在職教報國的徵程中,經濟管理系完成了從「無」到「有」的培育,從「小」到「大」的崛起,由「弱」到「強」的升華,由「老」到「新」的跨越。
  • ...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成功舉辦
    在會議致辭環節,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教授首先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與歡迎。蘇院長指出,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有悠久的「大政治學」傳統,強調政治學學科與公共管理學科的融合發展,目前國際組織的公共管理已經成為這種學科融合發展的「最佳增長點」之一。
  • 新一輪公共管理學科排名——為何是這些大學?
    它擁有歐洲最負盛名的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是歐洲經管方面的最高學府,曾一度被大家稱為「歐洲哈佛」。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公共管理專業人才濟濟,許多校友畢業後要麼選擇政客之路,要麼就是加入各種國際組織。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簡稱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來與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並稱為「英國G5大學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錄取難度最高的大學之一,在英國國內聲譽跟劍橋牛津差不多。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榮譽教授David LAMPTON:美國新...
    「在一些重要的領域,新一屆政府和中國政府有著廣泛的共同目標,氣候變化、國際衛生、全球經濟治理、氣候變化協定、世衛組織、解決貿易摩擦、抓住相互經濟機遇,以及管理一些全球的熱點等等。」11月26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榮譽教授、外交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David LAMPTON在「《財經》年會2021:預測與戰略」上表示。
  •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公共政策講壇 | 劉國恩:新冠衝擊下的經濟...
    2020年12月19日晚,應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MPA教育中心邀請,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經濟管理學部副主任劉國恩教授在廖凱原樓342報告廳以新冠衝擊下的經濟發展與公共健康為主題發表演講。本次講座由MPA教育中心主任田凱副教授主持,公共政策系主任楊立華教授擔任評議人。政府管理學院院長燕繼榮出席了本次講座。劉國恩教授曾執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現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管理學院徐以驊教授受聘為全國政協參政議...
    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由往屆全國政協委員和未參加政協的各方面人才組成,首批特聘專家共99名,專業覆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領域,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復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徐以驊教授受聘為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
  •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簡介
    1979年,在廈門大學經濟系計劃統計專業企業管理教研室的基礎上,恢復了企業管理專業,並於翌年招收企業管理專業本科生。1982年廈門大學在全國率先成立了經濟學院,企業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合併組成了「會計與企業管理學系」,招收、培養會計專業和企業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1985年,單獨設立了企業管理學系。1999 年企業管理學系與工商管理中心、會計學系、旅遊管理系、管理科學系共同組成管理學院。
  • 會議|「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範式新探索」
    為進一步探索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範式,向中國現代文學文化研究的先行者李歐梵先生致敬,12月8日、9日,由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與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主辦、美國史丹福大學東亞系、上海大學中國當代研究中心、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思南書局協辦的「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範式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復宣酒店召開,參加會議的包括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地區、美國
  •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考研經驗-外院國際關係研究所考研輔導班真題參考書
    一、專業介紹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是新中國各高校中第一個開展外交學和中國對外關係教學研究的單位,具有優良的教學科研傳統,設有外交學、中國對外關係、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公共外交、領事五個教研室,設有外交學、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兩個本科專業,外交學、國際政治、政治學理論三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外交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外交學專業博士後流動站。
  • 中國圓桌第十二期: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中國媒體,在對外傳播工作中,都應當心懷這樣一個目標:不論國際受眾還是國內受眾,要讓他們客觀全面的認識中國、認識世界、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國際傳播要儘可能的提供全面、客觀的信息,而不應該是片面的,偏向主觀的信息。這樣才能讓國際國內受眾對中國、對世界得出一個比較全面、準確的結論。此外,還要主動地提供信息,養成主動進行傳播的意識,防止在一些事件上陷入輿論被動。
  • 不忘初心、繼往開來——中央戲劇學院教學單位介紹(十一):戲劇管理系
    學院的畢業生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已成為聞名中外的藝術家、學者、教授和作家,為中國戲劇影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由戲劇管理系學生擔任製作人的教學改革項目《燒月亮》管理系學生在第八屆「國際戲劇學院獎(表演獎)」做志願者管理系學生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戲劇管理系現有一批資深教授專家和行政管理人員
  • 「改革開放40年:區域經濟合作國際高峰論壇」在河北金融學院召開...
    來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愛爾蘭格裡菲斯學院、馬來西亞北方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科研機構和國內外知名高校的10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論壇開幕式由河北金融學院副校長、德融研究院院長韓景旺主持。&nbsp&nbsp&nbsp&nbsp首先,河北金融學院黨委書記陳尊厚致辭。
  • 新經濟、新產業、新消費——「2020中國智慧經濟十大傳播人物...
    著重宣傳中國共產黨、國家關於經濟工作的方針、政策;多採用連續報導的方法,提出經濟改革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事件;並注重經濟理論的探索。《經濟》雜誌作為中國政府最高層的一級平面媒體,由國家主辦的《經濟日報》權威主管出版。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是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的唯一一所公辦普通高等學校,由全總和教育部共建。學校的前身是創建於1949年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2003年經教育部批准為普通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校具有60多年辦學歷史,是一所多科性、教學型、應用型大學,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
  • 【資訊】第五屆中國PPP論壇在京舉行 聚焦「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 新PPP」
    12月27日,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指導,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PPP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五屆中國PPP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 新PPP」為主題,邀請來自國家有關部委、國際組織、高校和研究機構、社會資本的領導和嘉賓,共同探討PPP模式的新使命、新機遇、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