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兩大食品集團加緊祖國大陸連鎖業「卡位」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四月九日電 題:臺資兩大食品集團加緊大陸連鎖業「卡位」

  中新社記者 曾嘉

  日本7—Eleven將於本月十五日在北京設立第一家店,這一享譽全球的便利店品牌終於在期待中登陸中國大陸。而一直爭取7—Eleven大陸經營權的臺資統一集團卻未出現在股東名單中,他們將眼光轉向南方,正準備從醫藥零售店中打開進入大陸連鎖業市場的大門。

  據報導,統一集團投資的「康是美統一生活事業」,今天在深圳與廣東麗珠藥業集團籤約,投資成立(深圳)統一康是美公司。統一持股比率百分之六十五,並透過麗珠集團取得大陸醫藥業零售執照。第一家康是美預定於夏季在深圳開業。

  據悉,「康是美藥妝連鎖店」是統一集團旗下統一超商全額投資的日用零售業品牌,在臺灣主要經營化妝品、醫藥及其他日用品零售,目前在島內約有一百一十家連鎖店。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合資企業,將是統一集團進軍大陸零售市場、建立自有品牌連鎖業的重要起點。統一將借鑑其在臺灣連鎖業的經驗,把有效的經營模式移植到大陸,並結合其在大陸食品業所成功建立的物流體系,取得在短期內的「卡位」優勢。

  而相比競爭對手臺資頂新集團,統一在大陸連鎖業採取的曲線推進稍顯緩慢。本月初,由頂新與臺灣全家便利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申請設立的「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已經獲得正式批准,第一家店也將在今年夏天開張。頂新的目標是計劃二00六年開設到三百家店鋪規模。

  頂新董事長魏應交表示,本次頂新結合臺灣全家、日本FamilyMart及伊藤忠以開展大陸連鎖便利商店事業,經營主體雖是頂新,但將發揮各公司的核心專長。初期便利店由頂新派遣高層經營主管,並負責物流體系建立,日本FamilyMart提供品牌授權與經營連鎖便利店事業的技術模式,伊藤忠負責對鮮食工廠提供支持,而臺灣全家則把在島內成功的經營經驗移植過來。

  據悉,以生產方便麵起家的頂新集團,在大陸擁有綿密的物流、商流的流通網絡。其經營的大型綜合超市「樂購」在上海華東地區已經成為領先品牌,在大陸同行業中排名第五。

  隨著二00五年中國大陸將全面開放外資經營零售業,世界各大零售集團都加緊布局。業內人士指出,歐美零售商沃爾瑪、家樂福,日本的伊藤榮堂、伊藤忠商事,臺灣地區的統一、頂新、全家等,都將中國大陸視為零售連鎖業最後的「處女地」,展開卡位之爭。在加上本土連鎖企業的崛起,大陸連鎖業市場儼然已經成為全球競技場,火藥味愈來愈濃。

  據有關人士透露,對於7—Eleven,統一集團從二000年前後就積極爭取在大陸的授權經營,統一希望以其在臺灣成功經營7—Eleven的經驗和優勢,再次取得日本總公司的授權信任。然而在許多主客觀利益因素牽制下,看好大陸連鎖業前景的日本7—Eleven株式會社還是選擇了直接和大陸企業合作。

  統一和頂新這二大臺資食品集團,在大陸的競爭由食品製造開始,如今戰場延伸到零售連鎖業領域。兩大集團各有優勢和盟友,如今進展雖略有差距,但誰勝誰負仍很難預料。(完)

相關焦點

  • 廣州43家臺資企業入圍「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
    日前,由臺灣《工商時報》與臺灣「中華徵信所」合作評選的「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調查結果正式出爐,我市聯眾(廣州)不鏽鋼有限公司、光寶集團、三希集團等43家臺資企業入圍。  此次入圍「2013年大陸臺商1000大」的43家在穗臺資企業主要分布於開發區、黃埔、天河等區域,其中開發區19家,黃埔7家、天河6家;行業集中於鋼鐵、化工、電子、通信、食品等領域。  「大陸臺商1000大」調查活動自2004年舉辦以來,嚴格按照各企業營收淨額排名,力求將大陸臺企臺商的實力清晰完整地加以呈現,是一份大陸臺資企業發展狀況的實錄。
  • 臺資銀行西進大陸
    臺灣宏基股份有限公司10年前就進入大陸,已經在大陸建立了16個分公司,總經理王振堂先生說,熱絡的兩岸經貿交流形勢迫切需要臺灣金融機構進入祖國大陸發展。  主持人:去年三月份臺灣的彰化銀行和世華銀行作為第一批臺資銀行代表處,被允許在大陸成立的消息在島內一發布之後,對島內的震動非常大,特別是股市也有這樣的相應反映,您還記得當時的情況嗎?張先生。
  • 臺灣三大食品集團在祖國大陸投資獲利顯著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日電臺北消息:臺灣頂新、統一、旺旺三大食品集團近年來在祖國大陸投資獲利顯著,隨著對岸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三大集團將繼續增加在對岸的投資。  據《工商時報》今天報導,頂新集團在對岸投資,經過一番辛苦經驗,效益逐步顯現,旗下五個企業包括頂益控股公司、味全食品公司、德克士西式建倉連鎖店等,今年全部轉虧為盈。
  •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與跨國公司叫板
    臺資百貨量販店大陸開山劈土      太平洋建設集團投資的大陸太平洋百貨,在大陸耕耘超過十年,原先在上海和大陸西南地區的成都、重慶等地開有6家店,去年底和今年初擴展到北部區域,設立了北京和大連的據點。       不過,受臺灣投資母公司太設財務問題的影響,太平洋控股公司已把四成的股權出售給美國卡萊爾投資公司,再把其餘六成賣給關係企業太平洋崇光百貨,與太設集團脫離了直接的投資關係。
  • 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向防疫和環衛人員捐贈食品
    近日,臺資企業旺旺集團向我市晉源區和小店區防疫一線人員和環衛工人捐贈食品2815箱,市場價28萬餘元。市委臺辦三級調研員劉凱、經濟科科長劉愛萍參加兩地捐贈儀式。    為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我市臺資企業北京大旺食品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主動與市委臺辦聯繫,提出捐贈意願,希望能為我市抗擊疫情貢獻臺資企業的一份力量。經過市委臺辦協調和相關程序審核,旺旺集團決定捐贈我市晉源區和小店區。    3月19日,臺資企業旺旺集團為晉源區抗疫一線員工捐贈奶類、米果類等食品1473箱,市場價141882元。
  • 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直接投資輸出地 - 新聞中心
    到大陸後,才得以再生。於是我介紹了很多經商的朋友過來,他們發現大陸經濟發展迅速,市場大,社會穩定,又採取了很多政策保證臺商的利益,所以和我一樣,他們現在都把業務轉移到了大陸。」謝榮貴曾任福建省臺商聯誼會委員,經他介紹來祖國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已有70多家。最新調查顯示,祖國大陸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是吸引臺商前來投資的重要因素。
  • 營運「漸入佳境」 臺灣集團企業大陸投資走向
    海鴻集團為降低電腦成本,1993年就到祖國大陸創立了富士康精密組件(深圳)有限公司、富士康電腦接插件(崑山)有限公司,作為大量低成本生產基地,使海鴻有在臺灣低價接單的能力,並接到康柏、惠普、戴爾、蘋果大公司機殼和標準系統訂單。1995年以來海鴻每年發展增長明顯,其中主要來自祖國大陸廠的貢獻,僅1998年,海鴻64億元的稅前盈餘中,大約有44億元來自祖國大陸工廠。
  • 白韶華:臺灣註冊會計師在祖國大陸發展潛力巨大
    北京有一千五百多家臺資企業,全大陸則有約六萬家臺資企業,由此可以想見對於臺灣註冊會計師的需求有多大。」海峽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白韶華認為,臺灣註冊會計師在祖國大陸大有施展空間。    據白韶華所長介紹,由於臺灣會計師行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早於祖國大陸,因此臺灣的註冊會計師具有國際化的專業水準,現代化的執業理念,深得臺灣企業家們的信賴。
  • 臺資險企進軍大陸熱情不減
    □本報記者高嵩  海航集團撤股新光海航的餘音剛落,東航集團也掛牌出售其持有的50%國泰人壽股權。兩家臺資背景的保險公司先後遭遇股權出售引起了中國臺灣保險監管機構的關注。
  • 臺資企業積極布局大陸綠色消毒市場
    為推進綠色消毒產品的推廣和普及,知名臺資企業旺旺集團旗下的神旺控股日前邀請大陸有關科研和監管機構消毒和應用領域的專家舉辦研討會,就推進微酸性次氯酸水的應用標準化進程進行了交流和探討。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大陸綠色消毒水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2020年市場規模可達500億元人民幣。
  • 臺灣第二大銀行「合作金庫」北京「登陸」 前景看好
    ———合作金庫銀行總經理曾銘宗11月7日在該行北京代表處的揭牌儀式上說,在開拓祖國大陸市場方面,儘管臺資銀行目前明顯落後於滙豐、花旗等外資銀行,但由於臺資銀行具有與祖國大陸同文同種等特殊優勢,因此未來的發展前景還是值得看好。
  • 麗嬰房、王品集團等臺資連鎖加快大陸開店
    王品集團從2003年進駐上海開出第一家店,八年來已開出四十多家店,看好內需市場及西部大開發商機,未來幾年將加快開店速度,除了現有的王品臺塑牛排及西堤牛排外,明年將引進「石二鍋」等新品牌進入大陸市場,集團品牌陣容將更為壯大。
  • 祖國大陸土壤適宜臺灣企業找到錢途
    東方網11月23日消息:頂新、統一、旺旺三大食品集團近年來在祖國大陸投資獲利顯著,這三大集團將繼續增加在祖國大陸的投資。據報導,頂新集團在祖國大陸投資,經過一番努力,效益逐步顯現,旗下5個企業包括頂益控股公司、味全食品公司、德克士西式建倉連鎖店等,今年全部轉虧為盈。
  • 56家臺資企業聚濟陽 孕育山東最大臺灣工業園
    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裡,濟陽成功吸引包括旺旺集團、統一集團、耐斯集團、三功集團等56家知名臺企進駐,合同利用臺資累計達到11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累計達到4.5億美元,臺資項目數量、規模、水平均居全省前列。記者日前走進這家工業園,探尋56家臺資企業集聚濟陽之謎。
  • 臺資銀行有望加快在大陸擴張步伐(雙語)
    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銀行業監管機構首次就兩岸監管事宜進行了磋商,分析人士預計臺資銀行在大陸的擴張步伐會加快,特別是考慮到有關當局出臺規定,允許臺資銀行在大陸設立分支機構一年後成立子公司,而子公司成立後即可經營人民幣業務。
  • 大陸第三家臺資醫院 臺灣明基大型醫院南京開業
    為入世後開張的第三家臺資綜合醫院,衛生部稱努力打通臺灣醫師到大陸行醫的體制障礙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全球知名IT企業、臺灣明基友達集團(下稱臺灣明基),選擇在這一天開張其位於南京市的大型綜合醫院。這是中國自加入WTO之後,開張的第三家臺資綜合醫院。
  • 烘焙行業龍頭企業南僑食品集團來濟南考察
    中宏網山東8月25日電 8月24日,臺資企業南僑食品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正文一行來濟考察,並同濟南市臺港澳辦進行交流座談。市臺港澳辦主任薛興海對陳正文一行來濟考察表示歡迎,詳細介紹了濟南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特別是「五個濟南」的發展定位和「三大國家戰略」疊加、資源稟賦豐厚、營商環境優越等顯著的比較優勢,真誠邀請南僑食品集團來濟投資興業,市臺港澳辦將全力以赴為廣大臺資企業在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
  • 淮安:引臺來淮「二次創業」 加速打造臺資集聚示範區
    長三角地區是臺商在大陸投資最多、臺資企業最密集的地區,在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作為長三角北翼中心城市,淮安以打造臺資集聚示範區為目標,大力實施開放引領先導戰略,深化淮臺合作機制改革,廣泛吸引臺商來淮「二次創業」,實現「千家臺企落戶、千名臺商匯聚」。
  • 臺商在大陸
    隨著孫升亮研究員的介紹,我們逐步了解了臺商投資大陸的全貌。  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祖國大陸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實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978年到2006的28年間,GDP增長了57倍。
  • 泰山醫養中心|臺資企業乾隆集團來泰就深化合作進行商務考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聶美風 通訊員 高原 劉瑩 7月5日上午,在山東省臺港澳辦副主任尹曉民,泰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紅旗的陪同下,來泰就深化合作進行商務考察的乾隆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乾隆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森田,乾隆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範平尹,乾隆集團山東總部執行董事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