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發達地區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

2020-12-22 央視網

  ◎ 郭秉晨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黨中央召開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開啟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十分重大。

  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為科技管理部門,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既是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提升綜合國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緊迫需要。我們必須以更大的自覺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步伐,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和未來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近年來,寧夏科技創新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走開放創新、特色創新之路,深入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區經濟轉型升級、發展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力支撐。

  然而作為欠發達地區,寧夏科技創新依然面臨著許多困難:科技創新意識不強,70%左右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大部分企業家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推進科技創新缺資源、缺人才、缺成果,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仍需深化,科技創新體系還不完善。

  這些都是寧夏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必須直面這些問題,在思想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堅持「四個面向」,加快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勇敢闖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十四五」時期,寧夏科技創新將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升能力為核心,以支撐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提供強勁動能。

  一是加快建設更強科技力量。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東西部科技合作,面向全國匯聚創新資源和科技力量。加快發展壯大創新主體,提升高校、院所創新能力,大力培育科技型企業。聚焦九大重點特色產業和民生需求,集中力量開展重大科技攻關行動,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創建全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完善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優化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加快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持續培育提升高新區、農高區創新發展能力。

  二是加快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進一步突出企業創新主體作用,著力增強企業家創新意識,引導企業家爭做科技創新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堅持圍繞企業技術需求凝練科技項目,加大支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牽頭實施重大重點科技項目。加大區屬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科技創新成效考核力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三是加快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健全人才引進、培養、激勵機制,完善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加強科技領軍人才、科技創業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培養。堅持政府引才與企業引智並重,建立支持柔性引才長效機制,制定支持企業柔性引才引智政策。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健全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

  四是加快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強化市、縣科技創新績效考核。統籌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加強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科技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建立以需求導向的創新組織模式,實行「揭榜掛帥」等制度,推進科研經費「包幹制」改革。完善科技金融支持體系,加強科研誠信和科技倫理建設,深入推進科學普及,在全社會營造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作者系寧夏回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治國理政「100句話」之: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
    新發展理念各項要求相互貫通,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方面。  習近平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達地區要有新作為,欠發達地區也要有新作為。要處理好供給和需求、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越是欠發達地區,越需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 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摘要:本文立足寧夏南部山區英語教學的實際,深入思考了情感教育在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探討了欠發達地區英語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面臨的幾個困境,探索性地提出了欠發達地區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踐途徑。
  • 玉林市積極探索欠發達地區引才用才新路子
    :陳坤 蔣祥宋 鍾慶賢 編輯:李華林 打造「博士窪地」 聚集高端人才--玉林市積極探索欠發達地區引才用才新路子
  • 郭永福:關注創新人才培養,重視教育信息化發展
    教育界專家學者、行業領頭人、專業研究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疫情之下教育行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變革與發展,並深度研究教育與公益如何實現更深融合,為實現教育資源聯動創新尋求更多機遇。中國教育學會原常務副會長、創新人才研究雜誌社社編審郭永福出席了活動,並在現場發表演講。
  • 生態文明建設 欠發達地區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園林網5月14日消息:欠發達地區處於特殊的發展階段,發展不足和保護不足並存,需要在實踐中探索一條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道路。筆者發現,欠發達地區生態文明建設還存在一些誤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方面缺少抓手。主要存在哪些誤區?
  • 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
    本文主要介紹2020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報告。查看更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資料,請點擊並>>>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題庫。【給定材料】人才難留,是欠發達地區的一個普遍問題。
  •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報告
    2020廣東公務員申論模擬題:關於欠發達地區人才難留問題的調研報告。申論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雖然廣東省考申論成績在筆試成績佔比僅有40%,但卻是一個和其他考生拉開差距的一個科目。更多申論資料,歡迎進入廣東公務員申論備考資料頻道。
  • 助力欠發達地區教育中天慈善沒有休止符
    中天扶貧志願者與閆玉芳一家「智慧教室的建設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也能體驗到先進的教學方式。」校長元旦成立介紹道,「中天的資助,大大提升了智慧教室的錄播質量,帶動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實際上,雖然每天都能享受到千裡之外的優質教學資源,但由於是直播,基礎較差的當地學生無法第一時間消化成都市第七中學的教學內容,特別是數理化課程。中天出資捐建的智慧教室,讓當地的學生能通過反覆觀看錄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從而更踏實地享受教學成果。
  • 美國欠發達地區高校如何「留人」
    放眼全球,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的現象,絕非我國獨有,美國在此方面的問題甚至比我國還要嚴峻。據統計,由於美國政府預算的持續縮減,2015至2016學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系統大概有6%的教師被吸引到經濟發達、環境優越、高校更為密集的東海岸和西海岸地區。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密西根、印第安那和俄亥俄等州。人才流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 營造中西部地區良好創新生態
    原標題:營造中西部地區良好創新生態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單純的產品競爭、技術競爭已逐漸演變為區域創新鏈及創新生態的整體競爭。一個良好的創新生態不僅要匯集各類創新要素,還需構建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以及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   就中西部地區而言,傳統發展動力逐漸減弱,粗放型增長方式難以為繼。
  • 如何創新教育?看看這些名師怎麼說
    「創新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石,創新教育是創新人才培養的根本保障,中小學是創新教育的主戰場,我們的科創教師就是這個戰場上的主力軍。」在活動現場,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周斌表示,在發揮科技期刊傳媒優勢,奮力搭建科創資源共享平臺的同時,發揮科技智庫參謀作用,合力打造創新教育良好生態,還要發揮行業組織社會資源,攜手推進「燎原計劃」遍地生根。
  • 陝西省林科院2020年科技創新計劃全面啟動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任宏濤 張勇 韓瑩 記者 李佳)6月29日,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6月24日下午,陝西省林業科學院組織召開2020年度科技創新計劃專項籤約暨啟動會。
  • 特崗計劃15年輸送95萬名青年教師為欠發達地區提供教育支持,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總結表彰
    2020年9月18日上午9點,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總結暨鄉村教師專業素養與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在上海開幕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精神,推動中西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根據《中國政府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別方案行動計劃(2016-2020年)》,教育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創新性教學與教師培訓」項目2016年啟動。由北京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承辦。
  • 高質量發展:綠色作底 創新為筆
    住滇全國政協委員楊曉紅認為,多年來,產業轉移在助推欠發達地區經濟數量趕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以傳統資源型和低端製造型領域為主,對承接地區經濟結構的優化效果不顯著。「要系統規劃引導思路與支持方式,促進產業轉移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融合,改善地區間發展質量的不平衡。」
  • 睿亞資產Premia Partners發布亞洲創新科技白皮書
    2021年01月13日 08:02 閱讀:1,520 該報告探討了亞洲市場大趨勢下的機會以及如何參與推動區內以及全球創新和生產力提升的領先創新企業的投資策略
  • 高校科技創新如何「深蹲起跳」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對科技著墨頗多,從落實和完善創新激勵政策,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寫入報告,讓來自高校的代表們為之欣喜、振奮。  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近年來,高校基礎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創新研究在我國科技創新格局中的位置越來越凸顯。在我國科技創新從「深蹲助跑」向「起跳跨越」的邁進中,高校科技創新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 廣西又一座機場拔地而起,選址坐落於欠發達地區,耗資近15個億
    可以說,在城市的建設發展中,交通發展是特別重要的一環,交通也是打開經濟飛躍的關鍵之一,交通能給一個城市帶來的好處,小夥伴們肯定都很熟悉,就我國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而言,該地區近年來的發展水平也更好,比以前更發達,目前,廣西還有另一個新機場巴蒂而起,位於欠發達地區的縣級城市,成本將達到近
  • 南陽市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
    【每日科技網】   5月17日,南陽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五中全會、全國「兩會」和國家、省科技創新大會會議精神,安排部署全市組織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工作,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總結成績,交流經驗,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 如何用「網際網路+」寫好科技創新大文章?
    在我國吹響了網際網路時代建設創新型國家號角的今天,如何進一步推動「網際網路+科技」發展,搭建科技創新大平臺,是一篇值得好好書寫的大文章。  首先,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推動科技信息公開,消除「信息不對稱」。多年來,科技重複研究開發、科技資金重複投入一直是困擾我國科技發展的老問題,其中的關鍵原因就在於「信息不對稱」。這既浪費科技工作人員的時間和精力,又浪費中央和地方政府有限的科技資金。
  • 魚米電商:創新服務 助力扶貧
    據了解,我國貧困農村及不發達地區共有超過2300萬留守兒童,過半數留守兒童一年與父母見面次數不足2次。父母外出打工狀態下,留守兒童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很大,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未來。如何能讓孩子的父母既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又能留在孩子身邊陪伴其成長,是整個社會都在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