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1日電 據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消息,11月,北京共監測電視、廣播、平面等傳統媒體廣告476900條次,發現涉嫌違法廣告77條次;此外,11月共搜索監測5354萬餘條次網際網路廣告,經覆核其中2428條次廣告存在涉嫌違法問題。
傳統媒體廣告監測情況綜合分析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介紹,2020年1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全市共監測電視、廣播、平面等傳統媒體廣告476900條次,發現涉嫌違法廣告77條次,涉嫌違法率0.02%。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指出,11月,傳統媒體共有9個類別的廣告出現涉嫌違法問題,排名前五的為醫療診療服務、醫療器械、非處方藥、保健食品和其他(普通食品類)廣告,佔全市傳統媒體涉嫌違法廣告發布量的94.81%。
其中醫療診療服務廣告以42條次的涉嫌違法量位列第一,主要表現為:1、利用患者、衛生技術人員、醫學教育科研機構及人員以及其他社會社團、組織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2、未經審查發布醫療廣告;3、未按照《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核准的廣告成品樣件內容與媒體類別發布醫療廣告。醫療器械廣告以20條次的涉嫌違法量位列第二,主要表現為:含有「 熱銷、 搶購、 試用」 「 家庭必備、 免費治療、 免費贈送」 等誘導性內容。非處方藥廣告以6條次的涉嫌違法量位列第三,主要表現為:1、未經審查發布藥品廣告;2、對廣告審查機關審查通過的藥品廣告內容進行剪輯、 拼接、 修改後發布。
網際網路媒體廣告監測情況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指出,2020年11月共搜索監測5354萬餘條次網際網路廣告,獲取涉嫌違法廣告線索6636條次,涉及21個商品服務類別、121家媒體、1076家企業主體,經覆核其中2428條次廣告存在涉嫌違法問題。本月未監測到涉及有關「新冠肺炎」的廣告線索。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介紹,11月監測的各商品服務類別中,涉嫌違法量排名前五的商品服務類別分別是醫療美容服務類,醫療診療服務類,微信諮詢類,教育培訓服務類及房地產類,五類涉嫌違法廣告量共計2016條次,合計佔比83.31%。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指出,醫療美容服務和醫療診療服務類,涉嫌違法廣告量分別為724條次和568條次,分列涉嫌違法量排名第一和第二。主要違法表現為:1、廣告中涉及了醫療技術、疾病名稱等內容;2、廣告中未標註《醫療廣告審查證明》文號。涉嫌違法量排名第三位為微信諮詢類,涉嫌違法廣告量為343條次。主要違法表現為:1、非醫療廣告,內容涉及疾病治療功能或使用醫療術語;2、廣告中反覆出現某一微信號,引導消費者以添加微信號的方式對相關商品、服務等具體信息進行諮詢,而廣告中對具體商品的性能、功能或者對服務的內容等表述不清楚、不明白,對消費者產生誤導。
北京市廣告監測中心還稱,涉嫌違法量排名第四位為教育培訓服務類,涉嫌違法廣告量為228條次。主要違法表現為:1、對教育、培訓的效果作出保證性承諾;2、利用專業人士、受益者等的形象作證明。第五位為房地產類,涉嫌違法廣告量為153條次。主要違法表現為:1、廣告中對價格有表示的未清楚表示實際銷售價格或未標明價格有效期;2、未載明預售或者銷售許可證書號。除涉嫌違法量佔比較高的五類廣告以外,其餘各類別廣告涉嫌違法量總計412條次,佔各類別廣告涉嫌違法總量的16.97%。(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