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戲曲精華——馬鞍山實驗學校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紅網時刻嶽陽12月25日訊(通訊員:劉謙、白文君)2020年12月24日上午,馬鞍山實驗學校啟智廣場熱鬧非凡,充滿民族文化氛圍。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旅遊局廣電局、縣教育體育局、縣藝術團聯合舉辦的「戲曲進校園」正在馬鞍山實驗學校上演。
-
登封市少林路小學多彩非遺文化進校園有傳承
少林路小學生聯繫戲曲多彩非遺進課堂,魅力文化有傳承,登封市教體局少林路小學非遺文化進校園有聲有色。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學習忙。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師生對非遺的保護意識,登封市少林路小學近期開展「多彩非遺進課堂,魅力文化有傳承」活動,通過一節節以優秀傳統文化為基底,以勞動、實踐為基礎的精彩紛呈的課堂,將中華璀璨的非遺文化與現代小學教育生動融合,為學生秉承祖先智慧,傳播華夏文明點亮心燈,讓中華傳統文化之花在校園綻放,代代傳承!
-
弘揚民族文化 傳承戲曲精髓!遂平三小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
為弘揚民族文化,展現戲曲精華,讓更多的小學生領略戲曲藝術的魅力,了解並認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遂平三小舉行的「戲曲進校園活動」於9月11日走進校園,為老師和孩子們獻上一頓豐盛的優秀傳統文化大餐。
-
慶陽五中:弘揚戲曲藝術,傳承民族文化
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聯合發布《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傳承弘揚戲曲文化精髓,培養學生戲曲素養,營造校園戲曲文化氛圍,我校在堅持把書法、剪紙、泥塑、刺繡、沙畫、舞蹈、民樂等藝術大師請進校園之後,又邀請我市著名演員開設了戲曲課程。
-
傳統文化進校園:戲曲大課堂 傳承非遺文化
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促進戲曲傳承發展,今天上午,人民路小學的學生和家長們走進衡州花鼓戲劇團,劇團奉上一場戲曲盛宴,讓學生們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活動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廖寒梅老師和楊小蘭老師分別給學生們進行表演。異彩紛呈的&34;、韻律十足的音樂鼓點等,贏得了學生和家長們的陣陣掌聲。
-
三門峽市實驗中學: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潤心田
推動戲曲進校園,是傳承、繁榮、發展戲曲藝術的重要舉措。三門峽市實驗中學長期大力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全校師生了解戲曲,感悟戲曲魅力,提高學生戲曲素養,推動戲曲文化傳承發展。9月14日下午,三門峽市蒲劇院青年蒲劇團2020年「戲曲進校園」走進市實驗中學,通過演出的方式,為七年級全體師生上了一節生動的傳統戲曲文化課。下午兩節課後,七年級學生在學校政教處的組織下有序地排隊入場,演出開始前,馬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深入淺出地為學生們介紹了蒲劇的歷史脈絡、流行區域和聲腔特點,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對戲曲的熱愛和興趣,演出在一陣陣緊鑼密鼓的鑼鼓聲中拉開了序幕。
-
平輿:戲曲進校園 傳統文化「潤」童心
駐馬店日報訊(通訊員 王 政)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校園的傳播和普及,豐富在校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7月28日下午,平輿縣絲弦道非遺傳承保護中心走進平輿一中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將戲曲藝術融入校園文化建設,讓青少年近距離接觸戲曲文化,感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共200多名師生參加了活動。
-
2020年滁州市「非遺進校園」走進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2020年滁州市「非遺進校園」走進滁州市第二實驗小學 為更好地傳承、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未成年人感受到傳統文化中的魅力
-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
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 荔灣區"戲曲進校園"走進中小學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2018-12-29 (資料圖)12月28日,廣州市荔灣區文廣新局2018年粵樂藝術進校園活動走進了三元坊小學,由非遺廣東音樂國家級傳承人、著名高胡演奏家、國家一級演員何克寧主講,並由廣東音樂曲藝團帶來一場粵曲欣賞會。據了解,從9月至12月,荔灣區文廣新局「戲曲進校園、進社區」走進了五所中小學,學生們通過聆聽、欣賞現場樂隊演奏,走近廣東音樂和粵曲,了解這兩種優秀的傳統文化。
-
弘揚傳統文化 增強民族自信: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戲曲進校園活動
戲曲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藝術的瑰寶,在傳承文化、涵養道德、增強文化自信等方面獨具風格。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四個自信」,8月17日下午,由開封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開封市豫劇院組織的「戲曲進校園」活動在開封市第三十三中學舉行,為學校師生帶來傳統藝術文化美的享受。
-
傳承地方戲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寧海平調」走進浙江工商職院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昊昱 通訊員 姚敏明)觀摩國家一級演員演示講解「手、眼、身、法、步」,欣賞非遺傳承人表演寧海平調「耍牙」絕活,試著用戲曲表演的方式點讚、望月、開關一扇門……12月16日下午,一場「寧海平調進校園」的活動在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舉行,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200多名師生與地方傳統戲劇來了一次親密接觸,充分感受戲曲的藝術魅力。
-
陝西志丹縣:戲曲進校園 文化共傳承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全媒體記者 趙梓希)為了更好地傳承發展戲曲藝術,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增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延安市志丹縣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組織國家三級戲曲演員白江寧、劉喜梅、王豔、趙小環等走進志丹縣中學,為學生們普及戲曲知識、學唱戲曲選段、講授戲曲秦腔的起源與演變歷史,將戲曲藝術引進校園,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
福州屏東中學:戲曲進校園,文化共傳承
海峽教育報訊 為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地方戲曲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1月18日的周一晨會上,福州屏東中學邀請福建省芳華越劇院趙燁、趙思兩位青年演員,為全校師生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
非遺進校園,傳承文化魅力~
, 零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 為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注入新活力 。 6月25日 ,成都市「非遺進校園」教學成果展和徵文比賽暨「我是非遺小傳人 活動中,同學們了解非遺,認識到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並在「我是非遺小傳人」書卷上鄭重地籤上自己的名字,立志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幼兒園裡逛廟會,非遺文化融入學前教育
舞獅、舞龍、跳擺手舞、猜燈謎、寫福字、吹糖畫、打餈粑……12月29日,「迎新年 逛廟會 弘揚傳統文化」親子活動在張家界第一幼兒園舉行,小朋友和家長們以獨特的方式迎接即將到來的2018年。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曹中平等學前教育專家聚集張家界第一幼兒園,就「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進行研討。幼兒民俗表演隊的孩子們表演或體驗了九子鞭、陽戲、高花燈、土家擺手舞等非遺文化。
-
弘揚民族文化,傳承文化經典
9月萬柏林區科技實驗小學「戲曲進校園」主題演出活動為了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對學生進行愛我中國戲曲美好品德的培養,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學校在開學典禮暨教師節表彰大會後,開展進行了「戲曲進校園」主題演出活動。
-
非遺婺劇進校園 文化浸潤開滿員
素有「婺劇搖籃」之稱的金華藝術學校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婺劇)傳承教學基地、浙江省示範實訓基地、浙江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第二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學校、全國首批「陶行知非遺教育實驗學校」。
-
東莞非遺在校園傳習基地⑥石龍鎮實驗幼兒園:用創意培養新式非遺傳人
東莞非遺在校園實踐中,石龍鎮實驗幼兒園提供了一種推廣性、操作性、使用較強的模式。該園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本土非遺資源與幼兒教育特點相結合,圍繞新昌鼓製作技藝、醒獅頭製作技藝、木屐製作技藝、燈籠仔製作技藝等本土非遺項目,開展相對應主題課程並編印《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園本課程》。
-
浙江諸暨:傳承弘揚非遺文化
浙江省諸暨市暨陽街道浣紗小學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施傳說」的教學性傳承基地。近年來,浣紗小學開設《走近西施》《青青薴麻》等非遺文化校本課程,建設「西施傳說」教育實踐基地,並每年舉辦「西施文化節」,通過系列傳承與創新教學活動弘揚非遺文化。 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12月22日,浣紗小學五年級學生在學做薴麻手工。
-
民族非遺文化進校園,盛大彝族歌舞《確比舞》成小學歡快課間操
民族歌舞進校園,創建麒麟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雲南曲靖市麒麟區建寧街道麻黃小學玩出新高度,將盛大的彝族歌舞《確比舞》搬進校園,演繹傳承民族非遺文化,讓全校300餘名師生在歡樂的大課間盡情舞動,歡快律動的彝族歌舞備受大家喜歡,成為校園中動態十足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