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美國駐華大使館網站發布「暫停中國某些非移民學生和研究人員入境」的通知,轉述美國總統川普5月29日發布的公告,禁止或限制持F類和J類籤證赴美學習或研究、「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學生或研究人員入境。該公告於美國東部夏令時間6月1日下午12時生效。
這一禁令將影響多少中國學生?美國高等院校如何看待這一禁令?美國頻頻收緊針對中國學生的籤證政策,是否正在將兩國教育交流問題政治化?央視新聞專訪美國教育委員會副主席布拉德·法恩斯沃斯,就其中變數作出解讀。
本文圖均為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
美國教育委員會是代表美國認可的所有類型的學位授予機構的主要高等教育協會,是全美高校的主要協調機構,其成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在內的1700多所美國高校和相關協會。
白宮的「學生籤證禁令」影響到哪些中國留學生?
法恩斯沃斯:對於這項新的行政命令,我們還有很多不了解之處。例如,這項新規是否會影響已經在美國的中國學生,這項新規涉及哪些中國院校。我認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確切的規定會保密。
過去幾周內,我們從多個渠道了解到,受影響的中國學生人數在3000至5000人之間。我與政府內外部人士進行過幾次談話,我認為這個人數預估是合理的。但我們不知道這一數字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因為我們還不知道新規的細節。
另外,「驅逐」已在美國的中國學生是非常困難的。美國法律保護美國籤證持有者的權利,包括學生籤證持有者,「驅逐」中國學生需要走艱難和昂貴的法律程序。這種可能性不大,但並非不可能。我認為這一行政命令主要針對新入學的學生。如果中國學生在籤證申請材料上造假或抵達美國後觸犯美國法律,則有可能遭到「驅逐」。
較為明確的是,這一行政命令只針對研究生和訪問學者。
我非常高興看到中國學生來美學習,但中國學生也有選擇權,如果他們對赴美學習有疑慮,也會考慮其他國家作為備選。
美國高校如何看待這一行政命令?
法恩斯沃斯:美國教育委員會的成員院校非常關心這一政策。中國學生赴美學習給美國帶來巨大好處,很多人關注的是我們成員院校的經濟利益,例如中國學生支付的學費,但我認為跨文化交流的益處更為重要。
對於許多沒有走出校園、以及大多數沒有機會出國學習的美國學生來說,結識外國公民的唯一機會就是在課堂上,不論是結識來自另一個國家的老師還是同學。這是美國擁有國際學生的最大好處之一。
專家:為中美教育交流被政治化感到傷心
法恩斯沃斯:我一直研究中國,第一次去中國還是上世紀80年代初。我很遺憾地看到美中關係惡化,目前可能正處於一個低點。這讓我很傷心。美國收緊籤證政策是美中關係更大程度惡化的一部分。
我希望看到更多的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這對繼續保持兩國之間的密切關係是絕對有必要的。我認為,中國學生無論是留在美國工作,還是回國工作,他們都在為美中關係發展作出貢獻。
近日,我得出結論,3000到5000名中國學生將受影響的估計是較為準確的,這讓我非常難過。與在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總數相比,這是一個相當小的數字。我希望想到美國學習的中國學生能夠繼續考慮這一想法,我們仍然可以把美國視為一個有吸引力的學習目的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高校能否順利開學?
法恩斯沃斯:據我了解,美國許多學校正在努力確保校園安全,並非常歡迎所有學生回歸校園,包括國際學生在內。我們大多數成員院校在考慮開放校園,期望回到接近正常的狀態,一些院校會進行網絡授課,還有一些院校計劃採取課堂教學和在線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模式。
目前,中國學生赴美面臨幾個實際障礙。首先,美國的旅行禁令幾乎適用於整個歐洲和中國,中國學生要順利來美,除非旅行禁令解除。
其次,如果新生要赴美學習,必須在位於中國的美國使領館申請籤證。根據美國法律,學生必須親自申請籤證,參與面籤。目前這些使領館都已關閉,也未允許學生通過電話或視頻面試。我們已要求美國國務院考慮這類籤證面試形式。
根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通知,受疫情防控影響,留學人員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獲得學位學歷認證結果的因素。
因此,如果中國學生出於一些因素考慮,決定在秋季學期時留在中國,他們可以通過網上學習並獲得中國教育部認證的美國大學學歷。這也是一種學習方案。美國教育委員會已將相關通知發送給其成員院校。我認為,最佳方案仍是來到美國在校學習。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4月3日通知
美國疫情期間,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給了我們很多支持和幫助,在此特別表示感謝。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也為美國大學捐贈了個人防護用品,讓我們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