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麼辦,我喜歡上了一家三兄弟,他們也挺喜歡我的,這樣一來,我真不知道該怎麼抉擇。有的時候覺得大哥挺不錯的,但有時候又覺得二哥才是自己最喜歡的,還有的時候又覺得小哥是最心疼自己的。
這個劇情是來自瓊瑤當年拍的劇《婉君》,每當歌聲響起:「有個女孩叫做婉君.」就想到那個時代。
8歲的婉君本是給大哥衝喜的,小時候就和二哥娃娃親,沒想到那一天,生病的大哥因為激動,反倒病好了。但是至此以後,三兄弟卻逐漸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小姑娘,從小一起生活長大。
看劇的時候,覺得三哥有些傻傻的,做什麼決定也是慢半拍。婉君比較優柔寡斷,但是當時她已經被許配給了大哥,沒想到二哥喜歡上自己的時候,她也喜歡上了二哥,但是因為當時的觀念很重,已經是嫂子的她,怎麼能毀掉這個婚約,去愛呢?二哥一直追求她,她就一直拒絕,但是又有一些曖昧不清,到最後三兄弟因為鬧了一些不好,最後二哥離開家去了上海,大哥也離家出走,三弟也去了遠方。
三兄弟都離家出走後,他們的父母受不了了,三兄弟母親要趕走婉君,認為她來不是衝喜反倒是他們家的災害。
婉君和自己的丫頭嫣紅被趕走後,他們去了舅媽家,但是一向拜金的舅媽對他們是惡狠相待,而有一天婉君被舅媽的兒子拉著親吻,她極力反抗,丫環嫣紅聽見了聲音為小姐擋了這一遭,最後卻懷了孕,她們後來離開舅媽家,相依為命一起生活。一年後,三弟和少數民族姑娘結了婚,幸福快樂。二哥結了婚從上海和媳婦回到家裡,卻發現婉君不見了,他們四處找尋,最後找到了婉君。
這時候的公婆已經不再恨她了,邀請她回家,但是回到家後,他們想要操辦丫環嫣紅和婉君表哥的婚姻,婉君和嫣紅都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他們再次離開了這個家,後來嫣紅生了孩子,也叫婉君叫媽,大哥一次出行,找到了婉君,他還愛著婉君,最後的結局是大哥和婉君生活在了一起,而嫣紅和孩子也和他們一起住。
很多人說瓊瑤的劇毀三觀,說實話我看的時候我覺得也有一些驚訝。從小生活在一起的三兄妹,竟然會互相愛上。還是家庭教育這方面缺失。
這種感覺就像我當時看《以家人為名》發現尖哥哥愛上兩個哥哥,哥哥也愛上妹妹這樣,讓我覺得實在是有些扯。
可能愛情讓人衝昏了頭腦,但是把愛情和親情混在了一起,我覺得這樣不是很好。現在很多劇三觀不正,會讓孩子們都有錯誤的價值觀取向。
話說回來,其實當時我看見婉君回想畫面時,都是和二哥之前的故事,我認為婉君是更愛二哥的,也許她自己也分不清親情和愛情吧。
而且,當時她已經被嫁給了大哥,她的膽子也不大,再讓她靠自己衝破這種禁錮,實在很難。
現在的女孩很多都是相親,父母安排,媒妁之言,仍然有存在這樣的現象。但是對於自己真正愛的人,卻是愛而不得。
看見二哥離開後這麼快就愛上了別的女人,也為婉君有些心寒。
女孩,總需要勇敢一點,特別在感情上,喜歡的可以去爭取,不喜歡的曖昧不得。最後,可能傷害的是自己。
一首歌唱著說:「曖昧使人失去勇氣。」還有一部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以前我看的時候,不覺得三觀有什麼不對。
現在細細回想,不成為愛人,也不是朋友的純粹,就是在情感中耍流氓,不願意負責。
劇中兩個人是愛人的互動,卻非說自己是好朋友,兩個人還有各自的男朋友,誰的愛情願意忍受不忠呢?
我不認為男女生能在相互欣賞的基礎上還有純友誼的可能,只是一方不說破,另一方不挑明罷了。
最好的方式是兩情相悅的在一起,曖昧不清的斷舍離,這樣的感情才能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