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進口「美豬」換「國際地位」?蔡當局或面臨大陸終止ECFA

2020-12-13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旺報》5日發表社評文章稱,蔡英文突然宣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美牛進口,雖承諾會嚴格把關食品安全,並將設立百億元(新臺幣,下同)養豬產業基金,確保養豬戶收益不受影響,但民進黨一夕突變,受到各方強烈的質疑與批評。民進黨為何甘冒不韙?臺「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是「為了換取國際地位」,臺「經濟部長」王美花更直白,認為美豬美牛問題不解決,不可能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文章稱,諷刺的是民進黨強調不會犧牲民眾健康,卻被媒體踢爆,開放評估報告大部分抄自馬當局時期的舊報告,顯示蔡當局決策急就章,草率決策,顯然出自政治利益的考量。陳時中坦承是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後,才被高層告知開放美豬美牛決策,甚至被問到「衛福部」有沒有參與決策過程,陳都無法正面回答,推託說這個問題要問蔡英文。連主管食品安全政策的「衛福部」都沒有參與決策過程,只有政治利益,沒有專業把關的決策,又如何有效照顧民眾健康、守護農民權益?

事實上,開放美豬美牛是否能換到民進黨想要的「國際地位」,還非常可疑。美國重要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羅門指出,蔡英文雖然同意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解決了臺美間一個重要的貿易障礙,但後續還有許多其他議題需要處理,比如臺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羅門雖然不能代表美國政府,卻也一針見血。到底臺灣需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換取蔡當局念茲在茲的臺美貿易協定?更不用提臺當局「經濟部長」王美花加入美國已退出的CPTPP願景。

深層來看,美國連經貿利益都錙銖必較,層次更高的防務又會如何?美國大兵會幫臺灣人打仗嗎?蔡當局想藉開放美豬美牛換取臺美貿易協定,以強化臺美關係,進而獲得陳時中所言的「具體防衛能力」,這個邏輯會不會太天真了。

大陸無意終止ECFA,希望保留兩岸經濟關係的臍帶,但隨著臺美關係加速升溫,ECFA終止問題再度浮出水面。中國(大陸)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近日強調,當年ECFA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所籤署,是在釋放ECFA隨時可能中斷的訊號。民進黨當局從未接受「九二共識」,大陸自然有權隨時終止。

依據民進黨籍臺南市長黃偉哲評估,ECFA每年可以為臺灣節稅約600億元關稅,而其效益更不僅止於關稅,因為享有關稅優惠的商品,才能在國際貿易上享有優勢。倘若失去關稅優惠,早收清單內商品出口規模勢必縮減,影響臺灣產業甚巨。這是蔡英文在聲稱開放美豬美牛符合臺灣整體利益及未來戰略發展目標時,沒有告訴民眾的可能代價。

臺灣對大陸年貿易順差已超過800億美元,對美貿易順差則為100餘億美元。蔡當局繼續維持一面倒的親美戰略,單從經貿層面來看,不只ECFA可能取消,因而縮減對陸貿易順差,從羅門提出的警訊來看,對美貿易順差也可能因美國談判壓力而減少,真是賠了ECFA又折豬,這真的是臺灣人最佳選擇嗎?

臺灣民眾並不是傻子,任由民進黨倒行逆施,根據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高達73.7%民眾並不支持蔡當局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豬肉,換取和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定,即使泛綠群眾,反對者亦高達64.1%,看來民進黨可能踢到鐵板。

ECFA與臺美貿易協定,彰顯的不只是經濟利益,更是臺灣戰略選擇。民進黨當局一面倒向美國的選擇,可能要以失去ECFA為代價。如此之下,臺灣要面對巨額的經濟損失,對許多傳統產業來說,更是不可承受之重,連帶失去的就業機會,更將影響很多人的實際生活。蔡當局有責任對人民說清楚。(直通臺灣)

相關焦點

  • 臺媒:大陸禁美飼養業者用「瘦肉精」,臺灣卻進口「瘦肉精」美豬
    @銳看臺灣報導 今天,臺灣聯合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稱,由於中國大陸禁止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也禁止進口含瘦肉精的豬肉,這種來自中國大陸市場的需求壓力,成為促使美國飼養業者停用瘦肉精的主要因素。目前未用瘦肉精的美豬總產量的62%,可是,臺灣為了政治因素竟然開放進口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全文刪減如下——在進口美豬衝擊臺灣豬農及民眾健康的爭議中,有一個受到忽略的事實面向,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近兩年已有越來越多的美國豬飼養業者不再使用「瘦肉精」作為添加劑,其比率已超過美國豬肉市場的六成以上。
  • 用美豬換臺灣「國際地位」?吳敦義:不可能的事
    [新聞頁-臺海網]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蔡英文當局宣布明年一月要開放含瘦肉精美豬牛進口,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今天表示,有人說這樣可以讓我們「國際地位」跑到很高,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恐怕這政策還要好好作檢討。
  • 蔡當局開放萊豬,媒體人一語戳破大謊言
    有媒體人直言,蔡當局開放萊豬稱換取臺灣「國際地位」,但大陸、歐洲也沒有進口,這些國家和地區有因此被排除在國際組織外嗎?從盧秀燕當面向「AIT」反萊豬給臺灣人民看,這才讓美國人感覺,要臺灣人吞萊豬就是吞萊豬,要買軍售就買,再多說什麼就把你搞掉。民進黨一群綠官、「綠委」,一直在洗腦百姓,「瘦肉精吃了八年也沒事」、「萊豬不是毒豬」,至今對萊豬進口的論述,真的像萊豬推銷員一樣,官員接力秀下限。到底開放後對臺灣人來說有什麼好處,蔡當局似乎也說不清楚。
  • 民進黨當局欲開放美豬換國際地位 洪秀柱酸:可笑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抗議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國民黨中常委沈智慧在「立法院」門口絕食靜坐97小時後,昨送醫檢查後住院休養。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前臺北縣長周錫瑋到場勸沈智慧就醫時,洪秀柱痛批,蔡當局宣稱開放萊豬進口能換取國際地位,這很可笑,包括歐盟還有大陸是都拒絕萊豬進口的國家或地區,請問損害了他們的國際地位嗎?
  • 只有大陸會對臺讓利!張亞中:蔡當局用美豬換貿易協定無良又無智
    國際經濟與政治本為一體。「所有的規則都是強權所帶頭制訂,而強權不會制訂一個對自己不利的規則」,這是對國際政治經濟的首要認識。二戰後,全球自由貿易有利於美國,所以美國支持世界貿易組織(WTO),但是在多哈(Doha)回合談判後,美國等大國的利益往往受到小國團結所杯葛,因此愈來愈不想透過WTO平臺進行多邊貿易,而開始將重點轉向另外兩個管道,即區域經濟組織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 進口美豬牛,臺灣國際地位會變高?吳敦義「打臉」:這是不可能的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瘦肉精美豬跟30月齡以上的美牛進口,引發各界譁然,卻也出現批評聲浪。對此,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上午出席統派學者王曉波教授追思會時受訪表示,進口美豬牛會引起島內相當的反對,因為過去民進黨曾經全力都在反對,他笑說,現在民進黨「執政」了,居然說萊客多巴胺沒有影響到身體嗎?他不相信。面對瘦肉精入臺,「衛福部長」陳時中甩鍋稱「政策突然」,並表示自己事前並不知情。
  • 萊豬進口逼自產豬漲價,江啟臣批:蔡當局冷眼旁觀,缺乏同理心
    據臺媒報導 蔡當局自1日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市場出現臺灣豬肉上漲現象,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天宣稱"消費者負擔得起",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天上午在臉書發文批評,陳吉仲談話讓人民感受格外刺耳,而且如此"冷血"的回應,證明蔡當局沒有要預防問題擴大,也不打算解決問題,甚至冷眼旁觀,缺乏同理心。
  • 專家:臺灣經濟還不錯是因為ECFA還在,一旦終止衝擊有多大?
    臺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經濟表現還不錯,必須說的是,現在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還在進行,一旦終止或中斷,臺灣與大陸貿易量佔了四成,對經濟衝擊有多大?他說,執政當局會成立因應小組找出對策,但是貨品加了關稅,怎麼跟周邊國家或地區競爭?
  • 開放美豬換臺灣的國際地位? 趙少康轟陳時中:亂講一通
    民進黨當局日前宣布將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豬,以及三十月齡以上的美牛,慘遭各界炮轟。對此,臺當局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今表示,開放美豬、美牛是因臺灣有需要,衛福部門也認為安全所以就去做,且開放可以換來一個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地位。這番話卻遭島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炮轟「亂講一通」,他認為,爭取到什麼國際地位,民進黨應該清楚告訴民眾。
  • 美豬將實現臺灣「國際地位」?國民黨:恐怕只是一場空!
    強迫美豬入臺是「霸陵」的表現美國在面對臺灣這枚「旗子」時,表面上親親和和的,背地裡卻不斷做出危害臺灣的事情,此次在美國衛生部長到臺灣進行所謂的「訪問」之後,前腳剛走,後腳民進黨當局就宣布要開放「美豬,美牛」進口,恐怕美國衛生部長到訪臺灣的真實目的不像是口中所說的「相互探討疫情經驗」吧。
  • 臺灣開放美豬進口最後誰會買?柯文哲:窮人
    臺媒資料圖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宣布開放美牛美豬進口,蔡當局衛生部門昨天公布美豬萊劑限量標準,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表示,美豬和臺灣豬市價差了15元,「最後誰會買?窮人」。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美牛美豬進口及相關配套措施;教育主管部門同日宣布,各級學校供應膳食,一律採用臺灣島內豬肉及牛肉;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昨天公布美豬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簡稱萊劑)限量標準。柯文哲上午出席2020臺北市城市杯繞圈賽行程,被媒體問及美豬美牛相關議題,直言「少看新聞覺得心情好很多了」。柯文哲說,美豬和臺灣豬市面上價格差約15元,「最後誰會買?窮人,講完了」。
  • 「萊豬」加「核食」能換來所謂「國際地位」嗎?
    「萊豬」加「核食」能換來所謂「國際地位」嗎?  進口美國「萊豬」在臺灣島內引起的風波尚未平息,臺灣民眾對島內未來的食品安全倍感焦慮。但民進黨當局的無下限政治操作沒有最糟,只有更糟。面對民眾的極度憤慨,民進黨當局卻以「可以換到國際地位」作回應,暗示進口「萊豬」可以換取籤署所謂「臺美雙邊貿易協定」。這個回應赤裸裸地暴露了在民進黨當局的政治天平上,所謂「國際地位」帶來的政黨私利與全體臺灣民眾身體健康究竟是孰輕孰重。但可悲的是,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指出,在美國疫情與經濟改善前,不會跟任何國家和地區籤署任何新的貿易協議。
  • 臺專家:「美豬」開放後,美國又要求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銳看臺灣報導 蔡英文日前宣布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宣稱此舉「可拉近臺美經貿關係」,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還稱「有機會與美方籤署雙邊貿易協定(BTA)」。對此,島內資深產業專家杜紫宸1日在ETtoday《雲端最前線》節目中直言,臺灣是換到了BTA的談判門票,但美方馬上提出第二個要求,就是貿易逆差,後面還有第三關、第四關,「其實臺美之間要籤BTA,不太容易啦!」杜紫宸指出,這件事情雖然來得突然,其實一點都不意外,因為歷任陳水扁、馬英九任上也都有這樣的壓力。
  • 吞完萊豬吃核食,蔡英文的「抗中」代價愈來愈高
    萊豬加上核食闖關入臺,代表臺灣「抗中」代價愈來愈高,相關國家很容易抓住蔡當局的軟肋,予取予求。民進黨當局鐵了心明年元旦將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美國豬肉,在野黨與民間還在持續抗爭,日本核災區食品已迫不及待扣關,官方也做好放行準備。
  • 洪秀柱:終止ECFA,臺灣將面臨3大困境
    近日,洪秀柱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明確表示,倘若ECFA終止,那麼臺灣經濟將會面臨3大困境。僅10年,民進黨當局「話風轉變」雖然,民進黨當局一直希望能夠與大陸續籤ECFA,但眾所周知,ECFA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簽訂的,倘若民進黨當局不認同「九二共識」,那麼想要續籤ECFA是不可能的事。
  • 蔡英文以為這樣就能換來「國際地位」?
    「萊豬」和「核食」,可是,這樣做能夠達到最終提升臺灣地區所謂「國際地位」的目的嗎? 進口美萊豬是為了提升「國際地位」 根據相關報導顯示,對於食品安全問題臺灣民眾一直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民進黨當局允許進口美「萊豬」這樣毫無下限的政治操作
  • 媒體:「英文妙計安天下,賠了輪胎吃萊豬」
    圖為大陸民眾參觀臺灣輪胎產品(新華社)元旦伊始,罔顧民意的臺灣當局正式開放萊豬(即含瘦肉精的豬)進口。臺媒評論稱,真可謂真心換絕情,蔡當局萊豬經貿路線破產,窘態畢露。這顯示在現實利益之下,表面上的友好實際上卻是面臨重重考驗。民進黨反覆表功「臺美關係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實在讓人傻眼!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則在臉書以嘲諷語氣表示,英文妙計安天下,賠了輪胎吃萊豬。
  • 臺媒評述:蔡英文為開放「萊豬」辯護是典型「雙標」
    原標題:臺媒評述:蔡英文為開放「萊豬」辯護是典型「雙標」參考消息網11月27日報導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6日刊文稱,蔡英文當局為開放「萊豬」進口辯護,是典型「雙標」,引民眾不滿。全文摘編如下:蔡英文站上火線辯護開放萊豬是多個選擇,沒要求民眾一定要吃。這位領導人顯然還不懂百姓痛恨的,不是萊豬本身,而是當局從頭到尾,沒對昨是今非的立場道歉;更老是以矛盾的愚民政策把毒藥當補藥;就連最基本的食安履歷都拒絕承諾,擺明以信息不對稱強逼你我吞下萊劑,缺少了應有程序正義,當局良心已變黑心。
  • 開放美豬引發強烈反彈 蔡英文當局深陷輿論風暴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國民黨啟動公投聯署活動上,黨主席江啟臣和前黨主席馬英九共同宣示「捍衛臺灣豬、萊豬(指含瘦肉精的美豬)不要來」,並將矛頭對準蔡英文。江啟臣稱,蔡英文以一紙行政命令就要在明年元旦開放美豬進口,大家只剩110天能放心吃滷肉飯。馬英九批蔡英文開放瘦肉精美豬是不了解國際情勢、違背臺灣民意。
  • 臺灣網友用漫畫諷刺蔡當局:連豬都知道你們在唬爛
    蔡英文宣布臺灣明年元月將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並放寬美牛進口規範,引發軒然大波。就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衛福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更接連上陣,為美國豬肉掛保證,引發廣大民眾炮轟。網友表示,明年元旦問候語應該是「今天『來客』多巴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