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八卦。
4月28日李佳琦和楊冪的直播引爆了微博熱搜和熱門話題頭條。事件本身很簡單,李佳琦在直播的時候大庭廣眾之下說了個黃段子,楊冪的得體反應化解了尷尬,轉移了注意力,引發眾賞。
#楊冪情商#這個話題產生了6.5萬討論和6.2億閱讀,相關話題#情商高的人是什麼樣#也有1.9萬討論和1.1億閱讀。
這個事件之所以有如此大量圍觀,除了主人公的頂流熱度,還有「情商」這個經久不衰的熱點詞。
如今,情商高已成為成功的代名詞。你所認識的高情商之人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情商是懂得尊重別人,體恤別人;也有人說,情商是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還有人說,情商是內心情緒流動很順暢,能夠承受敵意或衝擊,且不報復對方。
這些回答或多或少說明了情商的一部分定義,但並非全部。
從個人成長角度看,我們幾乎不知道怎麼向這些高情商的人學習。因為太少人真正了解情商的涵義。提升情商的練習方法,一直不得要領。
認識情商
說起情商,不得不提到被學術界譽為 「情商之父」的丹尼爾·戈爾曼。
戈爾曼,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研究員,曾四度榮獲美國心理協會(APA)最高榮譽獎項,20世紀80年代即獲得心理學終生成就獎,並曾兩次獲得普立茲獎提名。
迄今為止,戈爾曼出版了近十本以情商為主題的書。2019年,他的新書《新情商》再度掀起風潮。
但令人費解的是,這本書中幾乎都是關於正念冥想的科學研究,這會與情商有何關係?
先來認識下情商的概念。
「情商(EQ)全稱是情緒智力,學術上來說,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戈爾曼在書中論述,情緒智力由五個支柱組成,包括自我覺知、自我調節、自我激勵、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前三個支柱與我們自身相關,也就是自我意識、覺察的能力、自我控制衝動和情緒的能力以及自我激勵,克服阻礙和失望,堅持不懈的能力。
後兩個支柱是從別人角度觀察事物、體會感受、甚至控制他人情緒來獲得好的效果的能力。而楊冪讓大家看到的是情商的一個維度:社交技能。
正如大腦智力有不同的結構優勢一樣,情緒智力也是,有的人自我覺察能力高,但是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稍顯不足。也有的人,人際交往能力強,但調節情緒的能力差,容易衝動易怒,更甚者淪為情緒的奴隸。
情商與注意力
戈爾曼認為,情商本質上,是控制注意力的能力。
所謂高情商的人,往往很擅長轉移注意力。當感到憤怒時,他們會從意識中分離出一個旁觀者,看到被情緒所劫持的自己,意識到此是第一步,然後,適當轉移注意力,理智和冷靜後再處理問題。
說來簡單,實非如此。
科學表明,注意力並不指一種能力,而是許多能力。
比如選擇性注意力,即關注某一點而忽略其他事物的能力。這在網際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尤顯艱難。警覺性注意力,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能力,分配性注意力、目標聚焦力和元意識等。
教育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自願將散漫的注意力一次一次帶回來的能力,正是判斷力、人格與意志力的根源」。
情商與正念
回到《新情商》。書中,丹尼爾·戈爾曼和理察·戴維森,兩位《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公布了他們的多年研究成果:有效的思維方法可以改變大腦,重塑性格,它對於人類的意義遠超我們的想像。
而這種思維方法就是正念冥想,它對情商培養的成效非常顯著。
書中有大量研究結果證實這一點,且不同類型的正念冥想提升了不同方面的注意力。
比如7分鐘的慈愛冥想訓練,能暫時改善人的心情並增強其社會聯繫感;正念減壓療法提高了選擇性注意力;長期進行慈愛冥想或同情心冥想練習,能夠使我們對別人的痛苦產生更多的共鳴,從而讓我們的關心能夠真正幫助到他們。
可以說,每個人的情商都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不是情商低下的人才要學習情商提高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