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說的溼度就是相對溼度,是空氣中相對於空氣溫度的水分含量,它是按照百分比測量的,養花的朋友如果家裡空氣太乾燥,植物的葉片很容易萎蔫或乾枯。如果空氣溼度在40%以下,就是乾燥的,如果溼度超過80%就是潮溼的了,大部分植物都是喜歡蘆葦溼潤的環境,要怎麼增加環境溼度呢?
1、安裝加溼器
像上圖這樣,直接在房間裡安裝一個空氣加溼器就行了,上面栽種的都是一些喜歡溼潤環境的觀葉植物,包括龜背竹、美人蕉、蔓綠絨等,這些植物在空氣乾燥的環境葉子容易蜷縮,嚴重的就乾枯了,可以根據房間大小選擇不同的加溼器。
室內的暖氣溫度較高的時候,熱量就很容易蒸發室內的溼氣,這樣其實也是在降低室內的環境溼度,所以室內暖氣不要開太大,不然室內環境只會越來越乾燥,開加溼器的效果就會變得很低了。
2、噴霧狀水增溼
空氣特別乾燥的時候,可以早晚在家裡噴一次霧狀水,可以噴在植物的周圍,最好是用涼水,這樣可以避免暖氣快速蒸發了水汽。
這些霧狀水就有助於增加室內的相對溼度,有的植物則可以直接噴到葉片上,如綠蘿、龜背竹、吊蘭、常青藤等。
3、隔空增溼
如上圖所示,這種方法也是非常實用的,就是準備一個託盤,然後在上面裝上鵝卵石或其他的顆粒石,之後將水倒入裡面,水位不要高於鵝卵石,之後將花盆放在上面,水會慢慢增發,需要及時補充水,這樣就能提高室內的溼度,也能給植物提供足夠的水分。
其他方法:
也可以直接在植物旁邊放幾桶水,或者是準備魚缸養一些小魚,也能得到增溼的效果。
給室內增溼之前,首先要安裝溼度計,可以隨時測量房間的相對溼度。增溼的時候注意不要把溼度濃太高,不然容易滋生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