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壞了綠營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島內受歡迎

2021-02-23 兩岸視點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日前出版,被臺北萬芳高中等多所學校採用,臺方主編表示,當初只想讓臺商僑校有套中文教材,沒想到受到臺灣教師歡迎。與此同時,這也引起綠營和「臺獨」分子的恐慌,聲稱教科書已成大陸「統戰」工具。

兩岸合編教材入臺 綠營恐慌

據臺灣《旺報》此前報導,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三方合編的兩岸高中語文教材,這學期已被臺北萬芳高中、達人女中、高雄前鎮高中和高雄師大附中等多所學校使用。

臺方的主編孫劍秋表示,當初編這套課本只是想讓東南亞僑校的華人子弟有一套中文教材,沒想到推到臺灣頗受教師歡迎。孫劍秋指出,「3年前啟動合編,儘量選入經典古文,當時並沒有想到高中語文新課綱會引起這麼大爭議。」

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截圖

不過,兩岸合編教科書在島內受歡迎,可讓綠營和「臺獨」分子們坐不住了。

據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27日報導,臺灣政治大學臺文所講座教授陳芳明對此聲稱,中國大陸對臺「統戰」想方設法,積極想要改造臺灣年輕一代的想法,臺當局「教育部」絕不能輕忽,對於初中小學、乃至高中教科書,應有審慎的把關機制,「否則對臺灣的民主體制帶來很大的傷害」。

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李筱峰則大驚小怪地稱這是「亂來、誇張」。李筱峰聲稱,雖然編者指課本是以臺商僑校為目標,但「教育部」能力所及,也不該讓臺僑學校使用這類教材,而未來也應以新課綱對「統派」、「親中人士」出版的教科書加以嚴審。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則叫囂「茲事體大」,稱臺灣可以與中國大陸進行文化、教育、學術等各項民間交流,「但如果教科書也成為交流的一部分,就會淪為中國(大陸)『統戰』的工具。」

融合兩岸特色 島內教師:對兩岸講都是好事

據人民網此前報導,從2014年6月起,兩岸多名專家學者查閱研究了大量資料,完成了《高中語文》(含課本、教師手冊、教師用書)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高中古詩文選讀》等總計13冊、500萬字的編寫任務。

相較於以往的課本,這次合編出版的教材更加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選了大量古今名篇,例如《師說》、《嶽陽樓記》等。此外,《論語》、《孟子》的選段,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的選篇,《孔乙己》、《再別康橋》等白話文也都入選其中。

兩岸合編高中教材的大陸主編、福建師大文學院教授孫紹振介紹說,大陸選的課本,比較著重於文本中心,藉此展開對作家的了解;臺灣選的課本,比較強調以作家為中心,介紹他的整個文學成就、生平以及在歷史上的地位。

臺灣主編、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孫劍秋稱,大陸教材和臺灣教材因為各有不同,各有特色,所以想把它們融合在一起,呈現完整的教案。

此次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團隊還帶著合編教材南下高雄,除了前往前鎮高中,也到高雄師大與師大附中分享編寫經驗與感受。臺灣教師對於兩岸合編教材給予高度肯定,並寄予期望,希望合編教材能有更多南部高中選用,尤其在南部綠營執政縣市,以突顯教育界對中華文化的堅持。

前鎮高中語文老師吳慧君表示,高中生對於創新性的信息接受度是非常高的,如果能有兩岸共同的文本、共同的文本記憶,讓臺灣學生知道我們的這篇經典文章大陸學生也在學習,對兩岸來講都是好事。

臺北市萬芳高中學生施國威表示,教材上有很多的圖例解釋,非常實用,新課本讓他對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更濃了。

新北市一高中上課畫面。(資料圖,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採用教材高中:內容與政治無關

專責教科書審定的臺灣「國教院」表示,兩冊書皆經實質審查並通過,但據了解,目前並無高中端採買,而是出版社自行贈送推薦,但該出版社已在今年六月申請停業,未來恐怕無法編撰後續教材,該套書無法完整銜接課程,明年將不會公告給學校選用。

「國教院」教科書中心主任楊國揚說,教科書送審原則,必須符合臺灣課綱內容,只要是臺當局「經濟部」登記在案、經營圖書的出版公司,都具備教科書送審資格,而這兩冊語文課本,當初填報申請的公司只有臺灣的「育本數位」,所列編者也只有主編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孫劍秋及幾位高中教師,看不出中國大陸學者。

楊國揚表示,中國大陸出版社不論是要跟臺灣合編、或申請出版教科書,在實務上都不可行,「國教院」會從課綱把關內容,至於出版社後續推出的教師手冊、試卷等,則非法定審查,應由高中教師向出版商直接反映,其對錯由出版商負責。

孫劍秋接受《自由時報》訪問時強調,當初編教科書的目的是鎖定東南亞僑校與中國大陸市場,「如果臺灣的學校都不能用,東南亞的學校怎麼會相信這套教材?」合編教材純粹出於商業考量,不該牽扯到「統戰」,而且該套教科書也符合課綱,完全是按照規矩來。

萬芳高中則強調,內容與政治毫無關聯,裡面文章都是一般語文課本常見,希望外界不要過度揣測,甚至加以渲染。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中華文化是我們兩岸民眾共同的寶貴財富,不可思議的是,有一些人卻拿著家中的寶貝往外扔,我想最終傷害的是臺灣同胞的福祉和臺灣社會未來發展的基礎

【本文源自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島內受歡迎 急壞了綠營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日前出版,被臺北萬芳高中等多所學校採用,臺方主編表示,當初只想讓臺商僑校有套中文教材,沒想到受到臺灣教師歡迎。與此同時,這也引起綠營和「臺獨」分子的恐慌,聲稱教科書已成大陸「統戰」工具。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臺灣新北市某高中上課情景。(資料圖片)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突出中華傳統文化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  鍾健 江凜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等兩岸機構合作編寫的語文教材項目——《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近日正式在臺灣出版並在臺北、臺中、高雄等多所高中投入使用。
  • 終於,兩岸合編教材被臺中學採用,綠營的反應你可以想像!
    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已被臺北萬芳高中等多所中學採用,這引起綠營和「臺獨」分子對於「統戰」的疑慮。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合編的兩岸高中語文教材,這學期已被臺北萬芳高中、達人女中、高雄前鎮高中和高師大附中等多所學校使用。
  • 兩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四冊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在臺北、高雄等地舉行
    本次兩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第四冊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也受到了人民網等各大新聞網站的關注。以下是人民網對此的報導:兩岸合編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張 盼2018年12月10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兩岸合編語文教材在臺受歡迎為加強兩岸合編教材交流研討,促進兩岸語文教學相互學習借鑑,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鄭家建近日率大陸編寫團隊赴臺,與臺灣編寫團隊共同舉辦兩岸語文教學交流研討暨兩岸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
  • 重磅 | 央視新聞與新華社等報導我校與臺灣合編語文教材走進臺灣高中
    ▲【新聞直播間】兩岸合編語文教材走進臺灣高中以下為新華社報導全文12月6日下午,臺北市達人女子高中體育館內,近200名師生共同觀摩了兩岸教師的中學語文教學交流,師生互動熱烈。這場教學研討會上,福州四中橘園洲中學衷穎老師為師生們帶來的課程是《孔明借箭借東風》;臺北達人女中王馨雲老師則為師生們講授《虯髯客傳》。
  • 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取得新成果
    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取得新成果 2012-02-09 來源:《中國教育報》 (李佩 攝)  本報北京2月8日訊(記者 禹躍昆)兩岸文化教育界今天在京共同發布了雙方近3年來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的最新成果——《兩岸常用詞典》編纂完成,
  • 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 馬英九:沒有政治考慮
    馬英九出席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新書發表記者會,馬英九一手拿著《中華語文大辭典》,另一手拿著2012年發行的《兩岸常用詞典》,表示能在即將卸任前完成所提政見,他感到欣慰    馬英九出席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新書發表記者會,馬英九(左)與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右)共同完成揭書儀式。
  • 臺灣世新大學研修承諾書事件:綠營欲加之罪 島內輿論反彈
    消息經由深綠媒體放出,島內綠營如獲至寶,立即上綱上線,乘機大做文章。臺灣教育主管機構負責人也聲稱要對世新大學究責處罰。對於綠營的「欲加之罪」,島內學者質疑,為了意識形態非要破壞一中原則、推翻「九二共識」,讓大學陷入困擾,這樣真的是愛臺灣的行為嗎?「政客們適可而止吧!」
  • 學者:綠營兩岸政策的亂與困
    針對臺巴「斷交」一個月,仍持續震蕩的島內政壇,華廣網7月17日刊載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匡宇的評論文章指出,臺巴「斷交」事件說明,蔡當局兩岸政策的顢頇與冷漠已走入死路。蔡鐵心「抗中」,其「後方」卻冒出一批「忽然親中派」,賴清德搶下頭香,引起綠諸侯「親中新論述」漣漪。
  • 綠營分子數典忘祖還想消費端午?(日月談)
    這一天,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會緬懷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承划龍舟、包粽子等習俗,沉浸在濃濃的節慶氛圍中。然而,島內一些綠營分子卻再度無事生非,拿「亞洲其他國家也過端午節」的理由來詭辯自己不認祖宗也可以放假過端午節,真的是無恥之尤。臺灣媒體人黃智賢日前在節目上批評綠營分子,既然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又幹嗎大張旗鼓地要吃粽子、划龍舟過端午節?
  • 大陸臺灣合編版《中華語文大辭典》將於2018年出版
    &nbsp&nbsp&nbsp&nbsp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5日訊(記者 佘穎)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兩岸合編工具書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大陸版《中華語文大辭典》(電子版,收詞10萬詞條),將於今年7月發布,兩岸《中華語文大辭典》(紙質版,收詞14萬詞條)《中華科學與技術大詞典》(
  • 兩岸合編詞典幕後:協商,彼此避免讓對方為難
    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與臺灣中華文化總會,日前分別在北京、臺北宣布,經數百位兩岸專家學者700多個日夜的奮鬥拼搏,第一本小型詞典《兩岸常用詞典》已付梓,兩本科技詞語詞典也取得階段性成果……實際上,在消除海峽兩岸詞語差異的路上,有識人士已經走了將近20年。  1.
  • 中華語文大辭典兩岸流行語 夠牛!
    大陸民眾解讀是對某人或某種事務感興趣。臺灣民眾卻相反地認為是對某人或某種事務感到不合意、憎惡。兩岸分隔與分治60年,衍生不盡相同的生活用語。   中華文化總會邀請兩岸百餘位學者專家,歷經6年努力,20日舉辦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大辭典》新書發表會。
  • 2024年以前兩岸不會「攤牌」?民進黨急了?!
    從蔡英文年初以817萬高票勝選,到後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兩岸間緊張局勢不斷加深。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走向如何?在民進黨的下一個任期內,兩岸到底會不會「攤牌」呢?臺灣政治大學教授王信賢指出,2024年以前兩岸不會「攤牌」。
  • 大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古文比例 臺當局卻在拼命刪
    海外網8月29日電 從這個學期開始,陪伴許多80、90小夥伴兒成長的人教版語文教材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將於9月1日在全國投入使用。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
  • 掃除「臺獨」 臺高中歷史新課綱讓綠營跳腳
    臺灣最新的高中歷史課綱到底為何物?為何會讓「獨派」人士如此不滿?   曾是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修訂小組委員會」成員的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昨天在接受導報記者電話採訪時介紹,與以往的課綱所不同的是,這個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新版本」,徹底排除了「臺獨」及「皇民化」思想,在史觀上回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所以『臺獨分子』更火大了」。
  • 前臺東縣長黃健庭:陸客看漲讓綠營也急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後,島內政治生態發生重大改變,藍營逆勢翻盤,多位藍營當選縣市長在選後公開表態堅持「九二共識」,有臺媒預測,陸客回流也因此會成為選後現象之一。黃健庭據香港中評社30日報導,對於如何看待「九合一」選舉後大陸遊客回流的問題,黃健庭表示,「韓流」有一定的影響力,陸客看漲是確定的,但會成長到什麼階段還有待觀察,而藍營執政縣市有15個,再加上臺北,團客行程安排會比以前只有藍八縣更有彈性,甚至跳過綠營縣市也是可以的,所以才會看到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出來喊話「交流不應有藍綠差別
  • 架設海峽兩岸交流的橋梁
    於是兩岸合編詞典溝通語言的呼聲日漸高漲。馬英九先生在當年競選時就提出,主政後要兩岸合編一本《中華語文大詞典》。2009年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雙方協商一致,提出兩岸民間合作編纂語文工具書的倡議。——2010年3月,兩岸在北京召開合編《中華語文大詞典》的協商會,為詞典確立了編寫原則,制定了編寫凡例,正式組成了編寫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