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後,確立的又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雖然是最新提出,但意義並不亞於前面幾個。」喬依德認為,要認真理解這其中的兩個關鍵詞——「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為什麼會在黃河流域國家戰略中提出生態保護?喬依德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文明,與長江同為我國兩條重要的大動脈;第二,因為包括黃河流域在內的各區域,過去普遍對生態保護不夠,重視不夠,導致江河沿岸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現在提出「生態保護」,既是針對黃河流域特定的背景下提出,也是符合併且凸顯了新的發展理念,即綠色發展的理念。
喬依德認為,第二個關鍵詞「高質量發展」是跟「生態保護」相呼應的。他說,高質量發展包含了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強調不單純追究GDP,更強調民生、經濟結構的合理布局、產業鏈的合理布局以及產業鏈的逐步提升。要抓住這兩個關鍵詞,下功夫做好有關規劃,就要考慮好黃河流域在產業鏈當中的地位。
喬依德說,在區域發展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整體空間做好規劃,考慮好空間布局,但不必照抄其他的經濟圈,比如長三角區域明確以上海為龍頭,而河南現在提出鄭州跟洛陽「雙引擎發展」也很好,有自身特色。此外,區域發展的空間布局,一定要注意核心城市的輻射能力,能把自身的經濟能量輻射到其他地區,避免吸虹現象。
【來源:大河財立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