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被視為研學旅行的「爆發年」,隨著中小學生研學由選修課變為必修課,其作為中小學生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及各省市有關部門的利好政策推動下,呈現了「井噴式」的高潮,熱度居高不下。
按照教育部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試點工作的部署,2012年,西安市成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一大批與研學相關的政策、規範相繼出臺。
西安研學市場火爆
關於研學旅行的實施規範發布日漸密集。政策利好,加之市場巨大,這塊美味「蛋糕」吸引了本地眾多商家,很多旅行社也「應景」地推出以「遊學」為主打的旅遊產品和服務。網際網路上隨手一搜,什麼主題、類型的應有盡有,研學市場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試想一下,西安113萬中小學生(除去學前教育的孩子)即使只有45%參與率,也有近51萬人次客群需求,且每個學年至少要有兩次研學旅行,可見研學市場真的是商家眼中一塊美味的「蛋糕」,且增長空間極大。
(數據來源:巷議數據《2018西安市研學旅行市場分析》)
據華商輿情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季度,涉及「西安+(研學遊|遊學)」的內容有2683條,其中微信(1008條)+客戶端(685條)兩大維度佔比約62%,成為自媒體宣傳推廣「研學遊」文案、線路的主流傳播渠道。
1月22日-23日期間(期末考試剛結束),是境外「研學|遊學」遊寒假出遊高峰期,次高峰出現在2月1日前後,剛好是農曆新年前夕。網友主流觀點「春節出遊的遊客中,假期遊學更受年輕家庭的青睞」、「西安成功研發唐詩文化創意研學遊,獲市場廣泛讚譽」。
進入4月,也迎來了傳統意義上西安市中小學生研學遊高峰期,近期各個學校都在進行各類主題類型的研學遊,朋友圈中家長們曬出的研學基地,也從去年主打的以「休閒遊玩」為主的「白鹿園影視城」、「鹹陽張裕瑞那酒堡」——轉向近期以「科技」主題類型為主的研學遊,比如:楊凌機器人基地,閻良試飛院等,研學時間普遍都是以「一日遊」為主打。
從上圖可以看出,2019年1-4月,涉及#西安研學|西安遊學#敏感話題共計933篇,佔比34.77%,從3月下旬起輿情呈W型「波浪」傳播趨勢,整個事件的高點是4月18日,數據顯示「西安一小學「天價」遊學遭質疑 校方:誤把2人價寫成1人」是造成本次輿情波峰的主因。
所有轉發中,客戶端類型的數據較為突出,網易客戶端、東方頭條可重點關注,約1374條網友留言。
網友主流觀點
市場火爆,背後卻亂象叢生
西安研學市場,無疑是一塊美味的「蛋糕」。
然而,每一個現象級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出現後,都有一大波跟風者、利益覬覦者蠢蠢欲動。一方面緣於自上而下的政策驅動,另一方面則與旅遊行業的激烈競爭有關。這兩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旅遊網站關於「遊學」特別是「境外遊學」更是加大了宣傳力度,研學旅行市場熱度逐漸升溫,繁雜的遊學產品,服務流程和標準尚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家長的視聽。
當教育性主導的研學旅行和商業性目的的遊學碰撞時,其吸引力自然比不上名目繁多的商業性遊學。在研學市場爆發「表象」下,難免會亂象頻現!
『回顧:西安近期的「研學旅遊」事件↓↓↓』
①
2019.3.16 西安經新小學學生家長@一個村莊的記憶 吐槽:每個學期經新小學全校師生都會有180元不等的活動,每個班級平均35人,三年級7個班、二年級8個班,180元這比個體票都貴的團體票,還不給學生提供午餐。
家長提供的學校活動通知如下:
按照家長所述,西安經新小學每個班級平均35人,三年級7個班(二年級8個班),每個學期收取180元計算:35x7x180x2X6=529200元,學校每年要多收取最少52萬元的「活動費」。
2019.3.27 未央區方新小學一家長吐槽:學校組織學生進行到樓觀臺進行研學旅行活動,每個學生收取150元費用。家長懷疑其中有貓膩……
從學校提供的價格明細單可見:
這150元的研學旅行費用,實際上包括:景區門票費、車費、保險費、拓片造紙體驗費等共6項。
而後,這位家長又請業內人士算了一筆帳,結果很驚人!一次研學活動利潤近8萬?!
這位家長對西安方新小學關於研學旅行的回應提出了6個疑點:
同類型活動市場參考價90-130元不等,針對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群體,實行門票優惠或減免政策,優惠幅度原則要達到30%~50%且不超過50%,園區1.2米以下免門票,按2018年6月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陝西省文物局三部門通知,樓觀臺並未在首批陝西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中……
2019.4.9 曲江一小組織一年級學生去曲江海洋極地公園參加研學活動,此次活動每位學生家長繳納135元費用,隨後卻被曝出接待方海洋公園只收了40元/人,家長質疑:中間的95元差價哪去了?
公布的價格信息中包含:導服費(10元/人)、講解費(10元/人)、門票(50元/人)、活動手冊(10元/人)、保險費(10元/人)、活動物料費(15元/人)、安全保障費(30元/人),共135元。
宣傳單上有一項「日本動漫文化親子團」7天的報價達到了每人33600元,而有家長計算並去其他旅行社了解,同線路團的報價也就在1萬元左右。
短短兩個月,西安就發生多起與研學相關的投訴。
無獨有偶,這兩天,渭南市也發生一起班主任在家長群裡怒懟家長的,起因也是研學遊。
不得不說研學旅行紅利著實誘人,說好的「自願」呢?
「研學熱潮」下的疑慮與反思
研學旅行原本是由旅遊部門、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以旅行為載體,以研學為目的。是「旅遊+」概念下的新模式,也是素質教育的新方式。
古語: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可見古人就認識到修學旅行的意義。而今,同樣是寓學於旅,把課堂搬出學校。「世界這麼大,我想去走走」在戶外旅行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的體驗。
老師說:
學生說:
恕家長直言:
到底家長為什麼反感研學遊呢?
研學旅行不是營銷生意,更重要的是口碑和品牌。
如今的研學遊市場魚龍混雜,一些研學旅行產品教育功能不足,質量良莠不齊,「遊」大於「學」的現象比比皆是。還有一些機構掛著研學的名號,收著天價的費用,卻只是到各種名校走馬觀花,漂洋過海的「研」個過場... ...種種名不符實,真假難辨,標準難立,讓研學遊變成了「春秋遊」,也變成了各個學校默認的教師福利遊。
家長理解上存誤區 研學遊學校該咋辦?
宣傳方面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家長對研學旅遊課程的理解和支持度,讓學校把社會實踐課程開展得更加豐富多彩。數據顯示,我國遊學行業的滲透率僅為5.5%,與遊學行業較為成熟的國家比,滲透率提升空間巨大;
研學實踐定位
把握好原則,校方遊學實踐目標精準,目的簡單純粹,研學基地主題設置、類型定位明確。比如:愛國主義教育、人文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技信息教育、國情教育等等。
研學費用
公益類型研學遊,費用方面最好多方分擔,有企業贊助更好。其實只要價格適中,能寓教娛樂,家長們還是喜聞樂見研學遊的。
這篇以點帶面,只說存在的現象。
旨在希望通過我們的表達,讓孩子們在研學旅行過程中能夠學習到真東西,有所獲得。而希望從事研學旅行行業的業者們,對此問題,不僅要以商業的態度來面對研學,而是都從教育樹人的角度,來對待這件培育下一代重要的活動。
更多內容閱覽或業務諮詢,歡迎添加「巷議君」個人微信
來源:華商輿情
編輯:陳華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