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跨年衝刺計劃#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吾以無為誠樂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我以為無為是真正的快樂,但世俗之人卻又為此而感到十分痛苦和煩惱。因此說:「快樂的極致就是沒有快樂,榮譽的極致就是沒有榮譽。」
在道家的眼中,「無」是一種最高的境界,所無樂是樂的最高境界,無譽是譽的最高境界。因為根據「萬物為一」的觀點,萬是沒有差別的,所以無死生,無苦樂,無毀譽,無貴賤,而事物之間之所以有了差別都是因為有人為的標準。
如人為地將富貴、長壽、好名聲作為值得推崇的;將吃好、穿好、身體安適和五官的滿足認為是快樂的。但是到底應該推崇什麼,什麼才是快樂的原本是沒有標準的,如果硬要強加一個標準給它,反而會得到不好的結果。
因為推崇的對面就會是卑微,快樂的對面就會是痛苦。並且標準設定出來之後,人們就會維持那個標準,這也會帶來不好的結果。因為富者「苦身疾作,多積財而不得盡用」。那些尊貴的人,夜以繼日地為了保全自己的福祿和地位而忙碌,這樣的結果真的是他所要的嗎?
所以在標準設定之後就會出現「人之生也,與憂懼生」的結果。所以刻意追求標準下的快樂,反而不會擁有快樂。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不刻意追求快樂,快樂就會伴隨著你,這就是「無」的境界。「無」就是不要設立任何標準,無樂、無譽就是至樂、至譽。總之,不以人為設定的快樂的標準為快樂,循性自然的人生,就是最大的快樂。無樂和至樂,無譽至譽的本質是一樣的,它們都歸於萬物齊一的「道」的境界。
經常尋找快樂現代人經常羨慕古代人,說他們比自己快樂,因為他們沒有趕上殘酷的競爭。其實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就會有競爭,無論是在哪個時代。想要快樂,就得自己去尋找。無論身處什麼樣的環境,都保持一份怡然自得的心境,快樂就會離自己近些。
獲得快樂有兩種途徑:一是得到你所要的,二是享受你所有的。因為人們總是不能滿足,所以他們往往只看到了第一種快樂,以致終生孜孜以求都難以快樂。
但是,如果在取得你所要的路途中,停下腳步欣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並且珍之重之,那麼這時你就會發現快樂其實就在身邊。享受你所有的,其實就是在無為中實現了快樂。用齊一的觀點來看,無為是為的另一種形式。所以,當你停下腳步,珍惜現在的時候,就是以一種無為的方式在養護生命。總之,生命中的現在才是最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