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九不做十」你給老人家做壽時千萬別搞錯了!

2020-12-22 老李嘮民俗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素有尊老愛幼之傳統美德,故此,凡逢生日,都要慶賀,尤其是老人滿了60花甲子,都要做花甲壽,滿70歲做古稀壽,滿80歲做仗朝壽,滿90歲做凍梨壽,滿100歲做期頤壽,滿120歲做雙甲子壽。然後做壽時都要提前一年做,「做虛不做實,做九不做十」即逢九做壽,60歲壽,59歲做;70歲壽69歲做;80歲壽79歲做。如此類推。

圖片來自網絡

做壽為什麼要提前一年做呢?

傳說,有一天張果老邀請天上神仙和閻王爺到花果山水簾洞去看望齊天大聖,他老人家倒騎毛驢路過一個地方,碰到去山上砍柴的一個叫張三年輕後生,從他面前經過,張果老看到有一點不對勁,於是連忙把張三叫住,仔細一看,發現張三陽壽已到期,明天午時三刻就要陽壽終盡,張果老叫張三不要去砍柴,早點回家安排後事。

張三認出了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知道他神通廣大,於是連忙在張果老面前跪下討饒,求張果老救他一命,並說:「如果我死了,我七十歲的老母親沒人服侍,請張果老大仙救他一命。張果老念其是個孝子,於是產生憐憫之心,答應救他一命,並告訴他這麼做。

圖片來自網絡

第二天,眾仙來到山上,還未到水簾洞就看見山口擺著一桌豐盛的菜餚和美酒,神仙經不住美酒的誘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吃了起來。酒過三巡,張果老把手搖了搖,張三就從樹背後跑了出來,哭喪著臉說「這美酒佳餚是我給閻王爺預備的,想讓他給我加壽的,你們把它吃光了,我拿什麼去招待閻王爺好讓他給我加壽?」張果老這時說話了,他叫閻王爺把生死薄拿出來查一下,經查張三的陽壽只有19歲,真的是今天午時三刻就要壽終。

圖片來自網絡

眾神仙吃了張三的佳餚美酒,都有點不好意思,就叫閻王爺把壽命給改一下,閻王爺也覺得吃了人家的東西,沒有一點表示不好意思,再加上眾仙說情,於是在生死簿上的十九歲前邊加了一個九,就變成了九十九歲。然而,張三一直活到九十九歲才死去。

從此以後人們認為「九」是個吉利數字,為了求得長壽,所以老人在做壽時就做「九不做十」。

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做九不做十」的原因,主要還是,「九」數是我國的吉利數字,它在個位數字裡是最大的一個。中國古代認為「九」是一個至陽的虛數、極數,常表示最多,無數的意思,比如:九天、九重天、(表示非常高)九盤(形容彎彎曲曲的道路)還有「九牛一毛」「九九豔陽天」等它都表示一個概數,有時候要比十還大。

再說「九」同「久」,表示長長久久,壽歲延綿長久。而十則表示十全十美,非常完美,說明已經到達頂點了,壽命完結了,滿則招損嘛,所以逢滿十過生日是不吉利。

所以大家選擇做「九不做十,做虛不做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俗,代代相傳至今。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你家鄉做壽的習俗是不是這樣子的?

相關焦點

  • 「做九不做十」,給老人做壽的講究您知道嗎
    在生活當中,也叫做「過壽」和「做壽」,特別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都保留著給老人做壽的習俗,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孝心,同時也是希望老人能夠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畢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在民間有這樣一種關於做壽的說法就是:「做九不做十」,意思就是說縫整十的歲數就要提前做。
  • 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
    為什麼做九不做十?千萬不要過錯了人降生在世界上這一天叫做「生日」,又稱「壽誕」、「壽辰」。「生日」是人生的開始,對每個人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在生日這一天進行慶祝活動已然成為一種習俗,這就是所說的「過生日」、「做壽」了。不同的年齡身份「做壽」也不同。通常來說,過了四十歲後逢十的大壽會要重視一些。
  • 老人做壽講究忌諱多,多少歲該做壽?作小輩的別太隨意
    過壽是從六十歲開始,一甲子=60年,有了1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做壽。那麼在給家裡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01 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首先第一個,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備受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可以稱作大壽。
  • 為什麼生日做九不做十?看後長知識了
    我國民間往往有做「九」不做「十」、做虛(歲)不做實的習俗。本來遇到五十、六十、七十和八十、九十等整十歲壽辰時,是最值得慶賀和紀念的日子。 但民間卻往往提前到虛歲四十九、五十九、六十九、七十九歲時來舉行隆重的祝壽儀式,到了整十歲生日時,則反而沒有表示。
  • 按照傳統多少歲該做壽,都有什麼講究?家有老人不妨一看
    過壽,是從60歲開始,一個甲子等於60年,有了一甲子的人才能過壽,也叫做壽。那麼我們到底在家裡面給老人做壽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首先,按照傳統逢十的整壽,這個要重視,而且逢十的壽辰我們也叫做大壽。
  • 莆仙做壽 男「做九」女「做十」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
    N海都記者 陳小芳 海都訊「我常聽老人談論做壽的事情,可是他們不說做壽,而是說做十。」昨日,讀者小李向海都報鄉音欄目拋出了一個方言詞語「做十」,希望了解背後的含義。 男女做壽日期選定有講究 82歲的讀者吳大爺為小李解開了疑惑。吳大爺告訴記者,在莆仙方言中做壽稱為「做十」。「在舊時,莆田人做壽是非常講究的,但現在簡化了很多。」
  • 老祖宗說: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何意?為啥都要過虛歲壽?
    「做壽忌稱九,逢九必稱十」就和我們的生活很貼切。「壽」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了我們民族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寄託和願望,在民間老人過壽,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會邀上親朋好友,大家聚在一起觥籌交錯,歡聲笑語的。那麼何為過壽呢?
  • 千萬別搞錯,不然會毀車
    千萬別搞錯,不然會毀車汽車的日漸增多,給道路上帶來的麻煩真不少。交通部門為了更好的管理汽車以及保障每個人的安全,於是更改交規的執行方式,變得更加嚴格。每一條路上都裝上了攝像頭,具備各種智能化的高端功能。同時也包括路上的限速設備等等,同時還有減速帶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很多車主在經過減速帶的時候都會踩剎車,保障自己安全行駛,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 上戶避免麻煩纏身,金牌月嫂的「十不做」要謹記
    不做這十件事!做飯時的我們被油煙、細菌包裹,自己就像移動大細菌。,耳腔可以用棉籤隔一段時間清理一下,耳孔裡的千萬別碰,有可能將寶寶的耳蝸捅傷。一些通便的方法成年人都難以接受更何況幼小的寶寶,我聽說很多月嫂都會在寶寶便秘時候用肥皂什麼的刺激寶寶肛門,千萬不要做,如果你不怕惹麻煩上身的話。
  • 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且把過生日做壽的相關講究視為「冷知識」,那麼,關於過生日做壽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做「九」不做「十」所謂做「九」就是,逢49歲、59歲、69歲、79歲等生日,要舉行隆重的做壽活動;不做「十」則為50歲、60歲、70歲生日則無表示,甚至平靜度過。
  • 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十件事今天千萬別做!
    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十件事今天千萬別做! 資訊標籤: 中元節 鬼節不能做的事情 核心提示: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
  • 大廚:千萬別搞錯,否則油條不蓬鬆
    大廚:千萬別搞錯,否則油條不蓬鬆油條是麵食的眾多做法中,深受大眾喜歡的一種,香酥脆的油條,配上一杯豆漿,一個美好的早餐開始了,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在早餐店買著吃油條,但其實我們親手在家也是可以做的,親手烹飪的食物乾淨衛生無添加,家人吃著才會更加的放心,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便是家庭版健康小油條,不加泡打粉,個個照樣香酥脆,而想要起到蓬鬆的效果,有人會用小蘇打,有人會用食用鹼
  • 千萬別搞錯,搞錯後腥味重
    在外邊吃小龍蝦雖然是方便但是又會擔心衛生問題,有些朋友在家做蝦時,總會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弄完的蝦還是會有一股腥味。白水煮蝦,到底冷水下鍋還是開水下鍋?千萬別搞錯,搞錯後腥味重!這點大家一定要清楚,我們在做蝦的時候一定要熱水下鍋,因為如果是涼水下鍋,那麼蝦的腥味會更加濃重,甚至到了腥的吃不了的地步,所以說大家在做白水煮蝦的時候千萬要記得是用熱水下鍋。
  • 發現深圳(音頻)|深圳人做壽的「冷知識」
    現在我們將《發現深圳周刊》的內容聲音化,每天5分鐘,給你講講關於深圳歷史、民俗、文化的小知識。 【本期內容】 賀壽辰筵,深圳人稱為「做壽」,是人的一生中一項重要的風俗禮儀。深圳本地人的做壽習俗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們來聽聽民俗學者廖虹雷的文章。
  • 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在農村的眾多講究裡面,就有一項是關於做壽的,有些農村家庭,作為孩子的就希望給自家的老人過生日,但是作為老人,就不斷的在推遲,並且嘴上說著,過幾年再去慶祝生日也可以。於是,很多人就在思考,農村老人應該在多少歲的時候做壽才是最適合?為什麼孩子想要給他們做壽,他們也不願呢?農村老人多少歲會做壽,為啥孩子孝順給操辦,有些老人卻不願呢?
  • 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
    摘要: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老人做壽有什麼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生日,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其是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日子。母親經歷過十月懷胎以後,然後把我們生育下來。那麼在農村,按傳統老人多少歲做壽合適?為何很多老人不願做壽?這裡我們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做壽和過生日是有區別的。不知道在其他的地方是如何的,在我們當地只有50歲以上的老人才稱之為過壽,而50歲以下的人,只能是算過生日。而且過壽是要擺酒席的,如果沒有辦酒席那就不算是。到了50歲,老人才會考慮做壽,並且是年齡越大,那就舉辦的越隆重。
  • 永嘉橋頭鎮老人做壽不辦壽宴 三年捐出千萬「壽桃基金」
    她笑稱:「現在,我們村的老人做壽大多不辦宴席、不分壽桃,而是流行捐出壽桃金做好事!」近3年來,「壽桃基金」在橋頭鎮風行,近300位老人捐出壽宴費用1000多萬元用於村裡建設,形成獨有的「橋頭風尚」。  「『壽桃基金』基本上都是像這樣的定向捐資。」
  • 炸酥肉時,該用澱粉還是麵粉,餐廳大廚教你一招,以後別搞錯了!
    炸酥肉時,該用澱粉還是麵粉,餐廳大廚教你一招,以後別搞錯了!現在有很多小孩子都特別喜歡吃肉,我們家的孩子也是一個食肉主義者,而且最喜歡吃的東西就是炸酥肉了,只要家裡面有回來的有豬肉,他就會讓我給他做炸酥肉吃,炸酥肉的做法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有很多人都很疑惑,在炸酥肉的時候,到底該是用麵粉還是要用澱粉?
  • 孝德習俗:兒女如何給長輩「做大壽」
    這些壽誕儘管名稱不同,來歷也不同,但都需要兒女們用「做壽」這一方式來體現對長輩的愛戴和孝心。  上虞民間有「生日年年有,壽誕六十首」的俗諺,意思是說人只有到了「耳順之年」即60歲才有資格做壽。壽俗中,還有不成文的習俗,那就是「做九不做十」、「男做九、女做十」和「逢五小壽小慶,逢十大壽大慶」。如60大壽,要提前一年在59歲的生日來慶祝,俗稱「做九」。
  • 老外說count to ten,不是讓你「數到十」,搞錯就尷尬了
    count作動詞,可以表示「數數」;但老外說「count to ten」,可不是叫你「數到十」,別搞錯了!,不過當你很生氣的時候,老外說「count to ten」,是希望你:花點時間冷靜下來(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深呼吸,冷靜一下」)下面是這個俚語的英文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