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假期的後半段,一大波冷空氣陸續到達「戰場」。
這幾天的氣溫就像跳水一般,忽高忽低,弄得不少孩子都感冒發燒了。
有些孩子的症狀雖和感冒很相似,但一直是高熱不退,讓家長們摸不到頭腦!
江蘇的林林今年6歲了,起初林林總是精神不佳,想睡覺,沒兩天家長發現孩子眼睛浮腫,扁桃體發炎「化膿」,並開始發熱、嘔吐,遂至當地醫院就診。
在常規抗生素治療下,病情並無好轉,持續發熱,最高燒到了39+℃,便急忙轉至南京市兒童醫院就診。
南京市兒童醫院的感染性疾病科單鳴鳳主治醫師介紹:「孩子的症狀與感冒很相似,但持續高熱不退,抗生素治療無效,又出現了臨床三聯徵,咽扁桃體炎、發熱、淋巴結腫大 ,這就不是感冒,而可能是EB病毒感染。」
最終,檢查報告顯示,林林的血象異常,EB病毒抗體陽性,腹部B超和肝功能提示已出現肝功能損害,確為EB病毒感染,需住院治療。
自八月以來,該科室已連續收治了六十餘例EB病毒感染的孩子。
01
什麼是EB病毒感染
在今年年初,朋友圈中曾流傳過一則「EB流感嚴重」的「衛生局通知」,嚇壞了不少爸媽。
但隨後,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闢謠:「醫學上不存在EB流感,流感和EB根本是兩碼事。」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導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而EB病毒有個形象的別稱——親吻病毒,它以唾液經口傳播為主,屬於皰疹病毒家族一員,多為散發病例。
無症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3~5歲幼兒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初次感染一般發生在10歲以前。在全世界約有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體。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原體,此外EB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
02
感染EB病毒的症狀
EB病毒的潛伏感染是普遍存在的,我國約90%的成人個體為病毒攜帶者,多為嬰幼兒及兒童時期感染。
感染後長期潛伏體內,若免疫力正常,一般不會出現臨床症狀。
但可能通過「親吻、餵飯」傳染給孩子,就可能出現輕重不一的症狀,累及全身多個系統,引發多種疾病。
兒童感染EB病毒後,常表現為隱性感染,潛伏期為4-15天,大多為10天。
感染後的症狀與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前驅症狀包括頭痛、疲勞等。
80%的患者可能會有臨床三聯徵:
發燒
體溫一般在39度左右波動,吃退燒藥也沒用,發熱持續一周左右,並伴有眼瞼浮腫,有些兒童可持續發燒10餘天。
咽喉痛、扁桃體紅腫、淋巴結腫大、眼瞼腫大
喉嚨有化膿性的白斑、眼睛腫。腫大的淋巴結部位主要在雙側頸部,一般在數天、數周逐漸縮小、消退。
皮疹或嘔吐
大約10%的患病兒童皮膚可出現皮疹,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嘔吐。
肝臟腫大
約20%的患病兒童可以出現肝臟腫大,肝區壓痛,比較類似肝炎的症狀。
感染EB病毒後,還可能累積身體多個器官,出現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皮疹等。
如不及時治療,存在損傷肝功能的可能。若患病期間合併嗜血等,或進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但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感染EB病毒只要及時發現,對症治療,大多患兒愈後良好。
03
EB病毒怎麼預防
預防EB病毒感染,拒絕過度親密,對抗EB病毒,重要的還是做好預防。
1.不要讓別人隨便親!自己也不要嘴對嘴親:成人口中有幾百種細菌,通過親吻可傳染的超過270種,孩子抵抗力低時很容易染病。
2.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儘量不帶孩子去人多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3.孩子勞累,身體抵抗力就差,很容易染病,要注意讓孩子適度活動,注意休息;
4.不要讓孩子和已患該病的小朋友一起玩,避免交叉感染。
不止是孩子會感染EB病毒,抵抗力差一些的成人,也會被感染。不過也無需過於恐慌,EB病毒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感染後治癒,基本可以達到持久免疫的效果。
EB病毒的早期症狀和感冒非常相似
切記不可掉以輕心
一旦發現孩子有類似症狀
千萬不要在家亂吃藥
一定要及時就醫
來源:大眾網青島、江蘇新聞廣播、中國兒科前沿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