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拼購或獨立運營,與阿里、拼多多上演拼購三國殺

2020-12-20 站長之家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閱讀更多請登陸www.awtmt.com或華爾街見聞APP。

作者 | 董潔  編輯 | 安心

拼購在京東內部的戰略地位正快速提升。

近日,全天候科技獲悉,京東拼購業務正在從內部拆分,拆分後拼購業務將獨立運營。早在今年 4 月,京東拼購APP就已經上線測試,未來將成京東拼購業務主陣地。

據悉,目前拼購團隊整合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將於 9 月完成拆分,並啟動新業務上線。

「具體到在招商和運營層面,拆分後拼購將擁有自己獨立的招商和運營團隊」,一位京東內部人士透露。不過,拼購此次拆分不會獨立成事業群,仍將以事業部的形式存在。

對於拆分後獨立的拼購業務,是否包含此前京東與騰訊新達成的合作項目,上述人士表示並不知情。

在今年6• 18 啟動會上,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曾表示,京東與騰訊開啟新一輪戰略合作後,將利用微信一級入口及微信市場的海量用戶等獨特資源,打造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

 「這將是京東深度挖掘微信市場、拓展三線到六線城市用戶的重要手段,這項業務將在今年第三季度上線並不斷優化。」徐雷表示。

對於「拼購業務正在拆分」一事,截止記者發稿前,京東並未給出回應。

早有預兆

拼購業務拆分此前似乎早有預兆。

6 月 15 日,京東通過名為「京東拼購商家信息平臺」的微信公眾號公布了京東拼購APP上線的消息,並稱京東拼購APP將成為後續拼購業務的主要運營陣地之一。

事情過去了一個多月,對於「拼購APP推出一事」京東顯得頗為低調,幾乎沒有在任何公開場合宣傳過。

對此京東表示,拼購App其實在 4 月份就已經上線,不過之前一直在處於測試階段。

七脈數據顯示,從 4 月 16 日上線開始,過去的 3 個月,京東拼購App的單日下載量最高也只有 8000 多,粗略估計總的下載量也只有小几十萬。未來京東APP是否會為拼購App導流以及如何導流,目前還不得而知。

據京東透露,目前在商品及運營上,拼購App與商城的拼購業務已經統一。這從拼購App界面就能看出些許端倪。

打開京東拼購App,其底部菜單欄分為「拼購首頁」「找東西」「領福利」「我的」四個板塊,首頁中間則顯示著9. 9 包郵、 1 月福利、名品清倉、廠直優品、自營優選、百人團等特色欄目。

這一界面與在京東商城內「拼購頻道」的界面完全一致,這似乎也表明,京東已經開始將拼購業務轉移到獨立APP上,逐步打通二者之間的聯繫。

(左圖為在京東商城搜索「拼購」一詞彈出的界面截圖;右圖為京東拼購獨立APP首頁截圖)

此前,要想參與京東的拼購訂單,除了在商城直接搜索「拼購」外,其入口頗深,需要在首頁「更多頻道——優惠助手——京東拼購」才能找到,而且「拼購」頻道的位置極為靠下。

「通過扶持獨立App,拼購業務的獨立性會更強,而且更有利於與商城App用戶層次做區分,保持商城用戶的粘性」,一位電商行業人士表示。

推出獨立App之外,組織架構和人事層面,拼購業務的整合也在繼續。

2018 年底京東商城宣布的組織架構調整,正式成立「拼購業務部」和「平臺運營業務部」。

前者主要負責拼購業務的發展、探索社交電商的創新模式,侯豔平為負責人;後者則整合原平臺運營部、平臺產品部、平臺業務研發部與微信手Q業務部,負責線上渠道場景的精細化運營,負責人為韓瑞,二者均向京東商城CEO徐雷匯報。

不過在今年 5 月份,侯豔平因為個人原因離開拼購事業部,改由韓瑞接任。如此一來,韓瑞將同時兼任「拼購業務部」和「平臺運營業務部」的負責人。

在內部人士看來,「韓瑞的一人兩兼,將很好的解決拼購業務的跨部門整合問題。尤其是在與微信的合作上,如何充分利用微信的入口資源,更多的為拼購業務吸引流量,未來微信手Q部門將和拼購業務部將有更多的業務融合。」

蓄勢發力

儘管在 2014 年就上線了拼購業務,但直到 2018 年京東才開始真正發力。

據京東拼購內部人員透露,以前拼購不向市場部匯報,只是配合做投放,「自己小打小鬧」。今年集團新成立了戰略業務整合營銷部,直接對接7Fresh、拼購、Toplife等新業務,會優先傾斜資源預算給成長快、潛力大的業務。 

在初期的拼購業務中,拼購的商家大多來源於京東商城,獨立招商部分只佔20%。由於京東商家多為大KA,且以3C家電最為強勢,對於拼購業務來說,這樣的類目商家天然並不十分匹配拼購屬性。

一位大型家電商家就表示「品牌對拼購併不敢興趣,很難拿出精力在一個平臺上,既搞主業務又搞拼購」,這使得京東不得不對外招商。

2018 年 6 月,京東拼購「1%佣金招商政策」啟動,開始大力拓展第三方商家。 2019 年 1 月,京東拼購開啟第二輪招商,並對包括服飾內衣、運動戶外、家居日用等 10 及各類目商家實行減免一年平臺使用費的政策。

據侯豔平此前透露,在商戶的類型上,京東拼購目前側重中、小商戶,這與京東商城的品牌商互為補充。京東期望,未來拼購的第三方商家和pop平臺商家將達到8:2。

今年為了扶持拼購,京東還增加了商城內拼購商品的搜索權重,但是相比自營產品,拼購商品的排名依然靠後。

「基本在十幾頁之後,不靠刷量根本搜不到」,一位日化用品商家對全天候科技表示。不過隨著拼購App的推出,搜索權重的問題未來或許將得到緩解。

與騰訊的合作的延續則進一步展現了京東發力拼購業務的決心。

在今年6• 18 啟動會上,徐雷表示,京東和騰訊將在三季度上線新的拼購業務形態,這一業務將區別於京東現有場景和模式的全新平臺。

據了解,微信APP中的「購物」入口將成為重點落地產品,即在原有京東拼購模式上做進一步的玩法升級,打造成為完全區別於京東既有模式和玩法的社交購物渠道。

不過,對於這一新業務的進展,京東方面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據京東內部人士透露,這一新拼購形態,很可能在 9 月份拼購拆分完成後正式上線。

從目前微信的購物入口來看,拼購業務的重要性已經提高。打開微信購物,「9. 9 元拼、京東拼購」等頻道已經被突出顯示,開始與京東商城側重的品類明顯區別,不過這可能並不是京東社交電商的最終版本。

(微信購物入口頁面展示)

京東官方數據顯示,截止 2018 年底,京東拼購商家數超過13. 5 萬。今年 618 期間,京東拼購3- 6 線城市下單用戶數同比增長106%,通過拼購帶來的京東全站新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 3 倍。

此前,劉強東在內部傳遞的態度一直是,零售的核心是供應鏈和物流,這是京東的強項,而拼團只是一種「戰術」。如今,這種看法在京東已經被徹底摒棄。

三國殺上演

京東拼購拆分在即,阿里和拼多多也絲毫沒閒著。

不久前聯商網就爆出「阿里正在考慮將聚划算徹底從淘寶、天貓獨立出來,成立大聚划算事業群」,以此來爭奪下沉市場,抵禦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的確,當拼多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崛起後,以往在京東和阿里眼中不值一提的拼團玩法和下沉市場,瞬間成為了各家爭奪的焦點,並愈演愈烈。

今年 3 月份,聚划算與原本隸屬於淘寶事業群的「天天特賣」和「淘搶購」合併,成立新的營銷平臺,主要目標是用最具價格吸引力的爆款商品,接住來自下沉市場的流量,以此來對抗日益崛起的拼多多。

為了爭奪用戶,今年聚划算從「價格」到「品牌」上都花了不少精力。聚划算運營總經理陳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之前聚划算一直強調「淘系最低價」,在今年要變為「全網最低價」,為的就是搶佔用戶心智。

今年的618,聚划算作為「頭牌」被阿里主推。在 618 大促期間,聚划算的UV(獨立訪客)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15%,是市場上唯一用戶流量同比增長超過50%的主流電商平臺。

聚划算外,淘寶從去年開始又陸續上線了淘寶特價版,淘小鋪、淘寶高手等眾多帶有社交拼團性質的產品,用戶通過分享商品連結實現組團,從而享受優惠。

拼多多無疑是這場社交電商大戰中最底氣十足的一個。

去年 7 月,作為 2018 年最大的科技股IPO拼多多剛一上市就獲得了295. 78 億美元的市值。

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的 12 個月期間,平臺GMV達 5574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987 億元同比增長181%。

最新的消息是,拼多多正考慮將旗下DAU貢獻最大的「限時秒殺」升級為「秒拼」 獨立事業群,並將扛起進軍一、二線城市市場、單挑聚划算和京東的大旗。

這場屬於社交電商的大戲似乎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消息稱京東拼購業務或將獨立運營,預計今年9月完成拆分
    消息稱京東拼購業務或將獨立運營,預計今年9月完成拆分 藍鯨TMT頻道7月18日訊,有消息稱,京東拼購業務正在從內部拆分,拆分後拼購業務將獨立運營。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2)與亞馬遜聯手,參與「黑五」大促:19 年 11 月,亞馬遜海外購以「限時快閃店」的形式登陸 拼多多,將運營至 12 月底,提供來自海外的約 1000 多種商品。拼多多也宣布參與「黑色星期五」 大促活動,除了亞馬遜之外,還引進了多個國際品牌授權經銷商,延續百億補貼活動。
  • 阿里、京東都在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為什麼淘集集卻死了?
    新電商拼多多的加入,讓鯰魚效應重新回歸到電商行業。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了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早期的淘集集無疑有一定的先發優勢。16個月前,利用「巨人轉身慢」的競爭優勢,淘集集率先提出了「學習拼多多」的打法,先後試水包括拼購、補貼用戶等玩法。
  • 雙11「三國殺」:京東阿里忙下沉 拼多多忙上行
    原標題:焦點分析 | 雙11「三國殺」:京東阿里忙下沉,拼多多忙上行 來源:36氪今年的雙11比往年更熱鬧了。拼多多和唯品會加入起訴天貓「二選一」陣營的消息,把今年雙11徹底推向了高潮。在這個全國消費者關注的節點,三家騰訊系電商罕見的抱在了一起。
  • 拼多多拼購模式全面解讀:為何拼購可以如此迅速火爆,未來又該如何...
    本文從行業、競品、產業鏈、商業價值、產品迭代、產業結構、運營路徑7個方面分析解讀了拼多多的拼購模式,帶你全面深入地了解拼多多的經營結構。二、競品分析與傳統電商「搜索瀏覽——點擊查看——下單購買——復購」的流量模式相比,社交電商以網絡社交為依託,實現了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突破,顯示了其多方面的優勢,拼購的形式成為潮流。在拼購平臺的夾擊和競爭下,各大傳統電商也順勢而行,紛紛加入了拼購行列。2018年3月,京東拼購上線。
  • 京東拼購將接入微信一級入口 要與拼多多爭流量了
    京東拼購將接入微信一級入口 要與拼多多爭流量了來源:聯商網2019-07-30 14:50繼7月16日京東拼購業務部內部更名後,7月25日,京東拼購宣布招商政策全面升級:即將接入微信一級入口對接10億級別流量,全面開放招商類目並減免平臺使用費,未來將依託全新升級的拼購業務打造新型社交電商平臺。拼購更名社交電商  吹響渠道下沉衝鋒號2019年上半年市場最靚的賽道,是屬於社交電商的。
  • 像素級學習拼多多的淘集集,為什麼死了?
    新電商拼多多的加入,讓鯰魚效應重新回歸到電商行業。大到社交拼團的產品模式,百億補貼這樣的市場策略,小到「多多果園」、「領現金、砍價」等玩法,拼多多的諸多新玩法都成為了各家電商不斷琢磨模仿的目標。早期的淘集集無疑有一定的先發優勢。16個月前,利用「巨人轉身慢」的競爭優勢,淘集集率先提出了「學習拼多多」的打法,先後試水包括拼購、補貼用戶等玩法。
  • 都在做拼購 基於騰訊微信和手Q入口場景的京東如何玩轉社交電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即便網際網路人口紅利在逐漸消褪,像拼多多這樣的社交電商卻看準契機,逆風飛了起來。不僅如此,還給用戶流量增勢日趨放緩的其他各大電商平臺開闢了一條路子——發力拼團或拼購,既能拉新又能提高交易轉化率。
  • 兼職做京東拼購(驚喜)店鋪月入過萬,操作過程其實很簡單!
    自己開公司做京東拼購已經五個月了,加上之前做的拼購店,已經一年多了。可謂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年間,拼購店發生很大變化,但還是不影響操作,目前我們有6個店鋪,還在持續增加中,因為我認為還是很有機會的。下面我來簡單介紹下今年京東做了很大的動作,就是正式將京東拼購獨立開來,命名 驚喜 。正式打響與拼多多搶佔下沉市場的第一槍!其實京東早有準備,京東拼購店是在18年上半年推出的一個店鋪類型,所有商品都是設立拼團價,利潤高,而且入駐門檻低。
  • 拼購拼的只是價格麼,看看京東是怎麼做的吧!
    根據這位服務商表示,京東拼購正式招商也不久,目前入駐的商家還不是很多,「我們也參加了幾次拼購的活動,有一點效果,低價的話,流量還可以,但是高價的話,效果就不明顯了,可能拼購的話還是對於低價商品比較適用。」
  • 淘寶特價版殺入短視頻賽道:瞄準拼多多,狙擊騰訊!
    而此番殺入短視頻賽道,將與直播聯手,進一步搶奪下沉市場,並在供應鏈資源戰中與拼多多正面對決。殺入拼多多腹地拼多多雖然以下沉市場為突破口,在電商紅海中殺出了一條血路,但已經是四面樹敵,京東、阿里紛紛發力下沉市場,時時刻刻準備分出一杯羹。
  • 拼多多的「拼單」版圖,這次能「抄」過阿里嗎?
    01、「觸角」伸向社區團購加入新混戰今年電商競爭最激烈的新「戰場」非社區團購業務莫屬,所謂社區團購就是曾經的拼購模式與團購模式相結合演化而來,是基於半熟人圈建立起來的社群化運營模式,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業務的興起,成為阿里、美團、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眼中的一塊「肥肉」。
  • 突遭不實報導攻擊,京東拼購動了誰的奶酪?
    近日,「京東拼購讓5萬人上當」的離奇傳聞突然被熱炒,不少大V、自媒體甚至知名媒體也在短時間內密集報導和轉發沒有權威信源、沒有京東回應的真假難辨微博內容,導致輿情發酵,也讓外界見識到又一波疑似黑公關套路再次上演。京東很快對此發聲明闢謠,相關報導並不屬實,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 拼多多遭遇最強對手,自己卻深陷四面楚歌?|下沉用戶|拼多多|淘寶...
    電商戰場廝殺慘烈,在雙11一月有餘的九月底,已經開始上演了「肉搏戰」。作為今年上半年逆勢增長的拼多多,最近卻面臨著腹背受敵的窘境。社區團購與美團優選等正面硬剛,低價拼購遭遇京東、蘇寧等巨頭圍剿,而在特價方面遭遇淘寶特價版1元「更香節」的針鋒相對。目前,拼多多在遭遇自身增長趨緩的背景下,對手如林頻頻被針對。
  • 京喜作為拼購社交電商,為何能短時間內發展迅速?
    繼拼多多,阿里,蘇寧進攻下沉市場後,2019年10月底京東旗下社交電商平臺——京喜(原名京東拼購)與微信合作入駐微信一級入口獨立運營,以微信的用戶流量和社交平臺優勢幫助京東商城搶奪龐大的下沉市場。京喜去年的全民驚喜日,新用戶佔京東全站用戶42%,而拼多多在今年的四月月活躍用戶首次超過淘寶,可以看出拼購電商確實在近年發展勢頭正旺。二、競品分析自2018年拼多多爆發式的發展並上市,讓大眾看到了拼購電商的潛力。眾多傳統電商和新玩家為了搶奪市場或遲或早的加入拼購社交電商的模式。
  • 巨頭零和博弈,阿里、京東殺不死拼多多
    目前,拼多多的商家運營和物流已經運轉了起來,並逐漸恢復正常。」在拼多多平臺上,生長著一大批中小商家,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商家與商家之間,商家與用戶之間,彼此交易往來、合作生產、提供原材料等,都是建立在物流基礎上的,當物流受到影響時,整個電商都會受到影響,包括拼多多電商平臺。在疫情期間,暴露出了拼多多在物流上的短板。
  • 蘇寧拼購拼基地落地全國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2018全年,通過嚴密的大數據風控系統與人工巡檢,拼多多下架的涉嫌違規商品數量是投訴數量的150倍,關停超過6萬家涉嫌違規店鋪,前置攔截超過3000萬個商品連結。今年,拼多多的財報發布之後,黃崢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拼多多今年還會為產品質量團隊新增五百名員工。拼多多遇到了日益增長的品牌正向增長和野蠻生長時期低質印象之間的矛盾。
  • 拼多多與阿里叫板PK的背後,運營人要知道的三個「冷知識」
    如果把產品、運營、技術視作觸達和聯動用戶的引擎,那麼網際網路思維就是支點,增長顯然就是北極星目標。近幾年迅猛崛起,與阿里正面叫板PK的拼多多,把網際網路思維運用得淋漓盡致。在用戶運營上,產品價值以及業務增長上都有值得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 淘寶特賣區上線 與拼多多「拼刺刀」
    與拼多多正面「拼刺刀」,淘寶打出的不僅是低價牌。此前流出的招商材料顯示,特賣區入選商品除了滿足「90天最低價」,商家還需籤署全場包郵、正品保障、48小時發貨、7天無理由退貨、退貨險全覆蓋等服務承諾。  為吸引商家,淘寶給出的承諾則是,加入特賣區後,商家們將享受平臺流量扶持,以更低的運營成本和獲客成本,更好觸達淘寶數以億計的目標消費人群。
  • 贏商晚報|京東拼購或獨立運營 星巴克和餓了麼打通會員體系
    全國要聞   京東拼購或獨立運營預計9月完成拆分並啟動新業務上線   據悉,京東拼購業務正在從內部拆分,拆分後拼購業務將獨立運營。目前拼購團隊整合已經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將於9月完成拆分,並啟動新業務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