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載寒暑勤學苦練 紹劇舞臺迎來青春版《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我看到了紹劇的未來和希望」此次畢業公演,14紹劇班以一臺紹劇經典大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兩臺折子戲(包含傳統紹劇劇目以及移植於京崑劇目的折子戲)進行匯報。7月15日,傳統經典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作為開幕大戲首先與觀眾見面。
-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18-12-29 (資料圖)12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文廣新局2018年粵樂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三元坊小學,由非遺廣東音樂國家級傳承人、著名高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何克寧主講,並由廣東音樂曲藝團帶來一場粵曲欣賞會。據了解,從9月至12月,荔灣區文廣新局「戲曲進校園、進社區」走進了五所中小學,學生們通過聆聽、欣賞現場樂隊演奏,走近廣東音樂和粵曲,了解這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
-
「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新竹小學
為了讓孩子們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了解並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戲曲進校園活動」於日前走進長沙市新竹小學,為新竹小學全體師生呈現出一場視聽盛宴。 活動中,藝術家們給同學們講解了戲曲常識,生、旦、淨、醜四種行當,唱、念、做、打四種基本功以及各種道具的應用。之後青年藝術家給大家表演了花鼓戲《劉海砍樵》、川劇《變臉》等經典曲目,一招一式,行雲流水,師生看得如痴如醉,精彩處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孩子們情不自禁走上舞臺,模仿藝術家們的動作表演,一招一式雖顯稚嫩,卻也有模有樣,別有韻味。
-
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戲曲進校園走進東馬路小學
9月30日,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戲曲進校園」活動首場演出走進石家莊市東馬路小學,圖為演出現場。9月30日,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戲曲進校園」活動首場演出走進石家莊市東馬路小學,圖為戲曲演員現場教學生們戲曲表演動作。張靜波攝演出前,演員們現場化妝,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倍感新鮮。「我平時也很喜歡聽京劇,但是這麼近距離看戲曲老師們化妝是頭一次,真是太漂亮了!」
-
潛山市:「戲曲進校園」走進龍潭中心小學
為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地方戲曲, 近日,安徽天柱山黃梅戲劇團走進龍潭中心小學,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活動中,劇團負責人向師生們介紹了黃梅戲的起源、文化背景等相關知識;接著劇團的兩位演員為師生們做唱腔及身段表演,現場演唱了《打豬草》《天女散花》等經典選段,精彩的表演、極富感染力的唱腔贏得了師生的陣陣掌聲;最後龍潭中心小學師生同臺演唱《女駙馬》選段,將活動推向了高潮,歡聲笑語間師生們感受了傳統曲藝的獨特魅力,傳統戲曲文化的種子播撒在了孩子們心中。
-
三打白骨精:「西遊記」的經典章節
三打白骨精:「西遊記」的經典章節「三打白骨精」是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裡的經典一節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而巧設圈套,先後變幻為村姑、婦人和老父,卻被孫悟空一次次識破並揮棒打死。>插畫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亦是是公認的連環畫創作巔峰,由連環畫圈「四大名旦」的趙宏本和錢笑呆於1962年創作完成,
-
大學生:希望有更多的戲曲走進校園
12月10日,錫劇《董存瑞》走進了南京農業大學浦口校區,為同學們帶去了一場熱血沸騰的英雄作品。 再一次參加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周東亮表示感受很深:「一年一度的戲曲進校園又開始了,去年演繹的是《大風歌》,我們收穫了許多大學生粉絲,今年我們帶來的是錫劇《董存瑞》,我認為我們要好好抓住這個機會
-
《戲曲進校園》——走進沛縣實驗學校
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傳統戲曲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韻味和魅力,9月15日上午,「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沛縣實驗學校,2020年文化志願服務系列活動的沛縣梆子劇團一行4人,給我校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又內含豐富的戲曲知識盛宴,對經典的致敬和傳承,突出了觀眾的參與感和互動性。
-
濟寧首部大型原創勵志兒童劇《夢回三遷路》成功首演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落實「家風家教」講話精神,貫徹中央和省市「戲曲進校園」有關政策,進一步打造兒童戲劇藝術精品,由濟寧市文廣新局著力打造,濟寧藝術劇院創作排演的大型原創勵志兒童劇《夢回三遷路》,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排練,於7月27日在聲遠舞臺進行了首演
-
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啟幕,快打開這份包含21臺演出的「菜單」!
原標題: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今啟幕,快打開這份包含21臺演出的「菜單」! 第12屆上海優秀兒童劇展演活動(以下簡稱「上海兒展」)今日拉開帷幕。在未來近3個月內,來自江蘇、浙江、河南、湖北、安徽、吉林、青海、上海等8個省市的20餘個劇團和機構將為上海的青少年學生送上21臺精彩紛呈、健康向上、質量上乘的兒童劇。
-
「幣讀」——《西遊記》三打白骨精
背面圖案為三打白骨精圖,並刊面額。該套紀念幣中的「三打白骨精」長方形金幣,選自《西遊記》第27回。金幣將白骨精的三個化身——女兒、老太和老頭放在一處,女兒為彩色,老太和老頭為灰白色,並以雲霧遮罩,切合「三打」的主題。女兒裝扮樸素,符合村姑特點,又模樣俊俏、身材苗條,增加了誘惑力。
-
2020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金寨現代產業園區實驗學校
為傳承弘揚戲曲文化精髓,培養學生戲曲素養,營造校園傳統文化氛圍, 9月15日下午,由金寨縣文化旅遊體育局、金寨縣教育局主辦,金寨縣文化館承辦,繁昌縣永麗青年戲劇團演出的「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金寨現代產業園區實驗學校。
-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4DX首映
《三打白骨精》的導演鄭保瑞親臨現場,並在媒體體驗會的採訪中對4DX版本《三打白骨精》的上映表達了期待與感想。 鄭保瑞導演在採訪時提到「4DX版的《三打白骨精》的體驗完全是超過我的想像,比起一般的電影更能把電影中打鬥的場景和氣氛真實地表達給觀眾,讓觀眾不僅僅是用眼睛來看電影,而且是讓觀眾能更深入地進入到電影中,4DX和一般的3D和IMAX是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
中國兒藝國慶上演6部51場兒童劇 《聽見夢想》首演
其中,首部關注視障人群的兒童劇《聽見夢想》將於十一國慶節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首輪演出15場,並於首演場及10月15日國際盲人日邀請視障人群免費走進劇場觀看演出。《西遊記》(第二部)將在中國兒童劇場連演11場;《小蝌蚪找媽媽》《三個和尚》《罐頭小人》《三隻小豬》等劇赴海口參加「中國兒童劇中秋嘉年華」,《罐頭小人》將赴泉州、廈門、廣州展開巡演。
-
東海縣呂劇團:「戲曲進校園」走進石榴街道中心小學
2020年9月15日,東海縣呂劇團選派專業人員走進石榴街道中心小學,為學生講解地方戲曲,他們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介紹了當地戲曲的種類、歷史和發展過程。活動中,部分教師即興表演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劇種片斷,如黃梅戲、呂劇、淮海戲等,有針對性地開展特色課堂活動,讓同學們接受戲曲文化的薰陶,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
-
湖北省「戲曲進校園」成效顯著:戲曲之花開滿荊楚
「祖山」漢劇、國粹京劇、「哦呵」楚劇、荊州花鼓戲、「一去二三裡,村村灣灣都唱」的黃梅戲……湖北匯集32個劇種,是中國戲曲的重要發源地、流變地和聚集地,從這裡走出了余三勝、譚鑫培、陳伯華、餘笑予等戲曲大師……時至今日,小梅初綻,戲韻流芳。湖北省「戲曲進校園」活動為「戲碼頭」注入新鮮血液。從政策引領、精準實施到建章立制,為戲曲文化傳承發展提供了「湖北樣本」。
-
「永定大戲」進校園 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本土戲曲
【摘要】為了更好的挖掘和傳承張家界的本土民族文化,9月23日,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永定大戲」進校園活動。為了更好的挖掘和傳承張家界的本土民族文化,9月23日,張家界民族實驗幼兒園開展了「永定大戲」進校園活動
-
雜技兒童劇走進幼兒園了
[x]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Video load failed自貢網記者 周姝10月29日下午,自貢雜技攜雜技兒童劇
-
「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來安縣第三小學
為弘揚傳統戲曲文化精髓,傳承戲曲經典,來安縣第三小學開展了「戲曲進校園」活動。此次活動為來安縣第三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獻上了一頓豐盛的傳統文化大餐。2020年12月9日,來安縣非遺保護中心洪山戲傳承人楊宗菊老師受邀來到學校,為學生們帶了一堂精彩的戲曲課程。整堂課精彩紛呈,楊宗菊老師給學生們認真講解洪山戲的起源和發展歷史,更是給學生們普及了戲劇的相關知識。
-
對「西遊記三部曲」的另一種解讀之「三打白骨精」
《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解讀自從2014年影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來,平均每兩年左右,鄭保瑞導演又先後完成《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與《西遊記之女兒國》構成了今時今日大銀幕上的「西遊記三部曲」對待作為電影作品的「西遊記系列」普通觀眾在視聽感受層面最關注的是神話西遊的銀幕奇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