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間避開陋習誤區,科學的坐月子才是上上選。
執筆:張大貓
編輯:張大貓
定稿:歐陽比文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孕媽對於坐月子這件事也分外上心了,條件允許的家庭都會準備出一部分資金用來產後住月子中心或者請月嫂。
但事實上,月子中心的價格可能就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尤其是再碰上不靠譜的,一旦跑路了維權也是個麻煩事。
前陣子河南鄭州就發生過這麼一件事,一家月子中心,藉由疫情的幌子,卷錢跑路了,結果就是300名挺著大肚子的孕媽和一些尚在哺乳期寶媽天天維權,你說得多難受。
不光是月子中心,月嫂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月平均工資高達9369元,這個價格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支付得起的,何況品質還不一定能得到保證,月嫂坑人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之所以很多家庭會選擇月子中心或者是月嫂,無外乎是自己對坐月子不了解,或者擔心老人們的坐月子陋習會影響自己和娃娃。
其實只要避開一些坐月子的誤區,找到正確坐月子的方式,在家一樣清爽的坐月子。
這些傳統坐月子誤區,你中了幾個?
1)坐月子不能洗澡?
這恐怕是坐月子的頭號難題,很多人都是非常在意兩點,坐月子到底能不能洗頭,能不能洗澡?答案是當然可以,不僅能洗頭,還能洗澡。但要注意儘量選擇淋浴,尤其是剖宮產孕媽。
坐月子期間寶媽會出很多汗,被稱為「褥汗」,這是為了把孕期增加的血容量排乾淨,因此孕期個人衛生很重要。
2)坐月子不能見風?
除了洗澡,「捂月子」也是很多寶媽頭疼的問題,尤其在炎熱的夏季坐月子,「捂月子」可能會要人命。之前有過多次新聞報導,產婦因為捂月子導致中暑甚至死亡的消息。
所以,千萬別再捂月子了,該通風還是要通風的,即便是剛生產完畢的寶媽,也沒啥不同的,風扇和空調都可以使用,只要注意溫度在26-27℃,且不對寶媽直吹即可。
3)坐月子不讓下床?
產後確實會讓人感到虛弱,需要休息,當這不意味著坐月子就不能活動適當的活動的也是很有必要的。但要注意時間點。
一般來說,順產產後12小時就可以適當下床活動了,剖宮產則最好在24小時之後再下床走動,尤其是剖後4小時內不要下床互動,避免傷口出現意外。
之後每天都應該適當的活動,防止下肢出現血栓的情況。當然,活動時最好身邊有人陪同,避免出現意外。
如何科學正確的坐月子?
盤點了坐月子的誤區,我們自然要接著說說怎樣才是坐月子的正確姿勢。
1)注意充分休息
十月懷胎雖然過去了,但是坐月子也並不輕鬆,還得哺乳孩子,因此好好休息變得非常重要,一定要確保睡眠的充足,能請月嫂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就讓家長多幫忙照顧孩子。
孕媽只有睡眠充足了才能更有精氣神的帶娃,哺育孩子。
2)注意調節情緒
除了睡眠,調節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產後情緒出現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導致心理疾病,這並非說說而已,因此注意調解情緒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長人們一定要注意觀察孕媽的情況,照顧情緒以及注意心理變化,多多給予關懷、安慰和照顧。
3)確保營養飲食
產後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寶媽應該多吃一些滋養氣血、補充營養的食物,比如蓮子、紅棗、枸杞子等。
還要多吃蔬菜和補充蛋白的食物,但這不意味著寶媽就可以為了補充營養大吃特吃。營養過剩反而會影響健康,也影響哺乳。
即便是為了下奶,也不應該吃太多油膩的食物,這對胎兒和寶媽自己的健康都沒好處。
4)確保適量運動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量的運動也是非常有必要,不僅可以調解情緒,也有助於產後恢復,甚至是催乳。
但要注意活動的強度和時長要把握好,不要太激進。畢竟這時候休息還是主要的。
錦鯉媽咪有話說
老祖宗留下來的坐月子習俗確實對於產婦的身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其中很多陋習我們也應該摒棄,科學健康的坐月子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