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不是一次性就給這麼多錢,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這麼大方,這些錢是在孩子出生後按月補貼的,同時也包含了稅收上的優惠,這些錢加起來大約40-50萬RMB
發達國家普遍的生育率都比較低,尤其是一些非移民國家,像是歐洲國家和日韓,人口已經出現了負增長的趨勢。
對於人口負增長,大家可能以第一個想到的國家是日本,2018年日本的生育率為1.42,也就是每個日本婦女平均生育1.42個孩子。
1.42的生育率是什麼概念?非常低!
簡單的說一下,一個國家的生育率只有達到2.1以上才能維持現有的人口規模,也就是一對夫婦只有生育2個以上的孩子,才能保證下一代人口和上一代人口數量一致。而1.42的生育率就意味著,下一代人口的數量僅僅是父輩人口數量的75%左右。一旦父輩人口老去或逝世,人口數量就會出現下降。
目前日本的人口已經開始了下跌,僅2019年上半年,日本人口就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8萬之多,老齡化已是十分嚴重。如今日本60歲以上人口達4300萬人,佔據了國家總人口的1/3,在日本的街頭滿眼望去,全部都是銀髮人士。
不過日本的生育率還不算是最低的,韓國的生育率在去年已經跌破的1,生育率為0.98,也就是說一對夫婦只生育不到一個孩子。
打個比方,假如父輩的人口為1000萬, 那么子輩的人口只有500萬不到了。假如繼續維持這個生育率,那麼再下一輩的人口連250萬都不到了。
為此韓國政府也是極為恐慌,非常的恐慌,也是同樣出臺了優惠的補貼政策,懷孕期間的媽媽們每個月都可以獲得大約3000元RMB的政府補助,在孩子出生後的頭一年,每個月也可以拿到1200元的補助。此外政府還建立了許多廉租房,緩解國民的住房壓力。
但即便如此,韓國的生育率還是直線下滑,如今已經是發達國家中生育率最低的一個了。
(韓國少子化和老齡化已經是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了)
相比於日韓,歐洲國家對生育的補貼同樣非常大。
德國自從2000年之後,生育率一直長期在1.3徘徊,為此政府也是忙得焦頭爛額,不斷地提高對國民生娃的補貼。
由於德國經濟條件比較好,德國政府對於生育的補貼力度也是非常大,在德國每個小孩出生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取折合1500元日RMB的兒童金,這個錢可以一直領取到18歲,僅這一項政府就要支出32萬RMB。而如果是貧困家庭,每個孩子還可以額外獲得1000多RMB的補助,同樣也給到18歲,這筆錢加起來也是20多萬RMB。也就是說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長到18歲,政府要給他補貼50多萬,而且這都是現金補貼。而且如果你的房子小,在有了小孩後還可以領導每年差不多1萬RMB的住房補貼,領十年,又是10萬塊。
除此以外,有小孩的家庭也可以享受更低的稅收補貼。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像是德國這樣的高福利國家,老百姓享受的福利不可能是大風颳來的,這些福利都是高稅收帶來的。一個普通德國人月收入的大約1/3都要繳稅和支付各種社會保險,而且是收入越高承擔的稅收越高,單身者承受的稅收越高。
對於生育小孩的家庭,德國政府會向其提供很大的稅收優惠,這相當於變相的現金補貼,畢竟少繳稅不就等於多拿錢嘛!
在德國的一系列刺激政策下,近年來德國的生育率已經回升到了1.5,雖然這裡面也包含了很多難民的孩子,但德國國民的生育率也確實有了大幅的提升。
(德國的小可愛們)
但是從目前來看,德國年輕人仍舊是不願生娃,畢竟現在時代不同了,年輕人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質,而生育小孩後必然會佔據大部分精力和金錢,這必然會讓年輕人感到不自由,而現在年前人最看重的是自我價值的實現。
(德國年輕人也喜歡玩,不願生小孩)
而且大家要明白,越是發達國家,孩子的撫養費就越高。哪怕是德國這種教育免費的國家,撫養一個小孩的開支仍舊是相當恐怖,政府給的那點錢填不上這個窟窿。
當然,在德國也有許多家庭擁有很多孩子,這就是個人喜好問題了,有些人就是喜歡小孩,所以願意多生,對此德國政府的政策就是孩子越多,補貼越多。
如今哪怕你是外國人,只要你長期生活在德國,同樣可以享受德國政府提供的生育福利。因為即便是1.5的生育率,仍舊無法維持現有的人口規模,長此以往,德國也會與日本一樣,走上人口下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