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九不做十」,給老人做壽的講究您知道嗎

2020-12-22 國風講壇

在生活當中,也叫做「過壽」和「做壽」,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都保留著給老人做壽的習俗,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孝心,同時也是希望老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在民間有這樣一種關於做壽的說法就是:「做九不做十」,意思就是說縫整十的歲數就要提前做。

在民間,一般認為家裡老人60歲就可以做壽了,因為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60歲已經說明真正步入晚年生活了,並且在古代,60歲可以算是高壽了,所以現在一些農村地區還存留著給家裡老人過60大壽的風俗。按照民間的說法「做九不做十」,如果想給老人過壽,那就得避開「十」的整數倍,提前一年過壽,比如說過60大壽,就要在59歲過,70大壽就要在69歲辦,以此類推。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講究,是因為人們認為「十」與「死」諧音,本該是大壽的慶賀日,這樣不吉利的暗示會比較讓人忌諱,而「九」則會有「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再者,「九」作為最大的個數,在古人的觀念中被認為最「大」最「上」,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數字,用「九」替「十」過壽,暗含著「長命百歲」、高壽之意,所以人們就有了「做九不做十」的做壽講究。

當然,「做九不做十」的過壽講究只能說是表達人們一種希望「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嚮往之情,也是對家裡老人的祝願與孝敬。您還知道哪些有關做壽的講究呢?歡迎關注和留言討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給老人祝壽究竟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
    給老人祝壽究竟有什麼講究?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人降生在世界上這一天叫做「生日」,又稱「壽誕」、「壽辰」。「生日」是人生的開始,對每個人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生日這一天進行慶祝活動已然成為一種習俗,這就是所說的「過生日」、「做壽」了。不同的年齡身份「做壽」也不同。通常來說,過了四十歲後逢十的大壽會要重視一些。過壽時可不要忘了準備上壽幛、壽桃、壽麵、喜蛋,蛋糕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建好堂,擺上蠟燭,過壽的人逐一接受親友晚輩的祝壽,方才開始享用壽宴。
  • 「做九不做十」你給老人家做壽時千萬別搞錯了!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愛幼之傳統美德,故此,凡逢生日,都要慶賀,尤其是老人滿了60花甲子,都要做花甲壽,滿70歲做古稀壽,滿80歲做仗朝壽,滿90歲做凍梨壽,滿100歲做期頤壽,滿120歲做雙甲子壽。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01 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首先第一個,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可以稱作大壽。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過壽,是從60歲開始,一個甲子等於60年,有了一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壽。那麼我們到底在家裡面給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但是農村的老人對於過生日是很避諱的,多數老人都不願意過生日的。有些就算是子女強烈要求給老人過生日,但是他們總是會拒絕,並且都會說等幾年再過生日。那麼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這裡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做壽和過生日是有區別的。不知道在其他的地方是如何的,在我們當地只有50歲以上的老人才稱之為過壽,而50歲以下的人,只能是算過生日。
  • 莆仙做壽 男「做九」女「做十」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
    N海都記者 陳小芳 海都訊「我常聽老人談論做壽的事情,可是他們不說做壽,而是說做十。」昨日,讀者小李向海都報鄉音欄目拋出了一個方言詞語「做十」,希望了解背後的含義。 男女做壽日期選定有講究 82歲的讀者吳大爺為小李解開了疑惑。吳大爺告訴記者,在莆仙方言中做壽稱為「做十」。「在舊時,莆田人做壽是非常講究的,但現在簡化了很多。」
  • 女人70大壽,怎麼過,有何講究
    女人70大壽,怎麼過,有何講究 文/成長新視點 人生七十古來稀,一般給老人做壽,是男的做九,女的做十。可是,真正算起來,應該是男的做八,女的做九。
  • 為什麼生日做九不做十?看後長知識了
    我國民間往往有做「九」不做「十」、做虛(歲)不做實的習俗。本來遇到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九十等整十歲壽辰時,是最值得慶賀和紀念的日子。 這是因為在我國傳統觀念中,認為「十全為滿,滿則招損」,「十」反而有著到頭、到頂的意思,做了整十歲的生日,似乎就意味著已將壽做完,這當然是很不吉利的。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很多農村都延續了老早的風俗和傳統,這些觀念慢慢影響了村民的衣食住行,比如「四年椽,十年檁,十五當梁夠標準」這說法,另外農村過壽也有講究和禁忌,不是什麼年齡段都可以過得。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 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做壽又稱「祝壽」,是為中老年人舉辦慶賀生日的活動,在我國廣為流傳。「做壽」並不像現在我們年輕一輩過生日,或買個生日蛋糕,或聚一起吃飯,或KTV開心熱鬧一番,這裡面有諸多講究,在舊時社會被鄭重對待,不容馬虎。
  • 農村老人做壽的現狀特點、驅動因素及建議-以青龍縣吉利峪村為例
    而且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做壽數量劇增,那麼單單做壽這部分的支出就是禮金單價增長和數量增長的乘數效應,2019年,我老家的做壽這部分的支出近5000元,要知道村裡很多戶人家總的年收入也就2-3萬元,還不包括其他婚喪嫁娶、喬遷、生病住院的探望等支出費用,大大增加了村民的人均負擔,特別是農村中下層家庭的負擔。
  • 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在農村的眾多講究裡面,就有一項是關於做壽的,有些農村家庭,作為孩子的就希望給自家的老人過生日,但是作為老人,就不斷的在推遲,並且嘴上說著,過幾年再去慶祝生日也可以。於是,很多人就在思考,農村老人應該在多少歲的時候做壽才是最適合?為什麼孩子想要給他們做壽,他們也不願呢?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 永嘉橋頭鎮老人做壽不辦壽宴 三年捐出千萬「壽桃基金」
    她笑稱:「現在,我們村的老人做壽大多不辦宴席、不分壽桃,而是流行捐出壽桃金做好事!」近3年來,「壽桃基金」在橋頭鎮風行,近300位老人捐出壽宴費用1000多萬元用於村裡建設,形成獨有的「橋頭風尚」。  「『壽桃基金』基本上都是像這樣的定向捐資。」
  • 福鼎人過年習俗:"送十」和「做十」.
    但凡長輩「做十」,做晚輩的就要送上壽匾、壽聯。八仙彩「做十」時還要掛八仙彩、壽幛等。壽幛是賀幛的一種,多以紅色鍛料為材,上面用金色絲線繡上祝賀的詞句,若是比較講究的人家,除了詞句外,還會配上各種寓意吉祥的精美圖案紋樣。精緻的紅色壽幛與喜慶的八仙彩,齊齊掛在大堂之上,光是這喜慶的氛圍,便足以讓在場的人心生歡喜之意了。做十當然要「請十酒」啦,「請十酒」也叫「辦十」,也就是通常大家理解的擺壽宴。
  • 老祖宗說過壽「忌九,逢九說十」,很多人不懂,壽文化不能忘
    我們知道"壽文化"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古至今給老人過壽是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的習俗,而農村也對這樣的習俗做出了總結,"做壽忌九,逢九說十"。這句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老人過壽忌諱"九",到"九"出現的時候要用"十"代替。要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要先從過壽的緣由說起。
  • 老祖宗說: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何意?為啥都要過虛歲壽?
    「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就和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了我們民族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和願望,在民間老人過壽,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會邀上親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那麼何為過壽呢?
  • 老人做壽不再大操大辦、全村送禮 寧海上蒲村成立「壽金基金會」
    「我老公剛過70歲生日,生日當天一早,他把3000元準備用來做壽的錢捐給了基金會。」寧海強蛟鎮上蒲村村民金慧芬說,老人開心,子女省事,這樣做壽很有意義。  強蛟鎮上蒲村村委會主任金松林說,村裡老人辦壽有全村分饅頭和方便麵的習俗,全村400多戶人家,僅這筆開銷就要幾千元。
  • 風水先生說:小孩要過三次生,老人過生有三壽,這是什麼講究?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
  • 女人70大壽怎麼過,有何講究?
    女人70大壽怎麼過,有何講究?文/@成長新視點人生七十古來稀,一般給老人做壽,是男的做九,女的做十。可是,真正算起來,應該是男的做八,女的做九。因為,古人在年齡上,是按虛歲計算,也就是在娘胎裡的時間也要算上,做壽同樣也是按虛歲。所以,七十大壽,男的是68周歲做,女的是69周歲做。所以,又有「過九不過十」說法。做壽一、古人做壽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