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有這些表現

2020-12-18 三九養生堂

生活中若是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就會感染上疾病,尤其是在身體發育以及兒童時期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病毒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但是你們知道eb病毒是什麼嗎?小編給大家講講eb病毒是什麼、eb病毒症狀以及eb病毒怎麼預防。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在性病臨床上是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並在建株細胞塗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 。

eb病毒症狀

幼兒時期感染EB病毒一般為亞臨床感染,產生抗體,並終身帶病毒,輕微且無症狀的或引起輕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成人的原發感染較兒童嚴重,病毒可能終生潛伏,但很少留有後遺症。

EBV感染性疾病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本病恢復期較長,一般需2~4周。

急性感染

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一般有發熱(熱型可呈稽留熱、弛張熱或不規則熱型)、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瀉、皮疹(多見於軀幹部)等。咽痛,軟顎及咽弓處可有出血點,齒齦也可腫脹或有潰瘍。有的還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全身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70%以上患者有淋巴結腫大,以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腋下、腹股溝次之。腫大淋巴結消退緩慢。肝脾腫大可伴有輕度壓痛。

慢性感染

發熱、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活動性症狀反覆出現或持續數月以上。缺乏明確的基礎疾病,無異常或其他感染能解釋的症狀。有特異性的抗EBV - Ab且檢測到EBV – DNA。

由EBV感染引起或與EBV感染有關疾病主要有三種

(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多見於成人

臨床表現多樣,但有三個典型症狀為發熱、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兒中可呈現致死性傳染性單核白細胞增多症。

(二)非洲兒童淋巴瘤:多見於5~12歲兒童

發生於中非紐幾內亞和美洲溫熱帶地區呈地方性流行。好發部位為顏面、顎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體,其中80%以上滴度高於正常人。

(三)鼻咽癌:多發生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

HBV與鼻咽癌關係密切,在所有病例的癌組織中有EBV基因組存在和表達,病人血清中有高效價EBV抗原。

eb病毒怎麼預防

1、不要讓別人隨便親吻孩子

有的人為了表達對孩子的親熱,動不動就親一親,很多家長礙於面子,也不好制止。各位家長,一定要學會幫孩子拒絕別人的親吻,因為我們根本不了解對方的健康狀況。成人口中有幾百種細菌,通過親吻可傳染的超過270種,孩子抵抗力低時很容易染病。

2、不要嘴對嘴親孩子

據悉,90%的成年人都可能攜帶「親吻病毒」,而這些病毒大多潛伏在唾液腺中,大人的口腔中攜帶的可傳染性細菌也高達幾百種,有一些是導致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罪魁禍首,如果嘴對嘴親孩子,或者把嚼碎的食物餵給孩子,細菌或病毒很可能會通過唾液傳到孩子口腔裡,嬰幼兒抵抗力偏低,這很容易導致寶寶生病。

3、不要親孩子的面部三角區

面部三角區是指鼻根和兩口角之間的區域,這個區域血管豐富,口腔、鼻、咽喉和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擴展到這裡,更重要的是,這個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往大腦,一旦損傷或感染,病菌就有可能直接傳到大腦,誘發腦膜炎等疾病。同時,因為小寶寶喜歡吮吸手指頭,所以最好不要親吻小寶寶的手。

4、不要讓濃妝豔抹的人親吻孩子

不少化妝品含有鉛、汞等化學物質,如果妝後和寶寶直接接觸,化妝品很容易粘留在寶寶皮膚上,引發接觸性皮炎,如果妝後和寶寶親吻,鉛、汞等有害物質很容易進入寶寶體內,引發慢性鉛、汞中毒等病症,美國就有過嬰兒舔食了媽媽臉上的粉脂,發生鉛中毒的事例,所以媽媽妝後要避免親吻孩子,遇到濃妝豔抹的人想要親吻孩子,也要堅決拒絕。

5、有這些疾病不要親孩子

當大人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皮膚病、流行性眼結膜炎、口腔疾病、腸胃疾病、流行性肝炎或者攜帶具傳染性的肝炎病毒等情況時,千萬不要親吻寶寶。因為這些疾病傳染性極強,對於抵抗力弱的的寶寶來說,愛的親吻很可能會變成傳染疾病的途徑。

結語:eb病毒又被稱為「親吻病毒」,經常通過口腔以及唾液等傳染給別人,尤其是很多大人都喜歡親吻寶寶的時候,就很容易使寶寶感染上病毒。eb病毒的症狀是是非常明顯的,若是寶寶感染上病毒的話,是會終生攜帶的,所以日常預防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什麼是eb病毒?感染eb病毒要怎麼治療?積極預防是重點
    說到eb病毒,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這種病毒的感染會導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傷。
  • eb病毒能治療好嗎 如何預防EB病毒感染
    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eb病毒感染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EB病毒又稱人類皰疹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它主要感染人類口咽部的上皮細胞和B淋巴細胞。那麼,eb病毒能治療好嗎?eb病毒怎麼預防?下面來了解一下吧。eb病毒能治療好嗎可以治好的放心吧!
  • EB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EB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避免接觸傳播。由於目前沒有有效的疫苗,所以對於EB病毒感染的預防措施,最關鍵的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提高自身免疫力。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又叫「親吻病」,顧名思義,本病主要是通過接吻進行傳播,所以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親吻孩子,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EBV的感染。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實行分餐具進食後,兒童的EBV感染率可明顯下降,因此這也提示了,要想有效預防EBV感染,除了減少親吻孩子,還應該做到專用餐具、專用水杯、菜桌上要準備公筷等。對於eb病毒感染的治療,主要是抗病毒治療及對症治療。
  • 親吻會導致EB病毒感染?小朋友容易「中招」的EB病毒是什麼?
    來源 | 新浪EB病毒究竟是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又應該如何預防EB病毒的感染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EB病毒是什麼?來源 | 新浪微博EB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的形態結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為直徑180-200nm的圓形病毒顆粒,外層有十二面體對稱的核衣殼,以及帶有糖蛋白刺突。
  • 認識一下EB病毒
    感染EB病毒很危險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基因組為DNA。慢性 EB 病毒感染,在遺傳因、不良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可能會引起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等腫瘤的發生。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由EB病毒感染引起,經口為主要傳播途徑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是傳單的主要原因。經口親密接觸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如接吻等。該病在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經常呈現散發性。可能會引起流行。並且該病全年都可以發病,以以晚秋初春為多。根據調查顯示全球百,全球超過95%的成人曾經感染過eb病毒。大約有25%~75%的原發性一筆病毒感染患者最終可表現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 兒童EB病毒感染不容忽視
    北京2017年3月3日電 /美通社/ -- 兒童時期有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簡稱「傳單」)。 北京兒童醫院明星專家團隊怡德出診時間表 「傳單」症狀是表現,
  • EB病毒引發重流感?專家:EB病毒和流感病毒有著本質的不同
    近期,網絡上又開始流傳「EB流感」,盛傳EB病毒引發重流感。對此,廈門市兒童醫院的專家表示,EB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兩類不同的病毒,「EB流感」純屬謠言。  相較於「大名鼎鼎」的流感病毒,EB病毒對很多人而言有些陌生。其實,EB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存在,約95%的成人都感染過EB病毒。
  • 兒童遊泳後感染病毒 EB病毒如何治療
    在這些被感染的孩子中,年僅6歲的小旭(化名)感染情況比較嚴重。小旭爸爸沙先生介紹,小旭於8月6日初到飛魚遊泳俱樂部上課。上完五次課後,小旭在8月16日突然出現高燒、咳嗽症狀。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診斷結果顯示,小旭患上皰疹性咽峽炎。次日,小旭在哈爾濱傳染病醫院被診斷為病毒細菌交叉感染、兩肺炎症。
  • 90%以上嬰幼兒會感染EB病毒,EB病毒為什麼會引起癌症?
    EB病毒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症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3~5歲幼兒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體。 EB病毒(EBV)非常廣泛。世界上90%以上的人口受到感染,後果各不相同。
  • 小朋友容易「中招」的EB病毒究竟是什麼?
    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但是在小朋友成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風險「埋伏」在我們意想不到的角落,隨時都有可能與小朋友們不期而遇…… 父母長輩親吻孩子,雖然是出於對孩子的喜愛之情,可是你知道嗎?這可能會將一種可怕的病原體——EB病毒,帶到孩子身邊。
  • EB病毒陽性不一定就是鼻咽癌
    近日,阿龍在單位的年度身體檢查中查出了異樣,腫瘤定性的評價是VCA -IgA (EB病毒IgA )陽性,一看腫瘤、病毒、陽性這些字眼,阿龍嚇了一大跳,他今年才23歲,身體一直沒什麼大問題,怎麼會與這些疾病有交集呢?
  • 90%的人都感染過的EB病毒到底是什麼?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簡稱EBV)是一種皰疹病毒,因以唾液傳播為主,俗稱「親吻病」。儘管它的傳播方式單一,但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90%成人的血清EB病毒抗體呈陽性,但不是感染EB病毒就一定會發病。可能有人會問:什麼,EB病毒感染難道不是鼻咽癌嗎?
  • 4歲寶寶與EB病毒戰鬥
    ,讓我們去驗血,驗血完成後,白細胞偏高,異淋0.04,醫生看了孩子的眼睛感覺有些腫,加上淋巴結大,和發燒,懷疑是EB病毒感染,但是初期症狀沒有那麼明顯,於是醫生開了一些消炎藥和治嗓子的藥,並叮囑我們,看看她嗓子會不會疼,和身上起不起疹子,如果有這些症狀,那就有可能是EB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 EB病毒在健康人群中常見 未發現新病毒
    對於檢出病原體是否和自述症狀有關,衛生部引用專家表述稱,EB病毒在人群中極為常見,一般不會引起該人群自述症狀。國內外權威機構監測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的病毒或者未知的病毒。而記者昨日從鍾南山團隊成員處獲悉,成果發布後,三天來又有十多名自述患者請求檢測。
  •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元兇—EB病毒
    >案例分析 本病例診斷思考線索有哪些? EB病毒DNA螢光定量為陽性。 該病的診斷標準[1]是什麼? 以下臨床症狀,至少3項呈陽性 發熱 咽炎、扁桃體炎。 頸部淋巴結腫大。
  • 男生反覆發燒因這病毒 EB病毒如何預防
    最近,被爆出一項看似很平常的反覆發燒卻引出了了重大病毒的新聞。「男生反覆發燒因這病毒」這一新聞在爆出後讓人大吃一驚。「男生反覆發燒因這病毒」事件中主人公是一名剛進入大學的花季大一新生,這名大一新生在持續的一個月內一直感到咽喉腫痛,肌肉酸痛,而且時不時的會有發燒的情況出現,更為可怕的是一直是持續不斷的39攝氏度高燒在吃完感冒藥後反覆發作,吃什麼感冒藥都沒有效果。
  • 鼻咽癌患者 與EB病毒感染相關
    第十三屆國際EB病毒雙年會在廣州召開。對於鼻咽癌的早期檢測,EB病毒篩查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鼻咽癌患者100%都與EB病毒感染相關,90%以上患者會顯示為EB病毒高抗體。  據介紹,EB病毒在人群中感染廣泛,根據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中EB病毒VCA/IgA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這與我國兒童幼兒時期的生長環境有關。由於我國傳統的圍坐不分餐飲食習慣,EB病毒比較容易通過唾液傳播。
  •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激活潛伏EB病毒
    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彭濤課題組研究發現,單純皰疹病毒(HSV)的超感染可激活潛伏感染的EB病毒(EBV)。
  • EB病毒陽性是得了鼻咽癌嗎?我統一回復一下
    很多人查出EB病毒陽性,都害怕得鼻咽癌,要去醫院做鼻咽鏡檢查,EB病毒跟鼻咽癌之間有什麼關係? EB病毒和鼻咽癌的關係 EB病毒是導致鼻咽癌發生的一種高危因素,也是一種病因,但是感染了EB病毒不代表就得了鼻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