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新工藝 木質素變廢為寶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本報訊(記者張國  通訊員靳瑩)我國製漿造紙工業每年要從植物中分離出1000萬噸左右的木質素副產品,其中超過95%以「黑液」形式直接排入江河或濃縮後燒掉。最近,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李永丹帶領團隊設計了「木質素一步法高效催化轉化工藝」,突破性地將鹼木質素完全轉化成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做到將「用之困難,棄之汙染」的木質素變廢為寶。

    目前,該工藝在實驗室已經全面實現,進入到了中試和成果轉化階段。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頂級綜合類化學刊物《德國應用化學》上,同時申請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內專利4項。

    木質素是一種由苯丙烷結構聚合成的三維大分子複合材料,通過醚鍵和碳碳鍵連接而成的長鏈芳香族化合物。它是唯一可以提供芳香環單體的可再生原料。這些芳香烴單體可用於製造從塑料汽水瓶到農藥、藥物等不同物品。目前,芳香烴幾乎完全來自石油。現有的木質素催化煉製過程多是把木質素氣化,通過費託、甲醇等合成工藝合成液體產物,能耗高、效率低,且產生焦油等廢料,李永丹團隊則利用「一步法高效催化轉化工藝」變廢為寶,把木質素穩定的長鏈「打斷」,分解成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

    「我們以鹼木質素為原料,採用鉬基金屬納米催化劑,在超臨界乙醇中,一步反應將木質素解聚為高附加值的有機小分子化合物。之後採用閃蒸技術將反應後的乙醇溶劑迅速分離,將液體產物通過連續精餾實現精製與分離。」李永丹說。

    該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採用納米結構的α碳化鉬基催化劑,這是一種價格便宜的催化劑,卻在解聚木質素過程中,除了產生芳香烴,還產生長鏈醇類、脂類這些本身製備困難、價格頗高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謂「一舉多得」。研究人員同時利用納米催化材料與超臨界流體的協同促進原理,不需要酸性環境,只需超臨界乙醇溶劑就能 「一步反應」將木質素解聚,進一步簡化了製備的條件和步驟。

    「目前,國際上報導的木質素催化反應體系較少,且產物收率低,副產固體結焦」,李永丹說,」我們的方法簡便又經濟」。

    據介紹,山東某紙業公司採用這種工藝後,每噸1200元的木質素經過催化轉化,總產值可高達每噸51400元。

相關焦點

  • 白腐菌可高效降解木質素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能源組的研究人員發現,高等真菌(主要是白色腐朽類)可在水解木材預處理過程中高效降解木質素,並對其工藝的技術整合、工程放大進行了論述和設計
  • 寧波材料所【綜述】木質素聚氨酯的研究進展與展望
    目前生物基聚氨酯製備大多都是針對多元醇的生物質替代,報導較多的是植物油和木質素。木質素作為儲量豐富的天然有機碳資源,當前利用效率極低,大多被作為燃料而浪費。與植物油相比,在合成聚氨酯方面木質素不存在「與人爭糧」問題並且相關產品性能優越。因此,木質素在聚氨酯材料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前景。
  • 木質素專家詳細背景解讀
    召開,本次木質素專場研討會很榮幸邀請到木質素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來為我們分享亮點,關於每一位專家的詳細背景,小編接下來做一一介紹。 主要研究方向有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能研究;基於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先進材料製備與應用研究;基於植物中草藥的新產品研製和性能研究。
  • 木質素的「自我介紹」
    「我」的名字叫木質素,廣泛存在於木本植物、草本植物以及所有的維管植物等木質化植物的細胞中,起到強化植物組織的作用。 「我」的「植物骨架」 在自然界中,「我」總是與纖維素、半纖維素共存,合力構築植物骨架。
  • 紙漿製造新工藝介紹
    傳統製漿企業主要的製漿工藝為化學法或化學機械法,這兩種方法對於環境汙染較為嚴重,已無法滿足我國日益嚴格的環境保護要求。目前,新生出兩種製漿工藝可以取代傳統的製漿工藝,一種是生物製漿法,另一種是超聲波製漿法。
  • 這項技術變廢為寶,不僅省時省力,還省錢!
    利用鎬式深松機,將土壤深松35cm以上,打破原犁底層,不產生新的犁底層,深松、碎土、整平一次完成。4.灌水悶棚旋耕後的土地灌足水分,經過20多天左右的高溫悶棚,蔬菜秸稈、肥料腐熟得更安全、更迅速、更徹底,土壤有機質含量大大增加。辣椒秸稈,七大好處顛覆你想像1 辣椒秸稈堆肥。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為了誘導組織粘附性能,將木質素添加到基於PAA的水凝膠中(圖2A,條目4和5),但這也未能促進組織粘附(圖2B,iv-vi和S3A)。令人著迷的是,即使經過24小時,EPR光譜也證實了木質素1.25AgNPs-PAA樣品化學過程在水凝膠中仍然活躍,證明了再生銀中存在持久的自由基,並且木質素通過可逆的氧化還原-穩定化兒茶酚反應(圖2D)。圖2.優化多功能水凝膠的優化研究。
  • 想要得到清潔的燃料乙醇,木質素是繞不過去的「攔路虎」!
    木質纖維(圖片來源:百度圖片)木質纖維生物質是自然界中最為豐富的生物質資源,能量來自於太陽,由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貯存於植物細胞壁,主要有機成分為纖維素(含量40%~50%)、半纖維素(含量25%~35%)和木質素
  • 藥渣也能「變廢為寶」?發酵罐功不可沒
    發酵罐設備功不可沒    在中藥渣「變廢為寶」的過程中,離不開操作的設備,發酵罐是起主要作用的設備,其發酵工藝也有所講究。    專家介紹,發酵罐的主體一般為用不鏽鋼板製成的主式圓筒,在設計和加工中應注意結構嚴密,合理。
  • 變廢為寶丨北京城建實現「建築垃圾」到「再生產品」的完美轉變
    不斷踐行低碳城市建設理念,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優質的資產,讓資源涅槃重生,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的完美轉變。綠色發展近年來,垃圾分類,已成為熱門話題。當前垃圾分類制度已逐步在各大城市推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自2019年開始,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社會新時尚。然而,生活垃圾已得到有效處理,建築垃圾又該何去何從?
  • 造紙廠汙水處理工藝
    在低分子中;3.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主要來自纖維原料中的木質素和大分子碳水化合物4.有毒物質黑液中的松香酸和不飽和脂肪酸。5.鹼性製漿廢水的ph值為9-10,酸性製漿廢水的ph值為1.2-2.0;6.色度製漿汙水中含有的殘餘木質素是高度有色的。二、工藝的選擇工藝方案的選擇對汙水處理設施的建設、保證處理設施的處理效果和降低運行成本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變廢為寶」引領萌娃新風尚
    渭南日報 記者 周鈺捷 呂潔每年的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日」 ,10月30日,臨渭區某幼兒園開展「勤儉節約,變廢為寶」主題教育活動。隨後,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端坐在小課桌前,用各式各樣的物品進行變廢為寶。廢舊的瓶蓋做成手工畫,易拉罐做成小燈籠,把洗衣液瓶裝飾成漂亮的花瓶等等,通過廢舊物品的再利用,激發孩子對身邊事物的探究興趣,讓孩子從中體驗到變廢為寶的樂趣。
  • 變廢為寶:收了稻穀後,稻草可以用來做什麼?
    但是秸稈腐熟的農家肥對於提高土壤的通透性是比較不錯的,因為水稻秸稈中含量最高的就是纖維素和木質素,這兩種有機物腐爛是不會太完全的。第二,做房頂。還有在很早的時候,農村有些房子就用稻草蓋在屋頂上,再鋪層塑料皮,上面用重一點的東西壓住,就可以給人居住了。
  • 今晚報:【天大故事】從天大調出的院系
    之所以特殊,是因為他們想從天大校史中了解本校的建校情況,並將這次走訪定義為「尋根」之旅。這兩所高校與天大有何關係?為何來此「尋根」?這得從1952年前後的全國院系調整說起。  新中國成立後,為適應國家建設需求,高等教育開始結構性調整,北洋大學成為試點單位。航空系成為最早調出的院系。1951年,航空系調入清華大學,後調入北京航空學院。
  • 黑科技助力環保:甘蔗渣變廢為寶,蠶絲做成骨釘
    用甘蔗渣製備石墨烯、研發的導電蠶絲能製作智能服飾、用蠶絲製作的醫用骨釘可降解避免二次手術、國際上率先引用氣凝膠工藝製作MBBR生物膜載體……這些黑科技全部誕生在廣州環保新材料企業中良環保,近年來投入6億多元用於新材料、生物技術、納米技術等多個方面的自主研發創新,短短三年獲得科研專利近千項
  • 心靈手巧,變廢為寶,「西河造」厲害了!
    01 最佳創意獎 中國航天 作品設計理念 圍繞「環保、創新」的設計理念,使用廢棄易拉罐進行改造,將廢棄物品通過手工製作變廢為寶,製作火箭模型,不僅具有較好的觀賞性,也向更多的人傳遞環保健康生活的理念。
  • 郴州鍚濤環保:「變廢為寶」冠全球
    10年專吃工業垃圾,郴州鍚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堅持走固廢處置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路徑,成為含砷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全國龍頭企業—— 「變廢為寶」冠全球 在擁有成熟的制酸技術的前提下,公司加強自主攻關,「含砷硫鐵廢渣高溫弱氧磁化焙燒法高效分離與綜合利用新技術」研發成功並申報專利,實現了含砷礦山尾砂、冶煉含砷廢渣處置的重大突破,砷、硫、鐵一步回收。從這年起,郴州的含砷固廢開始進入鍚濤環保的大熔爐。 「雖然取得了技術突破,當時由於砷等產品的價格不高,公司只取得了環保和社會效益。」
  • 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橙子生態苗圃亮相橫琴
    原標題: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橙子生態苗圃亮相橫琴   穗冠、千日紅、皇帝菊、簕
  • 玻璃瓶成了「螢火蟲」 嘉定真新街道探索垃圾「變廢為寶」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範潔 通訊員 陳玉婷)通過創意巧思、手繪塗鴉,一隻只廢棄的玻璃瓶,變成了夏夜中閃著微光的「螢火蟲」……嘉定真新街道梅川社區創新探索,將生活垃圾「變廢為寶」。圖說:一個個玻璃瓶在夜色中成了夏日的「螢火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