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簡單的工具或者理論,越是有無窮大的力量。
當年戴明博士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講質量改善循環「PDCA」時,據說在臺下聽講的有些所謂的專家,竟然笑得掉到桌子底下去了。
認為戴明博士講的「PDCA」太簡單了!
結果是,事實證明,越是簡單的理論,越是有生命力。
試想,那些非常複雜的管理工具,有幾個是在企業裡邊運轉呢?
說一句不客氣的絕對的話:一個都沒有!
反而,「PDCA」卻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在企業裡得到了反覆的應用。
那麼,什麼是PDCA循環呢?
簡潔明了的定義:
P:計劃----凡是做好計劃,預則立,不預則廢;
D:做----很多人往往有很詳細的計劃,但是就是走不出第一步。所謂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說的就是這種人。所以,第一步很重要;
C:檢查----在做的過程中,反覆確認關鍵環節,及時發現問題和偏差。把問題暴露在過程上,不能等最終結果出來時才去檢查,那時為時已晚;
A:解決處理----發現問題,及時出臺解決措施,及時糾偏,讓工作按照計劃的路徑發展。
以上是一個循環的簡單說明,其實在實際的運用中,PDCA中的每一個環節內部,都有可能形成一個小的PDCA循環。然後不斷地通過PDCA循環,讓工作最終實現想要的目標。
你學會了嗎?
歡迎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