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寶6個月了,這五個能力要缺一不可,你家寶寶學會了嗎?
他們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才開始發展自己各種各樣的能力,例如:學會抓握、學會叫爸爸媽媽等等。6個月之前是嬰兒各項能力開始發展的關鍵時刻,新手父母並不熟知孩子們在某一時間段應學會的能力,所以可能無法給娃提供科學的餵養方法。小區裡有幾個寶媽和我一起生的寶寶,大家經常在一起討論孩子的餵養問題,未來方便溝通就見了專門的群組。
-
這4樣東西,寶寶一定不能和大人混用,媽媽要捨得花錢買!
前幾天去閨蜜家玩,看到她正在給寶寶塗抹身體乳,湊近一看,竟然用的是大人的。閨蜜說,寶寶的用完了,沒來得及買,就想著先湊合用一下了。其實,生活中像閨蜜這樣給寶寶用大人用品的例子很常見,但是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寶寶身體嬌嫩,所用的東西都應該慎重挑選,盲目使用只會害了他。
-
寶寶學會走路後,這4樣東西才真正有用,別買早了
在迎接寶寶到來的時候,寶爸寶媽們總是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情,總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給寶寶準備好了,防止要用的時候沒有,讓寶寶受了委屈,但其實在寶爸寶媽準備的這些物品當中,有很多是看似寶寶肯定用的到,但實際上在寶寶出生後卻用不了幾次,甚至根本就沒有用的東西,寶媽一定要擦亮眼睛,思考清楚,不要買的太早了
-
寶寶滿6個月前如果不會這4個動作,發育可能出現問題,媽媽要知道
比如孩子第一次學會站立這個動作,或者孩子第一次學會講話這件事情。很多家長對孩子身體方面的變化都是比較敏感的,而且通常通過這種變化判斷孩子是否處於一個正常的發育狀態。醫生說這種情況屬於正常,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曬曬太陽。沒過多久,小傢伙終於長出了乳牙,小美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其實關於寶寶的發育標準,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表現出來的能力就會有所差異。但是如果有的寶寶在當前的階段還沒有表現出應該有的能力,那就說明可能發育遲緩了,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例如寶寶滿6個月前,還不會這4個動作的話,暗示可能發育出問題了。
-
寶寶滿6個月前如果不會這4個動作,發育可能出現問題,媽媽要知道
比如孩子第一次學會站立這個動作,或者孩子第一次學會講話這件事情。很多家長對孩子身體方面的變化都是比較敏感的,而且通常通過這種變化判斷孩子是否處於一個正常的發育狀態。小美的孩子已經快1歲了,但是還是沒有長出乳牙,看著周圍小寶寶比自己家小的都長了乳牙,小美有些著急了,就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這種情況屬於正常,家長平時要多帶孩子曬曬太陽。
-
懷孕後,有些東西不要放臥室,特別是這4樣,會傷害寶寶!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懷孕後,有些東西不要放臥室,特別是這4樣,會傷害寶寶! 懷孕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孕媽媽為了腹中的寶寶還要忌口,平時許多愛吃的食物都不敢吃,為了寶寶能夠健康成長,孕媽媽會刻意地吃一些平時不愛吃的食物。不得不說,母愛真的很偉大。
-
家裡「再窮」也別斷太早,李玫瑾提醒:這4樣東西傷害娃大腦發育
家裡「再窮」也別斷太早,李玫瑾提醒:這4樣東西傷害娃大腦發育李玫瑾教授,1977年就讀於人民大學哲學系,82年開始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研究犯罪心理學。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過程中,李教授發現成年人的很多行為都和早年的成長環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
新生兒的房間裡,最好別出現這4樣東西,會傷害寶寶大腦發育
新生兒的房間裡,最好別出現這4樣東西,會傷害寶寶大腦發育! 人一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莫過於嬰兒時期了,光身高一個月就可以增長好幾釐米了,而寶寶的胃更是每天都在不斷變大,大人們總說孩子是一天一個樣長得太快了。
-
6個月以下寶寶,若還不會做這4個動作,很可能是發育遲緩了
一般情況下,若6個月內的寶寶,如果還沒學會這4個動作,很可能是發育遲緩的表現,媽媽要儘早帶他看醫生。3-4個月還不會吃小手寶寶吃手是先天性的吮吸反射,3-4個月時是寶寶口腔的敏感期,這個時候他會很喜歡吮吸自己的小手或是把其他東西放嘴裡,這也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信號。
-
如果這4個動作,寶寶滿6個月還不會做,可能是身體在發危險信號
而寶寶每一個階段的成長,寶媽都不想錯過,想觀察寶寶什麼時候抬頭,什麼時候學會翻身,或者是什麼時候學會坐的,這些成長的軌跡,都會給寶媽帶來驚喜。這些行為都暗示著寶寶在健康發育!但是如果寶寶過了6個月,寶媽發現寶寶的這幾個動作還不會做,可能是寶寶的身體正在發射「危險」信號!父母可別輕易忽視了!那都是哪些小動作呢?一起來了解下!
-
人活著,一定要學會放下,特別是這八樣東西
人生是一場艱難的跋涉,我們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只不過,在這個前行的過程中,有人步履越來越沉重,而有人卻越來越輕盈,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步履越來越沉重的人,不懂得放下,而那些步履越來越輕盈的人,學會了放下。
-
待產包中這4樣東西最容易「被遺忘」,但卻很重要,準媽媽要牢記
孕期6個月時,準媽媽的第一次「血拼」待產包是產婦為生產住院及坐月子而準備的各類物品的總稱。待產包清單主要包括媽媽和寶寶的用品,以及其它必備的東西。為了避免突發情況而手忙腳亂,建議準媽媽們在懷孕6個月左右開始準備待產包。
-
4-6個月寶寶,有這4個表現,說明寶寶到了出牙期,3點要注意
表妹家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現在已經6個多月,還沒開始出牙,她看別人家的寶寶4個月都已經出了兩顆牙,於是也很著急,覺得是不是缺鈣了呢? 很多新手媽媽對於寶寶的成長都有這樣那樣的擔心,出牙問題也是一樣,生怕比別家孩子慢,怕寶寶缺乏營養。那到底什麼時間出牙才在正常範圍內?出牙時寶寶又有哪些異於尋常的表現呢?
-
寶寶這4樣東西選不好,對他骨骼損傷很大,媽媽別大意!
有了寶寶後,媽媽會給他買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比如紙尿褲、溼巾、水杯等。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關於他們的東西,媽媽們都會精挑細選,目的就是不希望買到劣質的產品。不過,就算是同一類的嬰兒用品,設計、功能也都有所區別,如果媽媽要是沒選好,也是會損傷寶寶的身體。
-
進入產房前,準媽媽一定要帶這4樣東西,少一樣身體都「吃不消」
琪琪懷孕後,在家查了好多資料,早在孕6個月的時候,就把產房要用的東西準備好了,這些備產的東西,足足塞滿了一個24寸的行李箱。等到了醫院,護士看見小兩口推這個行李箱,十分驚訝的說道:「人家都是備產包,你自己整了個行李箱,不知道還以為你要搬家呢?」
-
兩歲寶寶發育關鍵期,父母手頭再緊,這四樣東西別給孩子提前戒掉
:1-6個月寶寶大動作的發育開始階段,也是寶寶行動的發力期,同時也是寶寶探索周圍世界的初始,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寶寶對周圍事物的反映來判斷寶寶智力發育是否正常。9-15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逐漸學會了坐立行走等動作,可以準確辨別周邊事物的區別,可以更加靈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
-
6個月的寶寶,如果沒有達到這4個標準,可能發育遲緩了
她告訴我,下午抱寶寶出去玩,發現和他同月齡的寶寶,看起來都比他要大一些。問了別的媽媽寶寶的身高、體重,發現確實比她寶寶要高和重,所以懷疑自家寶寶發育遲緩了。我覺得她想的有點多,小寶寶哪有那麼容易發育遲緩,但看她確實擔心的不行,就發了消息給一個當兒科醫生的朋友,問她6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是什麼樣子的,她給我發了幾條參考標準,各位寶媽也可以看一下。
-
4個月和6個月給寶寶加輔食有區別,要當心
應該給寶寶在4個月還是6個月添加輔食?有區別嗎?這一直是個爭議不斷的話題,權威機構又是怎麼說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1.權威機構這樣說: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在前6個月純母乳餵養,6個月以後在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食物,母乳餵養最好堅持到1歲以上,以奶類為主,其他食物為輔。美國兒科學會2010年建議,母乳餵養的嬰兒要從4個月開始補鐵,直至6個月開始由輔食提供鐵。
-
越玩越聰明,適合4—6個月寶寶的早教小遊戲
上周我們為大家介紹了0-3個月寶寶早教遊戲的具體操作方法,得到了很多學員的積極反饋,今天我們將為大家帶來4-6個月寶寶的早教遊戲詳解,快來學習吧! 4-6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對周遭事物產生興趣,急於和周圍互動,喜歡自言自語,咿呀不停;喜歡聽音樂、兒歌和被呼喚名字;喜歡主動拍、打,抓取眼前的玩具;喜歡向親人伸手要抱...這時候,就可以在寶寶的遊戲中加入感官訓練了。
-
寶寶已經4個月了還不會翻身?三個原因四個方法,讓寶寶學會翻身
導讀:寶寶已經4個多月了,嘗試過幾次翻身,但是屢試屢敗,會不會影響寶寶的自信心?怎麼幫助寶寶呢?俗話說得好「三翻六坐七牙八爬」,大多數寶寶3個月左右已經開始翻身了,但是有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寶寶已經4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用不用幫助寶寶翻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