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鎮泗涇數字報-一代語言大師聞宥
其實,在我們泗涇古鎮也曾經出過一位無師自通的「語言天才」——聞宥。在聞宥先生論學書信中,英、法、德、日這些常見的學術語言,他一概都能應付自如,他對我國西南地區的民族小語種也有很深的研究。至於他與瑞典皇家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的師生情緣更成為學術界的一段佳話。 一、寒門學子 文學才俊 聞宥(1901-1985年)字在宥,號野鶴。
-
古鎮泗涇數字報-汲取泗涇歷史文化底蘊 致力學生終身發展成長
松江區泗涇實驗學校是松江區人民政府開辦的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建成於2017年8月
-
古鎮泗涇數字報-學雷鋒日,泗涇鎮翻譯志願者服務團雲端成立
近年來,隨著泗涇鎮社會經濟的發展,不少外國友人都選擇來到泗涇定居。為了更好地抗擊疫情,避免因交流不暢導致信息獲取不及時和行動緩慢,泗涇鎮決定在原有的機關翻譯志願者隊伍的基礎上進行「擴編」。在「古鎮新城泗涇」的微信公眾號上嘗試著對外發布了一條志願者招募的微信。
-
古鎮泗涇數字報-泗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簡介
泗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泗涇鎮江川北路108號(泗涇醫院原址),目前有醫護人員74名,
-
水墨版泗涇古鎮原來這麼美!只匆匆一遊,便讓這位年輕畫家念念不忘
水墨版泗涇古鎮原來這麼美!泗涇,望文生意,四條河涇交匯處。泗涇古鎮歷經千年,如一顆東方的珍珠鑲嵌在東海之濱的涇流中。四年前我初來松江時,第一站造訪的就是泗涇古鎮,和其他逐漸商業化的江南古鎮不同,泗涇古鎮依然保留著恬靜古樸的原住民風貌,充滿生活的氣息。當時匆匆一遊,卻始終對那裡的老橋老樹小街小巷念念不忘。也曾經想過要在泗涇古鎮畫幾張寫生,但始終沒想好畫哪裡,怎麼畫。
-
高橋鬆餅、泗涇皮影、新河老白酒 讓上海的古鎮一起唱戲
原標題:高橋鬆餅、泗涇皮影、新河老白酒……浦東這個鎮搭臺讓古鎮一起唱戲 怎麼稱得上「上海」的節?從2008年的三林鎮民俗文化節,到2010年的浦東民俗文化節,再到2012年的上海民俗文化節,主辦單位持續升格,內容不斷嬗變,而這一屆更是獨特,主動刪除「三林塘」冠名三個字,搭臺讓上海古鎮一起唱戲。
-
古鎮泗涇數字報-識別洗滌標誌
「弱」字表示洗衣機的水流強弱,數字表示水的溫度,「中性」表示洗滌劑的性質。 水盆:表示水洗。上面有手形圖案表示只能用手搓洗,如果在上面打「×」,則表示只能幹洗。 打絞:表示洗時可以輕揉,也可擰絞。如果在上面打「×」,則表示不可擰絞。 陰乾:如衣形圖案上有三道斜線,則是只能陰涼吊幹。
-
泗涇板塊按下加速鍵,招商泗涇項目成下一期許之地
本網10月12日訊 近期,隨著多個網紅項目傳來入市消息,泗涇樓市悄然按下加速鍵。除了四月份開盤的同濟晶萃之外,招商、格力等新盤都傳出下半年的入市消息。值得注意的是,而招商泗涇項目入市時間可能最早,有關項目的零星爆料、科技探秘也為頗多,使得項目在市場未出先熱。不過,由於官方沒有正式對外釋放信息,招商泗涇項目越發顯得神秘。
-
這條內容可能百度百科都查不到,帶你看看那些不說話的「老泗涇」
福連橋,安方塔三宅又一生史量才,馬相伯這是你熟悉的泗涇古鎮泗涇因通波涇、外波涇、洞涇、張涇四水匯集於此而得名,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和文化積澱的古鎮。物換星移幾度秋,那些藏在「九峰列翠,泗水揚帆」舊景裡的老建築、老文物們現在還好嗎?今天,跟著小松一起走上了尋找泗涇文物保護點之路。
-
泗涇榜上有名!2020全年上海街鎮微信公眾號榜單出爐
2020年全年,「古鎮新城泗涇」微信公眾號在上海108個鄉鎮中排名單篇爆款文章第7名、
-
29+1,如期而至.歡迎你,工程大泗涇附校
泗涇中心幼兒園△泗涇第二幼兒園△泗涇第三幼兒園△在校園裡行走,小編發現學校裡好像有很多青年男教師,一問,在現有的35名在崗專任教師中,男教師有12名,剛柔並濟,對於現在很多家長希望學校能男、女教師數量不要相差太多,對教學形成互補,工程大泗涇附校在招聘時就做了細緻的考慮。
-
泗涇再次上榜
2020年12月,「古鎮新城泗涇」微信公眾號在上海108個鄉鎮中排名總閱讀量第4名、平均閱讀量第13名
-
美麗人生 快樂因你而生 蘭蔻全新美麗人生香水盛大派對
嘉賓紛紛動容,並深深地體會到全新美麗人生香水所傳達出來的理念。法語裡的「La vie est belle」是對美麗人生的最佳詮釋,Lancme蘭蔻將對女性幸福的表達融匯到一瓶美麗的香水中,將這瓶香水命名為「La vie est belle(美麗人生)」。
-
她時代,波斯麗爾助力女性美麗綻放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女性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同時女性對於美的追求更是不斷攀升,美容整形等行業蒸蒸日上。女性對於自身形象的管理已經具體到方方面面了,其中豐胸備受關注。
-
工程大泗涇附校:遇見附校,遇見美好,遇見未來
在各級領導、專家的關心與指導下,各位同行、家長的幫助與支持下,附校秉持「彩繪生命底色,成就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踐行「厚德勤業,天天向上」的校訓精神,致力於打造一所「尊重生命、彰顯文化、開放融合、面向未來」的現代化高品質強校。2020年3月17日,松江區教育局副局長幹善軍帶領基建組成員,查看校園,指導建設。附校開始孵化。
-
古鎮泗涇數字報-家孵綠豆芽
-
古鎮泗涇數字報-淘米水,用處多
-
南村映雪、泗水流觴...打好「江南文化牌」是古鎮老街的新出路
沿泗涇古鎮老街,三座明清古建築一字排開,最靠裡面的為管氏宅。白牆青瓦,木門虛掩,熱熱的風吹過,映射在牆面上的樹影跟著浮動起來,搖曳出一段慵懶時光。門口標註的「南村映雪」幾個字,與背後的牆體相映成趣。另起一行的幾個英文單詞「ART·BOOKS·COFFEE」一不小心「暴露」了它的身份,原來,這是新華書店在泗涇古鎮推出的一家新概念文化書店。
-
古鎮再生|在松江泗涇,尋找徽商孫士林的生平行跡
2019年9月,我們在松江泗涇古鎮孫士林宅內舉辦了「古建築木作法展」。開幕後,通過本地微信公眾號平臺,匯集起了幾位生活在泗涇的志願者。我們希望這個展覽是一個契機,能幫助我們理解地方歷史與現實,並進一步連接社區,探索文化遺產與地方社區的互動。而這也是「上海交大建築遺產保護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在孫宅成立的願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