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竹就會想到熊貓,想到熊貓就會有一種欣喜油然而生。
熊貓已經成了行走世界的中國名片,而竹子卻依舊如故,在名山大川中,在尋常巷陌間,默默地拔節生長,在颯颯風響中鳴奏著人間獨有的天籟之音。
中國人對竹子的依賴程度高於其他任何地區的人,中國人對竹子的感情流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中。
孩提時從母親手中接下一雙竹筷,便鑄就了一生無法訴盡的情思;拿起毛筆,帶著老師的叮嚀和囑咐,便開始書寫酸甜苦辣的人生。
在竹香的環繞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歷史的真實真意。這真意蘊含在竹布織就的衣冠之中,在竹筍燒就的美食佳餚之中,在竹筏渡就的每一寸山河熱土之中。
中國人與竹之間有一種默契,不僅表現在尋常的衣食住行之中,還表現在精神層面中。
琴棋書畫和絲竹之樂,那一項能離得開竹的參與。文人愛它的高潔,武人愛它的剛義。
在一片片雜亂無章的竹林中,蘊藏著中國人千年不息之謎。一根根看似孤立的竹子下面,地下深藏的根是緊密連在一起的,只要還有一顆竹子紮根大地,它根莖的每一節都可以重新發芽,長出新的竹子來,生生不息。
曾幾何時,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在這百年恥辱的後面是竹子般的堅韌。
一顆看似瘦弱的竹子,卻有著巨大的彈性,在重壓面前可能會壓的很低,當壓力撤回之時,卻又顫顫地彈了回去,重壓越大,它的彈力就越大。中華民族的堅韌與竹子的韌性是何其相似,雪災壓不倒中國人,疫情壓不倒中國人,地震也壓不倒中國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中國人的情感與竹的個性早已融為一體,幾十億由一條根串聯起來的廣袤竹海,一陣微風拂過,也是竹葉颯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