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不管是現在的年輕人,還是老一輩的人們,對於「生日」這件事,應該都是比較在乎的,畢竟我們在這一天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從此這個世界上就有了自己的足跡。在農村的眾多講究裡面,就有一項是關於做壽的,有些農村家庭,作為孩子的就希望給自家的老人過生日,但是作為老人,就不斷的在推遲,並且嘴上說著,過幾年再去慶祝生日也可以。於是,很多人就在思考,農村老人應該在多少歲的時候做壽才是最適合?為什麼孩子想要給他們做壽,他們也不願呢?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一、農村老人多少歲做壽最合適?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小編就要很明確的跟大家說明,所謂的做壽,跟我們腦子裡想的過生日是有一定區別的。生日的話,基本上每年都可以過,但是做壽,一般就是在人的年齡已經達到50歲才能夠稱得上是「壽」。所以,我們可以把50歲作為一個界限,50歲以上擺酒席,那就是做壽;50歲以下,只能算得上是過生日。正常情況而言,農村老人會在超過50歲之後,才考慮做壽,而且年紀越大,做壽就越適合。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二、農村老人不願意過壽的原因
1. 辦酒席太麻煩
如果是現在,那擺酒席就很簡單,只需要全家人一起去到飯店,然後按照上面的菜單,點一遍就可以了,但是以前就不一樣,所有的菜餚都是由舉辦酒席的那個人提供,從制定菜譜,購買材料,一直都最後把親朋好友都叫過來,都是幾個人去完成。農村的老人認為這是一件傷神且浪費時間的事情。
2. 老人害怕過壽
在農村裡,就有這麼一個說法,給老人家過壽,會帶來很不好的事情,所以老人家為了不給家裡帶來黴運,也就不願意國壽。一旦過壽,也就意味著承認自己老人,身邊的老人一老,自然就會慢慢地離開,老人肯定很害怕離開這個世界,就不想過壽。
3. 生活條件不好
過壽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完成的,擺酒席過壽是需要花費很大的一筆錢。在以前,過壽雖然會收到別人帶來的份子錢,但是這所謂的「錢」並不是現金,而是通過禮物代替。他們會購買一些禮品,有的只是帶一些土雞蛋就來,可是你想要招呼好客人,就需要準備很隆重的酒席。這對於家庭條件不怎麼好的家庭而言,根本就沒有閒錢去辦酒席,農村老人對於家裡的經濟條件知根知底,也就不想去過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