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若是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會感染上疾病,尤其是在身體發育以及兒童時期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病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但是你們知道eb病毒是什麼嗎?小編給大家講講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症狀以及eb病毒怎麼預防。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在性病臨床上是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並在建株細胞塗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 。
eb病毒症狀
幼兒時期感染EB病毒一般為亞臨床感染,產生抗體,並終身帶病毒,輕微且無症狀的或引起輕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成人的原發感染較兒童嚴重,病毒可能終生潛伏,但很少留有後遺症。
EBV感染性疾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本病恢復期較長,一般需2~4周。
急性感染
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一般有發熱(熱型可呈稽留熱、弛張熱或不規則熱型)、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皮疹(多見於軀幹部)等。咽痛,軟顎及咽弓處可有出血點,齒齦也可腫脹或有潰瘍。有的還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70%以上患者有淋巴結腫大,以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腋下、腹股溝次之。腫大淋巴結消退緩慢。肝脾腫大可伴有輕度壓痛。
慢性感染
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活動性症狀反覆出現或持續數月以上。缺乏明確的基礎疾病,無異常或其他感染能解釋的症狀。有特異性的抗EBV - Ab且檢測到EBV – DNA。
由EBV感染引起或與EBV感染有關疾病主要有三種
(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多見於成人
臨床表現多樣,但有三個典型症狀為發熱、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兒中可呈現致死性傳染性單核白細胞增多症。
(二)非洲兒童淋巴瘤:多見於5~12歲兒童
發生於中非紐幾內亞和美洲溫熱帶地區呈地方性流行。好發部位為顏面、顎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體,其中80%以上滴度高於正常人。
(三)鼻咽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
HBV與鼻咽癌關係密切,在所有病例的癌組織中有EBV基因組存在和表達,病人血清中有高效價EBV抗原。
eb病毒怎麼預防
1、不要讓別人隨便親吻孩子
有的人為了表達對孩子的親熱,動不動就親一親,很多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制止。各位家長,一定要學會幫孩子拒絕別人的親吻,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健康狀況。成人口中有幾百種細菌,通過親吻可傳染的超過270種,孩子抵抗力低時很容易染病。
2、不要嘴對嘴親孩子
據悉,90%的成年人都可能攜帶「親吻病毒」,而這些病毒大多潛伏在唾液腺中,大人的口腔中攜帶的可傳染性細菌也高達幾百種,有一些是導致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罪魁禍首,如果嘴對嘴親孩子,或者把嚼碎的食物餵給孩子,細菌或病毒很可能會通過唾液傳到孩子口腔裡,嬰幼兒抵抗力偏低,這很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3、不要親孩子的面部三角區
面部三角區是指鼻根和兩口角之間的區域,這個區域血管豐富,口腔、鼻、咽喉和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擴展到這裡,更重要的是,這個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往大腦,一旦損傷或感染,病菌就有可能直接傳到大腦,誘發腦膜炎等疾病。同時,因為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頭,所以最好不要親吻小寶寶的手。
4、不要讓濃妝豔抹的人親吻孩子
不少化妝品含有鉛、汞等化學物質,如果妝後和寶寶直接接觸,化妝品很容易粘留在寶寶皮膚上,引發接觸性皮炎,如果妝後和寶寶親吻,鉛、汞等有害物質很容易進入寶寶體內,引發慢性鉛、汞中毒等病症,美國就有過嬰兒舔食了媽媽臉上的粉脂,發生鉛中毒的事例,所以媽媽妝後要避免親吻孩子,遇到濃妝豔抹的人想要親吻孩子,也要堅決拒絕。
5、有這些疾病不要親孩子
當大人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皮膚病、流行性眼結膜炎、口腔疾病、腸胃疾病、流行性肝炎或者攜帶具傳染性的肝炎病毒等情況時,千萬不要親吻寶寶。因為這些疾病傳染性極強,對於抵抗力弱的的寶寶來說,愛的親吻很可能會變成傳染疾病的途徑。
結語:eb病毒又被稱為「親吻病毒」,經常通過口腔以及唾液等傳染給別人,尤其是很多大人都喜歡親吻寶寶的時候,就很容易使寶寶感染上病毒。eb病毒的症狀是是非常明顯的,若是寶寶感染上病毒的話,是會終生攜帶的,所以日常預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