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超千萬人正承受60分鐘以上極端通勤」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近5億的閱讀量折射出城市「打工人」對通勤現狀的廣泛共鳴,職住距離遠、通勤耗時長,依然是公眾日常生活出行的痛點。
這份報告來自於百度地圖慧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監測與治理實驗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在《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的基礎上,研究完善了「出行時間高精度提取技術」,計算出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作為城市通勤監測增加了第7個核心指標,該報告表明:36個中國主要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6分鐘,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比重僅為76%,超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
(2020年度全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通勤時耗增刊)
通勤時耗,直接影響著人們工作出行的效率和生活的幸福感。60分鐘以上的超長通勤,無疑會給城市中的「打工人」們帶來心理和生理的雙重疲勞,從而引發一系列環境與社會問題,這一結論也在《報告》中體現。在36個城市中,北京大於60分鐘的通勤人口比重達26%,極端通勤情況最為嚴重,其次是上海、重慶,青島、天津、成都、南京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也都在15%及以上。可見在超長通勤方面,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有著共同的煩惱,超長通勤所引發的居民身心傷害與社會治理難題,需要給予高度關注。
(全國主要城市大於60分鐘通勤比重)
除「60分鐘」外,「45分鐘」也是衡量城市通勤狀況的關鍵時間維度。紐約市政府曾發布《紐約2040——規劃一個強大而公正的城市》,提出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的比重達到90%,是一個城市實現繁榮、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然而根據《報告》,雖然我國主要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為36分鐘,但45分鐘以內通勤人口比重僅有76%,距離90%的目標仍道阻且長。其中,4個超大城市(北、上、廣、深)的45分鐘通勤人口比重均值僅為69%,「堵城「北京則以47分鐘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不出意料地成為了全國平均通勤時耗最長且唯一通勤超過45分鐘的城市。
(全國主要城市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
(全國主要城市單程平均通勤時耗)
單程平均通勤時耗是城市空間、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報告》內容真切吐露著「打工人」的心聲,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通勤狀況的極高關注。對於居民來說,短時耗通勤關乎著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生活質量;對於城市來說,營造更宜居、更繁榮、更公平的社會環境,短時耗通勤也是政府落實具體工作的重要方向。期待隨著城市規劃日漸完備、基礎設施日益健全,超長通勤終有一日將不再是城市美好生活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