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在西安成立 共商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大計

2020-08-04 央廣網

央廣網西安8月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季英)8月4日,首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和戰略傳播高峰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論壇宣布,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正式成立。《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論著最新成果同期發布。

此次論壇旨在響應國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號召,由西安交通大學新媒體學院主辦,陝西高校新型智庫「新媒體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課題組協辦。來自黃河幾字彎沿線省(區)、市、縣的文產辦、發改委、文旅廳局,以及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陝西省社科院等三十餘家單位的相關政府領導、海內外學者、相關行業專家就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問題展開深入研討。疫情期間,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近200人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上,課題組負責人、西安交大新媒體學院教授、陝西高校新型智庫「新媒體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吳鋒介紹了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籌建、揭牌及秘書處設置事宜。從區域上來看,黃河幾字彎流域文化主要是指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五個省區,以黃河為線,在黃河兩岸孕育並發展起來的具有相似文化特徵、具有黃河文明印記的特色區域文化。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的成立,將團結政產學研等方面力量,促進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服務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黃河上遊及下遊階段奠定良好的文化協同發展基礎,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

在《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成果發布環節,吳鋒教授介紹,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存在經濟發展水平滯後、文化發展程度不一、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協同政策機制缺位和文化協同模式單一等突出問題。由此,論著創新性構建了新形勢下「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理念,通過對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現狀和運行機理的深入研究,提出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一彎一軸一心」的空間布局和「一核五層四翼」「一點五線」的產業布局,並提出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治理基本理念和文化協同發展政策建議。

出席論壇的陝西省委宣傳部文產辦主任魯吉安在致辭中強調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首先,黃河幾字彎是「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交疊區域,在新一輪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中佔據重要地位。同時,黨和政府一直重視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構成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國家機遇」;在黃河流域的局部區域則「依黃髮展」,依託黃河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並制定「黃河」政策,是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地方機遇」。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李延慶對課題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四個願景。一是研究好,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文化是整體,各地區需要推進協同研究。二是規劃好,黃河文化是根和魂。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要做好「魂」層面的研究,將研究上升到精神層面。三是同共振。黃河沿岸各省要首位相接,通過行動促進黃河中下遊文化協同發展。四是以快帶慢,協同促進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的一體化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在致辭中表示,西安交通大學歷來重視思想文化領域的相關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度布局,近年來已取得了顯著成果。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黃河幾字彎地區在該總體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本次會議作為國內首次關於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研究的會議,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召開
    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 交流研討會召開 鄭東波出席並講話 9月22日,幾字彎黃河文化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黃河幾字彎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交流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 劉以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導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對黃河流域水土流失與黃河水患進行了長期大規模綜合治理,保障了黃河流域生態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最後,對於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學的認知,高質量發展要符合新發展理念,通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來實現生產效率提升,以實體經濟發展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本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為基礎,以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為牽引的經濟發展狀態,是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消耗低、環境成本小,社會經濟效益好的發展。這三點認知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前提基礎和邏輯起點。
  • 打造「黃河幾字灣」綠色引擎 合力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為積極踐行國家戰略,助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貫徹國家及內蒙古自治區奶業振興政策精神,9月22日,「黃河幾字灣」有機奶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達拉特旗舉行。「黃河幾字灣」有機奶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現場籤約「黃河幾字灣」有機奶全產業鏈一體化項目,是蒙牛集團聚焦我國黃河、嫩江、西遼河流域八大種養加產業集群布局的主要區域,是蒙牛集團全國沙漠有機奶源基地戰略布局之一。
  • 黃河流域養老專家陝西「論道」共商旅居養老發展
    來自沿黃河省份的上百名專家學者齊聚西安,共同探討新時代黃河沿岸省份養老服務事業繁榮發展。陝西省民政廳二級巡視員石志俊、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雷曉康出席論壇並致辭,陝西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曹天剛主持論壇。
  • 于濤方: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與城鎮化展望
    11月19日下午,由清華同衡河南分院、總體規劃研究中心、遺產保護與城鄉發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分論壇準時開幕。基於清華同衡在黃河流域正在開展的各類規劃諮詢實踐工作,圍繞流域發展戰略思考、國土空間規劃治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門戶片區城市設計、規劃實施傳導機制等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與研討。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系長聘副教授、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于濤方帶來了精彩的主旨報告。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引言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定為重大國家戰略,特別指出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歷史地位,強調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
  • 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要做到「六宜」
    王琪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要從黃河各地區的實際出發,做到「六宜」。  一是宜水則水、宜山則山  黃河上遊,從河源到內蒙古河口鎮,河段長3472公裡,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特別是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
  • 洛陽師院: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貢獻「洛師方案」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之後,洛陽師範學院及時行動,主動融入,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為進一步加強這一國家戰略的基礎研究和重大問題專項研究,洛陽師範學院專門成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研究院下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研究中心、黃河流域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研究中心、黃河文化研究中心、黃河紅色文化研究中心、黃河流域大數據中心等六個研究中心。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論壇舉行
    原標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鄭州論壇舉行無人機拍攝的黃河鞏義段新華社發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考察時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
  • 區域經濟發展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需要我們充分發揮政府部門、智庫、企業、人民群眾等主體作用,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我們一定按照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用足用好重大國家戰略,與各省區攜手並肩、合作共贏,積極推動黃河流域產業協作、產能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勢互補、深度融合,攜手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 擁抱黃河 奏響聊城樂章——寫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和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等國家戰略交匯疊加,當下的黃河,對聊城來說早已不是橫亙的天塹。聊城主動融入黃河戰略,積極服務黃河戰略,緊抓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創新發展、開放發展、集約發展和生態發展,奏響「黃河大合唱」的聊城樂章,描繪出這座城市的美好未來。
  • 黃河水利委員會與流域省(區)共話黃河大保護大治理 攜手推進黃河...
    本站訊 9月16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鄭州組織召開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座談會,總結回顧一年來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流域省(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探索實踐及成效,交流經驗做法,凝聚思想共識,探討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方向與路徑。
  • 學習時間 | 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濟源示範」!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議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精神,謀在長遠,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全力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 肖金成: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中心城市與都市圈、城市群
    原創 肖金成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編者按:2020年11月1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七次專題研討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迎賓館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沿黃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使命」。
  • 《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印發實施
    、省政府印發了《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簡稱《規劃》),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規劃》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對標國家規劃綱要,充分徵求吸納了國家有關部委和我省各市州、各部門及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 清華同衡中標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大運河...
    原創 遺產中心等 清華同衡規劃播報導讀近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大運河文化片區)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專家評審會於鄭州舉行。與會專家對5家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的方案匯報進行答疑、評審,由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張杰領銜,清華同衡遺產中心、詳規中心、河南分院共同完成的設計方案脫穎而出,以第一名的優秀成績入圍,並最終成為該項目後續深化的中標單位,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 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華水把論文寫在治水興水事業上
    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列為重大國家戰略以來,作為一所因水而生、緣水而成、依水而興的高校,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怎樣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貢獻華水力量?4月2日,記者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獲悉,該校聯合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水利廳等等9家單位成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整合相關專業成立水資源學院、與河南省外事辦公室共建「河南省黃河文明翻譯研究中心」……該校主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為保護好和發展好母親河貢獻智慧,把論文寫在治水興水事業上。
  • 以流域治理推動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重視流域文化與流域治理一以貫之。總書記強調:「長江、黃河都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那麼,流域文化與文明的形成有怎樣的關係?流域文化對於流域治理有怎樣的意義?
  • 山東齊河:打造黃河流域文旅發展新高地
    近年來,山東省德州市齊河縣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遇,以黃河國際生態城為「龍頭」,帶動全域旅遊多點突破,全力打造沿黃文旅產業帶,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為讓藍圖變為現實,2008年以來,齊河縣歷任領導班子都把文旅產業發展作為「頭號工程」。新一屆縣委、縣政府搶抓戰略機遇,啟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實施「文旅活縣」戰略,打造名副其實的「全國旅遊名城」。  目前,齊河縣已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創建工作已通過初審,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創建工作正有序推進。
  • 上海發展研究基金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喬依德:黃河流域凸顯區域發展的...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後,確立的又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雖然是最新提出,但意義並不亞於前面幾個。」喬依德認為,要認真理解這其中的兩個關鍵詞——「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什麼會在黃河流域國家戰略中提出生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