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曲靖日報-曲靖新聞網
曲靖市關工委麒麟希望學校(簡稱希望學校)辦學30年來,傳承積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誠信」校園文化,14000多名初中畢業時文化基礎差、各種養成習慣差的學生,經過學校三年的教育、淬鍊,順利考進國內外的高等學府就讀,有的已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很多人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傳承誠信立德樹人固根基
創建於1990年的曲靖市關工委麒麟希望學校,是珠江源頭第一所民辦學校,歐陽士旺、謝楚、晏少成3位曲靖德高望重的教育名家先後擔任校長。現任校長晏少成介紹學校辦學歷程時,一再感謝各級黨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社會各界和廣大學生家長對學校的關心重視、幫助支持和信賴。經過9次校址遷徙,如今的希望學校佔地15.8畝,總建築面積17708平方米,配有生物、化學、物理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學校現有高一高二高三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20人,教職工71人。教師平均年齡35歲,高、中、初級教師各佔三分之一。
30年來,希望學校始終堅持以平民風格辦學,以父母之心關愛學生,以篤實、誠信培育莘莘學子,確立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服務學生、奉獻社會」的辦學理念;積澱、凝聚成「嚴格嚴謹、實事求是、誠信樸素、團結守紀」的校風;「敬業奉獻、身教引領、因材施教、關愛學生」的教風;「自強堅毅、勤奮有恆」的學風。
目前,希望學校工作20年以上的教職工有4人,10年以上的11人,5年以上的18人,3年以上的佔教職工總數的80%。作為一所民辦學校——希望學校之所以能夠讓教職工安穩、敬業地工作,與該校秉承奉獻精神,以人格魅力感召人、以事業留人、以真情實感留人有關;與該校「人本理念、德育為先」有關;與該校倡導「做橋先做墩,做人先立品」有關,概括地說,與該校30年傳承積澱而形成的獨具特色的「誠信」校園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聚合力量科學施教育桃李
希望學校校務會由校長、兩個副校長、三個年級組長組成。學校堅持「不聘懶人、不養閒人、不用庸人,以崗定員、一人多崗」的原則,儘量精簡機構和人員,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的教研室主任徐自乾分別兼任年級組長、班主任和兩個班的數學課。學校實行教師聘任制,健全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嚴格考核,做到多勞多得、優質優酬,對不稱職的教師堅決不予聘用。
對學生的管理,學校從狠抓行為習慣開始,從改變亂扔亂丟棄物的衛生習慣到養成定時就餐、課間不吃零食的生活習慣,從宿舍物品的擺放到美化教室宿舍,從上課專心聽講到校園內禁止玩手機等方面開展工作。他們把培養學生的好習慣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開學典禮、每周國旗下演講、班會課、團委組織的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行為自律、學習自主。
希望學校根據學生起點低,底子薄的實際因材施教,低起點、小步走、不停步、找特長,從抓全科合格率入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分層教學,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進步。學校辦有一個美術班、一個體育特長班、一個播音主持班供學生選修。在每年高考的藝術體育專業考試結束後,學校專門辦藝體班強化文化課學習,確保了參加高考的藝體生達到本科錄取線的人數穩步上升。
多年來,希望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健康發展,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學生低進高出,每年的高考成績都有新的突破。學校辦學成績突出,學校和部分教師先後數十次受到國家、省、市的表彰和嘉獎,被評為雲南省「優秀民辦學校」,原校長謝楚被評為「曲靖市2014年十大新聞人物」「雲南省民辦學校優秀校長」。
播種希望收穫真情與陽光
「勞動的根是苦的,果卻是甜的。」曾經落榜,曾經迷惘、彷徨,最終從希望學校走向成功的學生不勝枚舉。
從希望學校考取大學,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被北京師範大學聘為教師的唐敏;從希望學校考取華中科技大學的蔣沁洋、考取雲南大學的張蓉卿……從希望學校畢業考進全國各級各類高等學府的學子如過江之鯽。一代又一代希望學校教職工,在成千上萬學子心田播種了希望的種子,播撒了教育的雨露陽光,同時,收穫了人世間的真情與溫馨。
在希望學校讀過書的學生回憶起母校無不飽含深情。楊鐘聲在《「希望」印象》中寫道:「希望學校與其說是一所學校,毋寧說像一座精神家園。它是無私奉獻的精神家園,自強不息的精神家園,艱苦奮鬥的精神家園,敬業苦幹的精神家園。」;錢理慧寫道:「希望學校引導我從一個山村走到了人生廣闊的平原……」唐敏寫道:「我從一個高考落榜生成為博士生,是希望學校給我開拓了人生光輝前程。」
(作者:徐國龍徐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