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日本活得好的書店,都不僅僅是書店

2021-01-08 好奇心日報

1999 年時日本全國尚有 2.2 萬家書店,到了 2014 年這一數字銳減至 1.37 萬家。現在日本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書店停止營業。連鎖書店、獨立書店都在摸索實體書店的維繫之路。

文教堂是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根據 7 月發布的最新財報,文教堂時隔 9 個月實現了盈利,旗下動漫系店鋪 animega 店鋪功不可沒。主營動漫周邊的 animega 最初以獨立店鋪形式開店,但現在越來越多文教堂店內同時設有 animega。animega 與其他動漫系店鋪最大的不同在於,animega 會與版權方一同合作推出原創周邊,所以一旦遇到人氣作品周邊發售,往往會出現還沒開店營業卻有幾百人已經在店門口候著的火熱景象。

animega 還效仿日本知名動漫連鎖店 animate 開設了 animega cafe,粉絲們可以在 cafe 裡品嘗到以作品角色為概念製作的料理、飲品。為了更好地賺宅們的錢,文教堂甚至在總公司旁的辦公樓設置了周邊開發企劃團隊專用辦公室,擴大「非書籍·雜誌」類商品銷量是文教堂今後的著力方向。

animega cafe

老牌唱片連鎖店 HMV 在 2010 年關閉了位於東京涉谷的旗艦店,時隔 6 年 HMV 再次回到涉谷開設了第一家複合型店鋪 HMV&BOOKS TOKYO。HMV&BOOKS TOKYO 位於涉谷 MODI 5-7 樓,每層都有各自的概念。

五樓的概念是「世界美食與旅行」,你可以在這層樓裡買到各國文學書籍、旅行指南及菜譜。有趣的地方在於,圖書、CD、雜貨的「次元壁」被打破了,衝繩旅行指南邊上就擺著衝繩島歌代表組合 BEGIN 的 CD;介紹調味料的書架中間就擺著日本各地的調味料,它們以絕妙的平衡出現在同一個架子上。

HMV&BOOKS TOKYO 的休息處擺著日本知名家具品牌天童木工的桌椅,你可以在休息處喝著咖啡看書,如果你覺得這套桌椅合心意,HMV&BOOKS TOKYO 也接受家具的預定。日本人對雜貨情有獨鍾,HMV&BOOKS TOKYO 邀請買手店入駐,在每層樓你都能買到充滿質感的雜貨。乍看之下有些雜亂的 HMV&BOOKS TOKYO 實則充滿了各種刺激人們好奇心的元素,地處年輕文化發祥地的涉谷,重生後多元化經營的 HMV 讓人多了些期待。

本店位於東京吉祥寺、主營餐具的買手店 free design 入駐 HMV&BOOKS TOKYO

曾入選全球最美 20 家書店的代官山蔦屋書店,其背後經營者是 HMV 的競爭對手 TSUTAYA。今年 1 月 TSUTAYA 在京都開設了分店「京都岡崎 蔦屋書店」。很多人都有「京都情結」,岡崎地區之於京都又有些特別,岡崎地區博物館、美術館眾多,供應京都市自來水的人工水道琵琶湖疏水有一段途徑岡崎,櫻花盛開時節沿岡崎疏水散步格外能令人感受到古都之美。

京都蔦屋書店首先就選了一個很京都式風雅的地方開店。在這樣一座旅遊城市開店,京都蔦屋書店多了些面向遊客的元素,店內所銷售的雜貨主要是由職人與年輕藝術家設計的京都傳統工藝品,十分别致。如果說 HMV&BOOKS TOKYO 販賣的是有趣的生活方式,那麼京都蔦屋書店就是在向人們傳遞日式美學。

賣雜貨、開 cafe 的複合型書店並不少見,有了鮮明的特點之後,哪怕是連鎖書店也不會輕易泯然於眾。就連連鎖書店都想變得特別一些,獨立書店又如何確保個性?京都的獨立書店誠光社給出了一種解決方式:只賣針對特定讀者群的書。事實上,這與日本出版界的變化不無關係。以往出版社卯足了勁只為賣出暢銷書,印刷成冊的書經批發商流向全國書店。但在出版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出版社傾向於製作針對某一特定讀者群的、發行量只有 3000-5000 本的書籍。發行量小沒有關係,但內容必須有趣。更加突出個人口味的圖書格外適合放在更有個性的中小型獨立書店銷售。

「可以住的書店」――位於東京池袋的 BOOK AND BED TOKYO 的出現則給出了書店今後發展的新可能性:變成一家旅館。當然要說的是,BOOK AND BED TOKYO 本身就是間帶點膠囊旅館性質的旅館,與普通旅館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旅館內放有 2000 餘冊可供住客免費閱讀的書籍。日本雖然也有同樣可以過夜的漫畫咖啡店,但將單人床鋪藏在巨大木質書架裡的 BOOK AND BED TOKYO 顯然有生活品質得多。

BOOK AND BED TOKYO 或許受到過日本連鎖書店淳久堂的啟發。早在 2014 年淳久堂就舉辦過期間限定的「在淳久堂住一下」的企劃活動,不過淳久堂的活動十分質樸剛健,報名參加睡書店的讀者一律直接在書店裡打地鋪過夜。可即便如此當時每 1000 名報名者裡只有一人可以獲得睡書店地板的資格,而 BOOK AND BED TOKYO 開業之後入住率始終維持在高位。鑑於想在書店睡覺的人特別多,書店們真的可以考慮一下新業態。

淳久堂書店的住宿體驗活動

題圖來自 www.springwise.com

相關焦點

  • 日本全國TSUTAYA蔦屋書店點名:由「書店」邁入的「生活提案」
    大約從2000年左右開始,日本開始流行起一種「咖啡店書店」(BOOK CAFE)的風氣。許多咖啡店開始設置書籍雜誌角落,而書店也加入精緻小巧的咖啡櫃檯,讓客人可以因著咖啡香而重拾書本。今天要介紹正是以這種新興咖啡店模式聞名的「蔦屋書店」,一起來看看吧!
  • 誠品書店進軍日本!在東京開2870㎡分店,正面迎戰蔦屋書店,網友: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讓日站君來瞧一瞧~誠品日本店主題「創造有價值的時光」誠品日本店的規模大約900平方米引進經典的「誠品選書」、「職人推薦」還有日本出版業界少見的「年度暢銷書榜」還會結合日本百年書店「有隣堂」深厚基礎與經驗讓誠品有更多元化的閱讀風景!
  • 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將跨界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 臺北唯一能見森林的書店——「森大青鳥」
    座落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的「森大青鳥」即日起試營運,除了室內有綠意點綴,更是全臺北唯一能看見森林的書店!在閱讀的同時,眺望這這片城市綠洲,便能放慢步調感受土地的美好。由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青鳥文化製作合作,把原址為「真書軒」作改造,以自然書店為主要定位、朝向一家充滿綠意、生態與自然的理想書店前進。
  • 情懷,撐不起誠品書店
    看了誠品書店深圳萬象天地的閉店文案,讓人差點就相信了「賣情懷」能養起一個品牌。隨後,深圳萬象天地對誠品生活「關店說明」的回應也是情懷滿滿,整個內容中回憶了與誠品生活籤約到告別的時光,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最後一句「安好,再會!」表達了對誠品生活的祝福。是的,願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所有的離別,都能後會可期。
  • 把二手書店搬到線上,「多抓魚」的循環商店夢
    作者:déjà vu,法語單詞「既視感」,中文譯作「似曾相識」。線上二手書店「多抓魚」的名字由此而來。「你去逛一個二手店的時候,不會像在新品商店裡,說這個東西我需要,而是經常說,這個東西跟我有緣。」多抓魚的創始人魏穎這樣解釋道。
  • 一年新開四店 服務社區居民「一個書店」逆風生長
    新年伊始,昌平開了一家專為孩子打造的書店,這也是「一個書店」一年內新開的第四家店。都說實體書店生存不易,那麼,這個誕生只有兩年多的書店品牌是如何在疫情之下逆風生長的呢?會員積極參與書店舉辦的活動。社區居民身邊的大書房「一個書店」·愛書的孩子,這塊紅底白字的招牌一亮相,就吸引了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探店。
  • 開在日本高架橋下的蔦屋書店為何能如此受歡迎?
    曾入選「世界最美20間書店」的「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可謂是最具代表性的以閱讀為核心的生活美學書店,不僅受到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的追捧,也成為眾多實體店鋪競相模仿的對象。最近,最新一間的「蔦屋書店」即將開張,這次它既沒有獨立成形,也沒有開進購物中心,而是開在東京的一座高架橋下面!
  • 在人人都網購的今天,實體書店選書師是一份怎樣的工作?
    它的「逆潮流」一下子吸引了我。回想一下,我上次專門去書店,應該還是學生時代,那時,電商平臺的圖書種類還沒有現在這麼齊全,為了一本教輔資料,我把學校附近的書店搜羅了一遍。現在不同:噹噹、亞馬遜等線上網站越來越便捷、電子書觸手可得,書籍變成快消品,只要點擊購買按鈕,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內容供應。
  • 日本主打外國旅客的新住宿形態:到書店住一晚
    ▋認識BOOK and BED:一間可以住下來的書店池袋的「BOOK and BED」,將看書看到睡著的經驗稱之為「最棒的入睡瞬間」(最高の寢る瞬間),為此日本不動產業者「R-STORE」突發奇想,請來建築師事務所「SUPPOSE DESIGN OFFICE
  • 日本人愛上書店除了有美女店員,其實還因為這個...
    不過在日本,書皮這個東西,從小學生到中老年幾乎人人都用。而且,在日本書店買書的時候,店員也一定會問你:「カバー、お掛けしますか?」而且,日本的各大書店都有自己專門的書套,書套對於買書的人來說可以保護隱私,而且對於書店來說,也是一種移動廣告。一些書套收藏愛好者也跟集郵一樣瘋狂。
  • 南之山書店小森林-看得見風景的書店
    營業時間: 09:30-21:30地址: 重慶 南岸區南山街道辦事處石牛村上石牛組110號電話:023-62757626重慶有座山,名叫南山;山上有個書店,叫做南之山書店,這是一家看得見風景的書店。小森林設有森林閱讀區、演出廳、文學館、遊廊區、法餐廳、住宿區、夜鶯吧等區域,店主希望能夠展現一種「以書店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並希望人們能夠愛上這種方式,所以無論是吃飯、睡覺、看書、品酒還是賞景,在這都可以一一實現。探索亮點除了觀景露臺 Nightfall Board ,「小森林」還設有森林閱讀區 Nymph's Sylva 。
  • 大阪的書店和古書市場 (之一)
    或者說是這種靠無限腦補帶來的穿越快感吧:「民國十三年的上海,這本書被印刷,被放在上海的書店裡,被某個人購買,被帶到日本,被閱讀,被擱置,被轉賣.僅僅一百年前整個漢字圈對宋明理學的崇拜,僅僅是兩三代人之間日本和中國的劇烈變化」對一個母語是漢語的人來說,看到「掃葉山房」這幾個字應該一定會留意的吧,至少是會有一種特別的印象。
  • 臺灣最大書店: 誠品還要關幾家?傳統書店將成臺灣稀有風景..
    隨著5月底敦南、士林店熄燈,6月誠品全臺將剩下40店,連同香港3店、大陸2店、日本1店,誠品在四地合計將有46個營運據點。誠品董事長吳旻潔今(27)日在誠品股東會預告,下半年還會「用力地關」。吳旻潔表示,誠品收起門市是為體質調整,並非不看好市場,「不要害怕關店,關店不是壞事,但開錯店一定是壞事。」下半年預估將再收起1至2間門市,如百貨公司高樓層的店別、老舊社區店等,評估標準包含未來性、獲利性、公共性等指標,若一項都無法達成,誠品就會關店,但與此同時,誠品也會積極拓展新店。
  • CallmeMOSAIC馬賽克書店與睿本MOP 堅持做自己「信」的事
    這可能是MOP接觸過的最有文藝氣息最具書卷氣味的一個項目——CallmeMOSAIC馬賽克書店。書店,已然是一個思維最碰撞的地方。就像網際網路出現後,電子書籍的泛濫,實體書店的消沉,過去的每一個時刻,似乎都在經歷著你生我死,此消彼長,難以共存的狀態,行業的發展該何去何從。
  • 蘇州誠品書店,不僅僅是書店
    每到一座城市,都應該去當地的書店看一看,尤其是有一些十分有設計感的地方,比如蘇州的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是大陸第一家誠品書店分店,位於金雞湖畔,一進門就是標誌性的高18米、寬6米的72級大臺階,是一個拍照聖地,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樓梯拍下誠品的第一張照片,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接下來還有一大批的驚喜等著你。
  • 逛過日本書店的人,不帶回這些書衣都後悔了 好物
    那時,經常看到一個老奶奶站在校門口,推車上放著花花綠綠的紙書皮,女孩子們放學後都紛紛圍上去,挑選自己最喜愛的一款。這一切,似乎已在今天遠去……而在東鄰日本,當人們在一家書店購完書後,店員都會用敬語問:「您要包書皮嗎?」有將近一半的購書人都會做出肯定的回答。
  • 看看腦洞大開的日本「書店」如何不務正業
    Village Vanguard 雜貨鋪專注於研究各種奇葩新奇腦袋有洞的產品,它被大家評價為是一家「可以遊玩」「去日本一定不能錯過」的書店, 它因「奇怪但很有趣」的標籤迅速火爆,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雜貨鋪之一,現在已經有 500 多家店鋪了。
  • 書店帶來的安全感,什麼都不能剝奪|百家故事
    關店的信息不斷傳來,4月1日,方所重慶店開始出清,計劃在6月25日關閉;4月12日,噹噹瀋陽大悅城店正式閉店;廣州的1200書店中信后街店,則將於5月31日關閉。在「保衛書店」早已不是新話題的當下,豆瓣書店和單向街都選擇了與自己基因一致的應對方式,活了下來。
  • 敦南誠品書店熄燈了!道別20年無眠書店,午夜12點千人齊喊:晚安
    從1999年開始點亮燈火的「無眠書店」敦南誠品,5月31日邁向最後一天營業日,從5月起的30天熄燈活動與參觀人潮,也在今日邁向最高峰,預計前天週五起每日就有破萬名民眾來朝聖與回憶,即便是在深夜,店外也排上200公尺人潮長龍等進場,誠品董事長吳旻潔約在晚間11點半走到門口,當時正下著傾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