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潘玉良」,不少人眼前浮現的是電影《畫魂》中的鞏俐,或者電視劇《畫魂》裡的李嘉欣。
1993年,著名演員鞏俐曾在電影《畫魂》中演繹了女畫家潘玉良的一生,2003年,香港美人李嘉欣再度飾演潘玉良,從嬌美丫鬟到優雅畫家,在劇中與潘贊化、田守信兩大角色上演了一場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盡管美人珠玉在前,然而,看到潘玉良的照片,你可能有些失望。著名歌唱家周小燕是潘玉良的友人,據她回憶,潘玉良獅子鼻、厚嘴唇。而且,潘玉良出身貧寒,目不識丁,聲音粗魯,愛喝酒劃拳,跟明星們飾演的美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潘玉良這樣的「灰姑娘」為何能被高富帥潘贊化相中,還會得到張大千、徐悲鴻這樣的畫界大咖青睞,最後還逆襲成首個參加義大利國家展覽會的中國女畫家、被譽為「中國早期西畫運動中的第一流人物」?人們對潘玉良有何誤解?12月11日,來成博「玉汝於成——潘玉良的藝術人生」展覽上一探究竟。
誤解一:
潘贊化「見色起意」?那是「慧眼識珠」!
潘贊化是蕪湖海關監督,五官端正、風度翩翩、溫文爾雅——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瑪麗蘇男主的形容詞,都可以放在這位民國精英身上。
在旁人看來,彼時的潘玉良只是個地位卑微的18歲孤女,毫不起眼,唱個曲子還隻會唱京劇的老生、黑頭,一點沒有小姑娘的嬌媚可愛。但潘贊化卻獨具慧眼,從她質樸的外表中一眼發現她骨子裡的倔強剛毅,是塊不得了的璞玉,於是帶她脫離泥淖,還請陳獨秀為兩人做証婚人,又支持她讀書、學畫。
事實証明,潘贊化確實眼光毒辣。脫離泥潭、有了成長土壤的潘玉良,簡直開了掛似的「瘋長」。
22歲開始學素描,僅三年後便進入上海美專,成為中國第一所現代美術專科學院所招收的首批女學生之一,一年後又前往法國就讀裡昂中法大學,接著連續跳到巴黎、義大利,剛過30歲便成為了繪畫大師康洛馬蒂的高足。
在這期間,潘贊化與潘玉良寫信不斷,多年後潘玉良再度赴法,40年未能歸國,兩人依然書信往來,綿延一生的情誼大部分時間都建立在多年分隔兩地的情況之上,這足以証明,一個有趣的靈魂足以賽過好看的皮囊。
誤解二:
潘玉良「君子好逑」?敬佩「一代畫魂」
民國時期的文人傲氣異常,措辭辛辣,而且誰也不服誰,尤其是在藝術造詣上,很少有人能得到他們的一致認可,而這個「魔咒」到了潘玉良這裡,便成了「女士開展,八方點贊」。
中華民國二十四年,「西漂」八年,學成歸來的潘玉良舉辦了盛大的個人畫展。作為中國第一次舉辦女性油畫家的個展,整個文藝界都為之傾倒,無數名流、文人、畫家撰文誇贊,滿布報紙。同盟會四大元老蔡元培、張繼、易培基、柏文蔚等聯名發表啟事,向世人推薦潘玉良。曾在法國為同門、後又成為同事的徐悲鴻大贊潘玉良是「三百年來無人可比的畫家」。
除了徐悲鴻,她還有不少「粉絲」:高度贊揚她的畫為「新白描」的「伯樂」陳獨秀,曾經受過她幫助的旅法畫家賀慕群,與她稱姐道弟的巨匠張大千,既是良師也是益友的劉海粟……
或許有人會認為,潘玉良是如電視劇裡一樣,身邊總是不乏追求者。而且,真正的潘玉良是個豪爽、不拘一格的「另類才女」,她不是靠女子的嬌媚,而是靠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粉絲」。
她性格主動,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講話、表演,積極地表達自己,從不扭捏﹔她坦蕩、真誠,對素不相識的學生也能一視同仁地教導﹔她在經濟窘迫的情況下多次為藝術社團捐款、接濟同在國外的同胞﹔她不僅僅是個埋頭繪畫的藝術家,還是在國家陷入危難時,通過義賣、演講、捐款等實際行動支援祖國的愛國人士……
人們對潘玉良的喜愛,不是君子好逑,而是對其人品性格的欣賞、對其藝術造詣的肯定,對其赤子之心的尊敬!所以,潘玉良才是當之無愧的一代畫魂。
潘玉良一生跌宕起伏,她的人生體會,獨特心性,她想要對世界說的話,都在一筆一劃中落於畫布,無聲流傳。12月11日來成博,在「玉汝於成」展覽中,摘掉電視劇的濾鏡,從畫作裡尋覓真實的潘玉良,邂逅民國傳奇的逆襲女王。
特別提示:
12月8日,記者從成博獲悉,根據成都防疫工作需要,成博已展開每日三次的全面消殺工作,並實行100%新風吹送和夜間強排風,每日接待參觀人數為每日人數上限的75%(15000人),觀眾需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並測量體溫正常後方可入館。(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