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我國古代的人口中心在黃河流域,而不是在長江流域?
中國有兩條母親河,分別是長江和黃河,他們所在的流域分別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兩條河流的中下遊地區,都是我國當前人口分布最為密集的區域。但是我們如果回溯歷史,就會發現在唐代之前,我國主要的人口和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而不是在自然條件更為優越的長江流域,所謂「逐鹿中原」指的也是北方地區,這是為什麼呢?
-
中國一條河流比長江還大,水量是黃河的7倍,卻不是我國主要流域
中國土地遼闊,國內河流眾多,我們熟知長江、黃河、珠江等,有多少人知道有水量、流域面積比長江黃河大的河流? 看起來很安靜, 黑龍江,這個河的名字叫黑龍江。黑龍江是東亞地區流域面積最大的水系,沿路流經蒙古、俄羅斯及中國黑龍江省、內蒙古,沿路橫跨原始森林,大量木質落入河中腐爛,河水呈墨綠色,主要江道蜿蜒遊龍,因此黑龍江 中國有名流域長江長6300多公裡,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現在的第一大河流,黃河長約5500公裡,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裡,黑龍江長約4440公裡,流域面積達185
-
我國有條河水量是黃河7倍,流域面積大過長江,卻多數人不知道
我國有條河水量是黃河7倍,流域面積大過長江,卻多數人不知道,長江、黃河是我國最有名的兩條河,也有非常長期的歷史,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世界水能第一大河,發源地是「世界屋頂」青藏高原,對我國的影響源遠流長。
-
為什麼黃河沿岸的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會屬於淮河流域呢?
為什麼鄭州不屬於黃河流域?到了現代,我們發現很多著名的城市都位於河流沿岸,比如位於長江幹流沿岸附近的城市包括攀枝花、宜賓、瀘州、重慶、涪陵、嶽陽、武漢、九江、安慶、南京、揚州和上海等城市,再比如位於我國黃河幹流沿岸附近的城市包括蘭州、中衛、銀川、巴彥淖爾、包頭、三門峽、鄭州、開封、濟南和濱州等城市。
-
黑龍江流域面積比長江大,水量比珠江大,卻不是中國第二大河
在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山山水水數不勝數的地方,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但是如果要問起我國的第二大河是哪一條,可能有人會不知道。
-
我國首部流域法律,將為保護長江帶來什麼
,長江流域已有哪些相關法規,為什麼還要制定長江保護法? 秦天寶:第一個亮點是,以整體系統觀引領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立法。長江保護法在範圍上包含了長江幹流、支流和湖泊形成的積水區域所涉及的行政區域,從空間角度看,將上中下遊的資源、環境、經濟和社會等因素一體化考量。同時,統籌推進生態保護和汙染防治兩個方面,專章規定了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有利於革除「先汙染後治理」的弊病。
-
此河徑流量是黃河的7倍,流域面積遠超長江,但卻一直被國人忽略
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一望無垠的土地上有著富饒的自然資源,其中水資源在我國的所有資源中佔比巨大。我國河流體系眾多,有長江、珠江、松花江、黃河、瀾滄江、怒江等諸多河流,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華夏兒女們都為這些河流所哺育成長,我們更稱黃河、長江為「母親河」。
-
為什麼我國的第二長河黃河,不能像長江那樣成為「黃金水道」?
河流是地表徑流的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最為熟悉的地理事物,人類自古以來就有「沿河而居」的習俗,四大文明古國都位於大河的中下遊衝積平原,我國的長江和黃河被我們譽為「母親河」,黃河中下遊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是我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從古至今,河流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都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
于濤方: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與城鎮化展望
我國糧食安全在雙循環的形勢下,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也出現了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必須裝中國糧,特別是他關於藏糧於地、藏糧於技、藏糧於民的思想,構成了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三大戰略。黃河流域也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地之一,為此要確保黃河流域的耕地底線,藏糧於地。
-
以流域治理推動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重視流域文化與流域治理一以貫之。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那麼,流域文化與文明的形成有怎樣的關係?流域文化對於流域治理有怎樣的意義?
-
長江全流域司法協作模式初步形成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徐雋)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指出,長江經濟帶11省市和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籤訂《環境資源審判協作框架協議》,沿江法院圍繞上中下遊不同特點分別籤訂司法協作協議,長江全流域以及重點區域的司法協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
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點?解讀長江保護法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點?——解讀新通過的長江保護法新華社記者高敬長江保護法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這部法有哪些亮點?將為保護長江母親河提供哪些保障?
-
為什麼河南簡稱豫卻不產大象,長江流域自古有很多犀牛現在卻沒了
為什麼大象、孔雀、麋鹿、大熊貓、鸚鵡等這些動物曾在黃河中下遊流域、長江流域一帶廣泛分布,今日卻已消失在原生存區域帶了呢?為什麼荔枝、竹子、銀杏現在大都生長在中國南部而不是北部呢?這一系列原因都與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相關。
-
劉以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劉以雷:黃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和山東9個省(區),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裡,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重要的經濟地帶和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區域。
-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黃河流域凸顯區域發展的...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後,確立的又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雖然是最新提出,但意義並不亞於前面幾個。」喬依德認為,要認真理解這其中的兩個關鍵詞——「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什麼會在黃河流域國家戰略中提出生態保護?
-
智庫訪談|張永生:以生態文明新思維重新定義黃河流域的發展
這一國家戰略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生態安全將起到怎樣的關鍵作用?張永生:在黃河流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我們可以從兩個視角來理解:一是黃河流域自身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
都是我國的母親河,為什麼有長江經濟帶而沒有黃河經濟帶?
「經濟帶」(又稱經濟圈或經濟區),通常是以中心城市為核心,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以交通運輸和商品流通為脈絡,具有發達的內部經濟聯繫,並在全國經濟聯繫中擔負某種專門化職能的地域生產綜合體。從經濟帶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發現,交通運輸的發達與便捷,對於經濟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經濟帶的範圍越大,對於交通運輸的要求就越高,越需要有能夠完整串聯整個經濟帶的交通運輸方式。
-
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點?——解讀新通過的長江保護法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題:我國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點?——解讀新通過的長江保護法新華社記者 高敬長江保護法已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這部法有哪些亮點?將為保護長江母親河提供哪些保障?
-
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須「零容忍」
專項行動有力打擊、震懾了犯罪分子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的違法行為,為維護長江生態平衡,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撐起了綠色保護傘。(9月14日中國經濟網)眾所周知,長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是我國重要生態屏障,更是不可觸碰的生態保護紅線。
-
肖金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城市群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城市群」。 習近平總書記於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鄭州主持召開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習總書記的講話裡有這麼一段話,這段話和我們今天的會議主題有關係。區域中心城市等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集約發展,提高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