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竹:RCEP對東亞地區的三大作用

2020-12-08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19日電 題:《周晉竹:RCEP對東亞地區的三大作用》

作者 周晉竹(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

2020年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RCEP)結束了長達八年的談判,正式籤署協議。至此,涵蓋全球29.7%的人口、28.9%的GDP、世界上最大的區域貿易安排啟航。

一、東亞地區終於具備了可以抗衡北美和歐盟的制度性安排

以全球價值鏈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國際生產分工體系下,全球形成了三大主要的區域性生產網絡:一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美生產網絡,二是以德法為首的歐洲生產網絡,三是以中日韓為首的東亞生產網絡。一直以來,北美生產網絡的統籌安排過去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現在有《美墨加協定》(USMCA);歐洲有區域一體化程度更深的歐盟;而東亞則是長期處於僅有成熟的、深度交融的生產網絡,卻無緊密的一體化制度性安排的失衡狀態,無論是從貿易往來的制度性成本還是國際貿易規則的話語權角度,東亞都無法和北美、歐洲抗衡。

RCEP的正式籤署,結束了東亞地區「活躍的區域內貿易」與「制度安排長期空白」的失衡狀態。東亞地區此前就有過各種區域貿易安排的制度設想,其中以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和RCEP最為切實。從RCEP開始談判的2013年起,關於TPP與RCEP孰優孰劣的爭論就未停止過。一邊是代表著亞太軌道的TPP,以「高質量、嚴要求、寬覆蓋」為特點,寄希望於顛覆以往的國際貿易規則,防止發達經濟體投資外流,要創建「21世紀新型的貿易規則」,規範新興經濟體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另一邊是代表著東亞軌道的RCEP,旨在建立「現代、全面、高質量、互惠」的國際經貿新標準,並考慮參加國的特殊情況,以「同時推進」為原則,對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給予特殊的、差別化的安排,同時強調技術支持與能力建設的重要性。結果顯而易見,美國退出TPP,替代方案是在日本的推動下建立了CPTPP;RCEP則在傳統貿易規則的基礎上,達成了更為全面、更高質量的協議。未來RCEP正式實施後將降低貿易、投資壁壘,以及成員間經貿往來的制度性成本,有助於形成東亞地區的經貿合力。

二、RCEP為建立統一大市場提供制度性保障

RCEP的建立同時具備生產基礎和市場基礎。現有的15個RCEP成員之間經貿投資往來頻繁,尤其是中國、日本、韓國、東協共同處於東亞生產網絡當中,生產協作緊密;15個成員經濟發展水平多元,經濟結構互補,既有澳大利亞、紐西蘭這種資源型發達國家,又有日本這種世界領先的工業大國,也有緬甸、越南這種適宜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國家,還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多元化的成員結構意味著區域內資源要素、資本要素、技術要素、勞動力要素齊全,RCEP的抗風險能力與穩定性會更好。

RCEP的制度性基礎也較為紮實。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五個成員均與東協(ASEAN)籤有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形成了以東協為中心的「輪輻」效應。RCEP的籤訂,等於是在已經實施多年的多個FTA基礎上,在中日和日韓之間建立了新的自貿夥伴關係,進一步打通了15個成員之間的貿易投資壁壘,形成了統一的區域性大市場,而且是由22.7億人口、26萬億美元GDP、5.2萬億美元出口總額組建的超大規模一體化市場。這將對中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成最有力的推動作用,同時,中國日益成長的國內市場,也將為區域內其他成員帶來更大的市場機遇。

三、RCEP為區域內供應鏈優化布局打下基礎

RCEP最大的優勢之一,是整合了區域內貿易投資規則,有效地降低了因過多的原產地規則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義大利麵碗」效應。RCEP採用區域累積的原產地規則,即產品原產地價值成分可在15個成員國構成的區域內進行累積,來自RCEP任何一方的價值成分都會被考慮在內,充分享受RCEP優惠稅率,提高協定利用率。

RCEP在服務貿易和投資方面的約束水平都非常高。15個成員在RCEP所做出的服務貿易承諾均高於原有的「10+1」自貿協定水平。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印尼等7個成員採用負面清單方式承諾,中國等其餘8個成員採用正面清單承諾,並將於協定生效後6年內轉化為負面清單。在RCEP中,中國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承諾開放的服務部門數量在入世承諾約100個部門的基礎上,新增了研發、管理諮詢、製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22個部門,並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築、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平。15個成員均採用負面清單的方式對製造業、農業、林業、漁業、採礦業5個非服務業領域投資作出較高水平開放承諾,大大提高了各方政策透明度。

RCEP將深化區域產業鏈協作,優化域內價值鏈布局,加強區域整體的談判要價水平。RCEP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方面所做出的高水平承諾,使區域內跨國公司有更大的空間根據生產要素稟賦進行產業布局,降低最終產品的生產成本,將極大地促進區域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和發展。RCEP的建立意味著任何一家區域外企業,只要進入了15個成員中的任何一方,都將在這個大市場內暢通無阻,獲得成倍增長的市場和空間。RCEP的建立直接提升了區域內的投資魅力,有助於強化整個區域的談判能力及對資金的吸引力。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生產的被迫中斷使大家對全球價值鏈的安全性產生了懷疑,人們對國際生產分工體系的要求由過去的「效率優先」,轉向了「安全保障下滿足效率」,在這種考量下,供應鏈結構出現了本地化、近岸化的重構趨勢。RCEP的籤署恰逢其時。在東亞地區構建統一的制度性經貿安排,不僅提振商業信心,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維持區域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還展現了本區域對開放、包容、基於規則的多邊貿易體制的支持。RCEP還將對推動疫後復甦、維持區域和全球經濟發展穩定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經緯APP)

周晉竹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周晉竹:上半年外貿回暖迅速 全年預期較年初樂觀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20日電 題:《周晉竹:上半年外貿回暖迅速 全年預期較年初樂觀》作者 周晉竹(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員)外貿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外開放的直接體現。貿易方式結構持續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的方式意味著產品價值鏈條中有更多的環節是在國內完成的,對上下遊產業的帶動作用、對居民就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用都更好。上半年,一般貿易進出口佔貿易總額的比重為60.1%,比上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
  • 地區領導人共商東亞合作 三大焦點值得關注
    新華社河內11月12日電 (國際觀察)地區領導人共商東亞合作 三大焦點值得關注  新華社記者黃碩 蔣聲雄  第37屆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12日至15日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包括第23次中國-東協(10+1)領導人會議、第23次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第15
  • 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誰是亞洲經濟增長火車頭?
    而這三個國家分別代表著亞洲三大經濟區:東亞,南亞和東南亞,那麼三大經濟區中,誰的增長速度最快?誰才是亞洲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其次,三大經濟區經濟總量概況,東亞國家(中日韓加上蒙古國)2018年的GDP總量約為20.2萬億美元,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3.5%。相比2017年的18.5萬億美元,東亞地區的GDP絕對增量達1.7萬億美元。東南亞十國GDP總量2.97萬億美元,約佔全球總量的3.5%。
  • 危機幕後的東亞地區秩序分析
    第一類是西方陣營的核心——美國,冷戰期間徹底取代了歐洲強國在東亞的作用,通過軍事、經濟等各種方式深深地紮根於東亞。第二類是美國裙帶下的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或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引進歐美文明,戰後快速實現了經濟騰飛,而且,在此過程中,「日本政府和私人團體正在或多或少自覺地探索新的政策,以求促進亞洲的政治穩定並加強日本在亞洲的作用」。
  • RCEP:千年來中國主導的東亞貿易...
    此外,中國早已同東協十國和韓、澳、新等國分別籤署了自由貿易協定,RCEP的籤署帶來的增量作用有限。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相關團隊的模型研究,如果RCEP成員國之間關稅下降90%,中國福利將增加0.41%,實際工資提高0.43%。如果15個成員國之間實現零關稅,中國福利將增加0.82%,實際工資提高0.50%。
  • 新聞背景: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及RCEP談判關鍵節點
    成立於1967年的東協,是東亞地區最早著手進行一體化建設進程的次區域組織。  2003年10月,第9屆東協峰會通過《東協第二協約宣言》,宣布將於2020年建成以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為三大支柱的東協共同體。2007年1月,第12屆東協峰會決定,將東協共同體建設提前至2015年完成;同年通過了《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
  • 中國訪談|RCEP有利於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和東亞經濟一體化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打破了過去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當中一直中日韓各自和東協組建三個「10+1」,但是相互之間難以達成貿易安排(的局面)。所以,這個應該說是過去長期以來東亞經濟合作、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當中存在的一個制度性缺陷。這個制度性的缺陷背後反映的問題也是比較深刻的,一個可能是中日之間本身有一個主導權之爭,對東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因為我們知道,日本過去是東亞地區的第一經濟大國。
  • 韓國慶熙大學鄭璡永:東亞合作中韓應起紐帶作用
    環球在線消息:東亞合作論壇25日至2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東亞研究中心舉行,來自中日韓三國的七十餘位專家濟濟一堂,針對東亞地區局勢和面臨的問題各抒己見,氣氛十分熱烈。以下為專家發言。  主持人姜躍春:下面開始今天上午第二階段的議題,先由金炳局老師主持。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東亞合作論壇 研討川普當選後的美國與東亞
    國際關係學院院長陳嶽致歡迎辭,他表示,基於川普競選期間的言論和主張,美國未來外交政策上的不確定性及其對地區形勢可能產生的影響已經成為東亞區域內各國關注的焦點,此刻集聚各國的學者進行深入研討,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東亞人最勤勞,智商也很高,為什麼卻不是世界最富裕的地區?
    兩百多年前,德國生理學家弗雷德裡奇·布魯門巴赫教授根據世界人口的生物特徵,提出了「人種」的說法,在往後的數百年裡,人們通常(按膚色)將地球上的人類分為三大種,即:蒙古人種(黃)、歐洲人種(白)、尼格羅人種(黑)。
  • 觀宋填詞170|霧中花風前雪雨餘雲,周晉楊花詞兩用排比句
    前言周晉,字明叔,號嘯齋,其詳細的生卒年沒有記錄,大概生活在宋理宗時期。周晉祖上是山東濟南人,前人大概在靖康前後寓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周晉於紹定四年(1231)任富陽令。嘉熙末淳祐初,為福建轉運使幹官。累監衢州、通判柯山。寶祐三年(1255),知汀州。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中國人的愛竹情懷
    想到竹就會想到熊貓,想到熊貓就會有一種欣喜油然而生。熊貓已經成了行走世界的中國名片,而竹子卻依舊如故,在名山大川中,在尋常巷陌間,默默地拔節生長,在颯颯風響中鳴奏著人間獨有的天籟之音。中國人對竹子的依賴程度高於其他任何地區的人,中國人對竹子的感情流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中。孩提時從母親手中接下一雙竹筷,便鑄就了一生無法訴盡的情思;拿起毛筆,帶著老師的叮嚀和囑咐,便開始書寫酸甜苦辣的人生。
  • 周晉的這首詞告訴我們,功能很全面很有藝術性
    那麼傳統的文人書房都有些什麼作用呢?書房作為文人的棲息之所,可以說既是一個私密空間,也是文人修養的象徵,他們在這讀書、著作、繪畫、彈琴,盡享文人雅事,沉醉於古今藝術。書房也是與友人聊天聚會的場所,邀請三五知己到書房裡,吟詩唱和,暢聊對弈,這也是趣事一件,趣事一樁。
  • 2000年,東亞國家GDP僅相當於北美的60%,那如今呢?
    近年來,全球已經逐漸形成北美,歐洲,東亞三大經濟中心。北美經濟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歐洲主要以歐盟為中心;東亞地區以中日韓三國為核心,再加上中國臺灣省和香港。三大經濟區覆蓋了世界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共同組成全球生產網絡。
  • 環球論壇丨RCEP開闢東亞經濟一體化新格局
    這是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重大裡程碑,對於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陷入嚴重衰退的全球經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RCEP的經濟和政治意義有哪些?我們請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徐明棋詳細解答。 圖說:11月15日中午,越南總理阮春福在河內會場出席籤字儀式。
  • 國際刑警組織專家聯繫周晉峰,擬支持穿山甲反盜獵努力
    國際刑警組織專家聯繫周晉峰,擬支持穿山甲反盜獵努力 2018-09-25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亞和東南亞國際人道法:宣傳和實施行動"地區會議在京開幕
    6月27日,"東亞和東南亞國際人道法:宣傳和實施行動"地區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楠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7日電(記者 吳楚 李晗)6月27日,由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與中國國際人道法國家委員會共同舉辦的"東亞和東南亞國際人道法:宣傳和實施行動"地區會議在北京開幕。
  • 全球核電:北美核電發展全球第一 但東亞地區發展迅速
    從全球範圍來看,北美地區的發展最為先進,但亞洲地區的在建機組一旦完成將超過北美地區成為全球領軍地區。 全球在運核電機組數量波動上升 但裝機容量較為穩健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新建核電機組主要位於歐洲和北美地區。20世紀80年代後期起,亞洲、中東歐成為新建核電機組的主要地區。
  • 天然竹纖維紗布的溼度平衡和保暖作用
    竹纖維紗布竹纖維紗布保持溼度平衡。如果溫度增大,周圍溫度較高,竹纖維紗布中含的水分量會蒸發散去,使紡織物保持水平衡狀態,使人體感覺舒適清爽。纖維方格紗布竹纖維紗布有保暖作用,竹纖維的熱、電傳導係數極低,竹纖維本身多孔、恢復性高,纖維之間的縫隙可以積存大量空氣(空氣又是熱、電不良導體),保暖性高。
  • 第十六屆東亞經濟文化論壇召開
    來自英國米德塞克斯大學、韓國東義大學、韓國關東大學、丹麥奧爾堡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及學校等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就後疫情時代東亞供應鏈重塑及區域政治經濟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盧新波在致辭中指出,全球三大供應鏈,以東亞供應鏈規模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