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9月10日消息:作為最早幾批進入祖國大陸投資的臺灣商人,63歲的謝榮貴先生一直感到十分幸運:「14年前我來大陸考察八次後,下定了決心到大陸來發展。公司從8年前開始盈利,業務一直都在擴展。」
正在此間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謝榮貴在臺資館中租了3個展位,分別展示他經營紡織、船運和貿易生意的3家公司。他笑容滿面,在人潮湧動的展廳中忙著洽談生意。
「那時候,我主要從事紡織業,由於臺灣地價飛揚,人力不足,工資高漲,幾乎無法維持下去。到大陸後,才得以再生。於是我介紹了很多經商的朋友過來,他們發現大陸經濟發展迅速,市場大,社會穩定,又採取了很多政策保證臺商的利益,所以和我一樣,他們現在都把業務轉移到了大陸。」謝榮貴曾任福建省臺商聯誼會委員,經他介紹來祖國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已有70多家。
最新調查顯示,祖國大陸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是吸引臺商前來投資的重要因素。儘管臺灣當局設置種種障礙,但是絕大多數臺商都作出了與謝榮貴同樣的選擇。今年上半年,臺商投資祖國大陸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三十一點二九。至今,已有45000多家臺資企業在祖國大陸紮根,合同金額466.62億美元,實際利用金額250多億美元。祖國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直接投資輸出地。
第四屆中國投資貿易洽談會引起了臺商們的極大關注,臺資館內的350多個展位早早預定一空。包括裕隆集團、統一集團等知名企業在內的近200家臺灣大企業集團參展,近4000名臺商與會。臺商參展規模之大、人數之多創下歷屆之最。洽談會第一天,臺商籤下的合同就達到4億多美元,遠遠超過上屆。
已連續三屆參加投洽會的臺商林先生認為,改革開放20年來,祖國大陸已經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新格局,培養了一大批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並正在法規政策上逐步與國際接軌。「這些都使低成本、人力充沛、內銷市場龐大等優勢效應得到充分體現。隨著加入世貿組織在即,臺商越來越感到大陸是最值得投資的好地方。」
去年投洽會後,林先生第一次到祖國大陸投資,公司設在福建漳浦縣『李仔』工業園區,從事健身體育器材的生產和銷售。令他驚訝的是,當地政府「在不到三天時間裡,就為我辦好了各種手續」。而且每當公司遇到困難時,當地政府總是非常及時地提供幫助。
在事業重心轉移的同時,臺商們也把「新家」安在了祖國大陸。9月初,祖國大陸首批兩家臺商子弟學校在廣東深圳和東莞相繼開學。「這充分表明臺商對子女在大陸讀書、生活很放心。」謝榮貴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海峽西岸度過的。「大陸各地我幾乎跑遍了,社會治安不錯。我太太和4個子女都願來這邊生活,幫助我打理生意,他們對這裡相當習慣。」
對更多的臺商來說,目前最大的困擾仍然是兩岸不能直接「三通」。臺灣一家國際集團的呂先生感嘆地說:一年光運費、人員來往要多花上百萬元,還浪費時間和精力。「我們日夜盼望兩岸『三通』能夠早一天到來。」
臺灣將調整對大陸投資的限制
江澤民再論「臺灣問題」
今年前七月大陸臺灣投資增長1.2倍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