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歲的孩子不光是語言爆發期,還是視覺敏感期、口腔敏感期、手的敏感期、渴望愛的敏感期以及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蒙臺梭利留美教育專家李芷怡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中就詳細介紹過敏感期。
敏感期是孩子在0-6歲期間的某些階段,會由於內在發展的需要對外在的刺激感到敏感,從而努力從環境中吸收、學習,以滿足成長的需要。
這種發展,是我們的一種本能,正如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蝴蝶會選擇樹幹的一個隱蔽位置產幾十個卵。當卵成熟後,幼蟲會破殼而出。為了滿足自身生長需要,他們就會選擇樹幹的嫩芽作為自己的食物。
但他們是怎麼知道嫩芽的位置呢?畢竟從樹幹到嫩芽有一定距離,他們提前並不知道,這靠的就是他們的敏感性。
正是由於他們對光的敏感性,才會讓他們選擇陽光充足的樹梢,那裡正有他們的食物來源——嫩芽。
我們自己的孩子也會如蝴蝶的幼蟲一樣,到了一定階段,內心也會產生一種本能,使他們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探索,並會一直持續到滿足他們的需求。
敏感期是孩子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關鍵時期,錯過重要的敏感期會讓孩子錯失成長的機會。
與漫長的一生相比,敏感期很短,但是孩子會在敏感期獲得各種能力,尤其是愛的能力,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既然我們要抓住孩子的敏感期,那我們就要選擇符合孩子發展規律的繪本。
1、色彩簡單但豐富
因為在這個階段,還是孩子的視覺敏感期,一方面是孩子接受不了太複雜的色彩,但又需要豐富色彩的繪本。
比如下面這樣的繪本就不適合給這個階段的孩子看,顏色很多,也很雜亂。
而下面這種就是非常推薦的繪本
2、紙張圓潤、耐撕
2歲的寶寶手指還很嬌嫩,並且還處於口腔和手的敏感期,拿到東西還是很想咬一下、撕一下,所以這個時候的繪本既要能夠保護寶寶的手指,也要足夠耐撕,經得住他們的折騰。
3、經典繪本、獲獎繪本
儘量選擇經典繪本、獲得國際大獎的繪本,因為這些繪本充分考慮到了寶寶的發展階段,適合寶寶閱讀。
1、《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卡爾爺爺的經典繪本,紙張耐撕,還有階梯形狀的卡片在裡面,充滿童趣。內容從周一到周日,這條毛毛蟲變成美麗的蝴蝶的故事,孩子可以學到周一到周日的表達,還有數字1-5的表達。
2、《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套書
這套書同樣也是卡爾爺爺的經典繪本,也是吳敏蘭推薦書單之一。這套書有個特點就是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且從裡面可以學到很多動物的表達。
3、《Dear Zoo》
這本書算是翻翻書裡的經典了,每一頁都有一個不同形狀的翻頁,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並且每次的動物不一樣。看到他們喜歡的還會咯咯笑。
4、《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這本書入選美國收錄44部本世紀至為重要圖畫書的《二十世紀童書寶典》,書中的故事溫馨動人,柔和的水彩畫洋溢著兔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溫情。
每天都對孩子說我愛你,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很重要。
5、《Goodnight Moon》
是一本晚安書,裡面的小兔子對周圍的玩具都說一遍晚安,從裡面可以學到數字、玩具等名字。
並且每天晚上建立一個睡前儀式,培養孩子的睡眠習慣很有幫助。
6、《艾特熊和賽娜鼠》
這是很老的繪本了,但是裡面的水彩畫定會吸引你與寶寶。這套繪本被拍成了同名電影,獲得當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動畫長片提名,惜敗給當時的《冰雪奇緣》。
這套繪本獲獎十多項,比如法國基金會獎、比利時文化部長獎等等。
而裡面的內容也會讓人溫柔成水,每一頁都是溫柔的抱抱與親親,不僅適合孩子讀,也非常適合家長讀,學習裡面的艾特。
7、《小雞球球觸感玩具書》
這套書是充滿驚喜感的立體紙藝設計書,裡面有很多溫暖的親子故事。
套裝裡面有5冊書,涵蓋了認識動物、立體藏貓貓遊戲等內容,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語言發展力和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