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爸媽都知道,要讓孩子用正確的姿勢和習慣在座位上念書真的不容易,總是有各種千奇百怪的閱讀姿勢,有時甚至連檯燈都沒開,在一旁看著的爸媽總是操心又頭疼,深怕這樣一陣子下來孩子就近視了,也害怕不夠舒適的閱讀環境會讓孩子排斥閱讀。也許我們很難控制孩子的行為,但爸媽有能力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正確舒適的讀書環境,如果說檯燈本身就擺錯位置了、桌椅本身高度就不對,一來容易傷眼、導致身體酸痛,二來當孩子用正確的姿勢也會不舒服時,這樣就更可能刻意用奇怪的坐姿來閱讀,或者因為燈光不舒服而乾脆不開檯燈,甚至索性離開書桌?所以,到底檯燈該怎麼擺放才對呢?又應該怎麼找到適合孩子身高的桌椅呢?
先從檯燈談起吧!若問到檯燈的擺放位置,細項拆解來看不外乎是指檯燈的高度、左右位置以及前後位置,究竟這三點各有怎樣的參考原則呢?
檯燈的擺放高度——避免直視光源為最高原則
基本上檯燈的高度調得越低,光源就越接近書本,照射範圍會因而被限縮,光線也會集中於較小的範圍,造成炫光的可能性提高(所謂炫光也就是看書時會覺得光線反射刺眼),因此檯燈的高度不宜調得太低。然而,若檯燈角度調得過高,讓孩子在平時的坐姿下會直視到檯燈光源的話,那就是犯了大忌,除了會感覺刺眼以外,也對視力健康也相當不好。因此,建議檯燈的高度大約調至眉毛或額頭位置,大原則就是不要讓孩子直視光源,若符合這個條件,則檯燈高度能高就高
檯燈的前後位置——放置在不會看到光源的最近距離
當檯燈放置得越靠近眼睛時,以角度來說是越容易看見光源的,反之若擺得越遠,就越不容易直視到光源。然而,如果將檯燈放置的太遠,桌上的書本可能就會超出檯燈的照射範圍,就會導致一部分的書沒有被照到,讀起書來光線不均勻,會造成孩子閱讀時眼睛不舒適。因此,檯燈前後位置的原則跟前者檯燈高度的原則很類似,也就是在平時姿勢不會直視光源的前提下,去調整到一個離身體近一點的距離,讓檯燈能充分照射到整本書。當然,是否直視光源這點也同時牽涉到檯燈高度和前後位置,因此整體來說,第一原則為不要直視光線,第二原則為把書本擺在檯燈的充分照射範圍下,最後若還有調整空間,再儘量讓檯燈高度調到高一點的位置。
檯燈的左右位置——放在慣用手的另一側來避免陰影
這點相信各位爸媽都有注意到,由於右撇子寫字時字會在手的左側,為了避免檯燈照射所產生的陰影遮蔽到正在寫的字,檯燈必須放在左前方,陰影才會落在手的右側;相反地,若孩子是左撇子,那將燈放置於右前方就會比較適合了。然而,若你家的燈是屬於照射範圍很寬廣、可以將整本書或甚至爸媽和孩子各自讀的兩本書都容納進去,那麼關鍵只在於讓燈源位於正中間,陰影就自然不會遮蔽到正在寫的字了,無論底座是放在左側或右側都沒有什麼差別。
看完上述三個建議,想必爸媽對於檯燈的擺放原則更有概念了吧!但要讓孩子書讀得舒適,除了光線以外,坐得正確、舒服也是關鍵。那麼在桌椅的選擇與調整上又有什麼地方要注意的呢?什麼樣的桌椅才適合孩子呢?
桌椅的高度——以手肘自然擺放於桌上為原則,不一定要桌椅都能調高度
一個舒適的桌椅高度至少必須達到兩個基本條件:1. 腳能夠平穩舒服地放在地板上,讓大腿保持水平。 2. 腰挺直靠著椅背坐著時,手肘能夠剛好自然地擺放於桌面上。
首先來說明第一點,若椅子過高使得腳無法著地的話,容易壓迫到大腿下半部的血管,若太低的話,孩子必須把腳縮起來才能正常地坐下去,坐不用多久就會感到酸痛;而第二點則是基於人體工學,若桌面相較太低,孩子很容易因此彎腰駝背或者低頭,若桌面太高,則必須抬起肩膀才方便於書面書寫,同樣會造成姿勢不正確。
基於這兩個原則,爸媽確實可以挑選相對應符合孩子體型的桌椅,但孩子會長高,應該怎麼坐才能讓孩子一直都有適合高度的桌椅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去購買成長型桌椅,隨著孩子的身高成長多段式地去調整桌椅的高度,然而若爸媽負擔不起成長型桌椅,那麼也可以考慮使用現成的桌子搭配可調高度的椅子,如果希望能夠使用久一點,建議選擇偏高的桌子,將孩子的椅子調整到配合桌子的高度之後,在孩子的腳下加上踏墊,讓孩子的腳能夠著地;等到孩子長高后再視狀況調整椅子高度並拿掉踏墊,一般而言這樣一來孩子在成長前後都能有適合的桌椅高度;倘若孩子的身高落差真的太大,亦可以考慮再去買一張較高的桌子,以避免為了過矮的桌子調低椅子,導致椅子太低、大腿無法水平擺放。
想讓孩子好好閱讀,花大錢布置閱讀環境不一定是必要的,要讓孩子乖乖遵守坐姿原則更是難事,但正確地設置閱讀相關硬體環境卻是每個爸媽都可以自由控制的,也是爸媽應該要花心思注意的,現在就去檢驗看看孩子的檯燈和桌椅是否設置正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