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一點的一元是什麼?
質感很真實,不像是假錢。」
10月8日
一位網友拋出這個問題
並配上了圖
問題得到了警方的回覆
「說明你有日子沒用硬幣了」
原來,這是2019年8月30日
發行的新版人民幣
1元硬幣直徑已經從25mm
調整為了22.25mm
(你看,連硬幣都瘦了
)
還有人曬出新版5毛的
(長得跟以前的一毛很像!
「一毛一樣」因此流行起來)
這個問題下面
不少網友發出了:???
想必好久沒用過現金的你
現在也是同款表情
不久前有一個類似的話題
來自一位網友的描述:
「太久沒用紙幣(現金),
想不起來叫啥」
引起了許多網友的共鳴
趕緊給大家再科普下
新版人民幣的樣子
你有多久沒用現金了?
在什麼場合下會用到現金呢?
調侃之餘
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一個問題
行動支付並沒有方便到每一個人……
一位網友分享的買水果經歷
讓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
原來現在很多爺爺奶奶出攤
顧客掃二維碼付款
他們是拿不到錢的……
所以大家出門還是儘可能帶點現金吧
也不用100塊
揣個幾十塊零錢就好
塞手機殼裡挺方便的
當然,也不是每位老人出來做點小買賣,收款碼都會被親人利用。但是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還是更習慣收現金。
而且有的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現在中國已經進入數位化時代,年輕人學習能力強,能夠跟上變化的節奏,但是中國還有超過2.5億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下降,很難使用智能設備,就算主動學習,適應起來也十分不容易。
比如新冠疫情以來的健康碼,就讓很多老人十分為難,有的不理解什麼是健康碼,有的是老人機無法掃碼,還有的壓根就沒有手機……
這個電子化的時代,讓老年人進退兩難的不僅是健康碼,疫情時期只是格外凸顯了這個問題。
其他諸如看病需要網上預約、就餐只有掃碼點菜、坐車需掃乘車碼、景區只有網上售票、停車場一律電子無人收費、打車只能通過APP……就拿預約掛號來說,有時候年輕人都要愣個好一陣吧。
不由得想起國慶期間,一張被贊10萬+的圖。
這是無錫火車站「無健康碼由此進入」的告示牌,網友從這張告示牌上看到了「以人為本」:既不放鬆疫情防控要求,又給無健康碼特別是老年群體提供具體的解決辦法。
無數人盛讚:「一座城市的溫度就體現在它如何對待那些被『遺忘』的人」、「渡輪轟隆隆開過的時候,無錫這座城還有人撐著小船,渡步履蹣跚的人。」
更令人高興的是,有這樣溫度的並不是一座城市。
更多網友還曬圖評論,在鄭州、福州、西安、青島等地也有「同款」暖心舉動。
幾十年後,我們也會變老,也會有一天跟不上新的變化,也會對著新的時代感到迷茫,所以每個人才更不能熟視無睹。
就像下面這位網友的留言:最好的孝順是不能讓父母與社會脫節,這才是首選。
編 輯 | 劉 青 校 審 | 張 妍
來 源 | 江蘇新聞、青春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