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西安8月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季英)8月4日,首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和戰略傳播高峰論壇在西安交通大學舉行。論壇宣布,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正式成立。《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論著最新成果同期發布。
此次論壇旨在響應國家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號召,由西安交通大學新媒體學院主辦,陝西高校新型智庫「新媒體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課題組協辦。來自黃河幾字彎沿線省(區)、市、縣的文產辦、發改委、文旅廳局,以及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陝西省社科院等三十餘家單位的相關政府領導、海內外學者、相關行業專家就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問題展開深入研討。疫情期間,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近200人參加會議。
在開幕式上,課題組負責人、西安交大新媒體學院教授、陝西高校新型智庫「新媒體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吳鋒介紹了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籌建、揭牌及秘書處設置事宜。從區域上來看,黃河幾字彎流域文化主要是指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五個省區,以黃河為線,在黃河兩岸孕育並發展起來的具有相似文化特徵、具有黃河文明印記的特色區域文化。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聯盟的成立,將團結政產學研等方面力量,促進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服務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為黃河上遊及下遊階段奠定良好的文化協同發展基礎,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
在《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成果發布環節,吳鋒教授介紹,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存在經濟發展水平滯後、文化發展程度不一、專業人才供給不足、協同政策機制缺位和文化協同模式單一等突出問題。由此,論著創新性構建了新形勢下「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理念,通過對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現狀和運行機理的深入研究,提出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一彎一軸一心」的空間布局和「一核五層四翼」「一點五線」的產業布局,並提出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治理基本理念和文化協同發展政策建議。
出席論壇的陝西省委宣傳部文產辦主任魯吉安在致辭中強調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首先,黃河幾字彎是「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交疊區域,在新一輪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中佔據重要地位。同時,黨和政府一直重視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並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構成了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國家機遇」;在黃河流域的局部區域則「依黃髮展」,依託黃河資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並制定「黃河」政策,是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的「地方機遇」。
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李延慶對課題組研究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四個願景。一是研究好,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文化是整體,各地區需要推進協同研究。二是規劃好,黃河文化是根和魂。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協同發展研究要做好「魂」層面的研究,將研究上升到精神層面。三是同共振。黃河沿岸各省要首位相接,通過行動促進黃河中下遊文化協同發展。四是以快帶慢,協同促進黃河幾字彎地區文化的一體化發展。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席光在致辭中表示,西安交通大學歷來重視思想文化領域的相關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進行深度布局,近年來已取得了顯著成果。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黃河幾字彎地區在該總體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本次會議作為國內首次關於黃河幾字彎文化協同發展研究的會議,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