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室內植物溼度的9種絕佳方法,什麼時候才要給花卉增加溼度?

2021-01-21 養花交流

很多室內植物養不好,除了是由於澆水不當,導致黃葉和爛根等問題,其實還有一個不良因素會影響植物,並不是溫度或光照,而是室內的空氣溼度。

養護耐陰的觀葉植物時,包括常見的幸福樹、金錢樹、綠蘿、常青藤、觀賞竹芋、觀賞椒草等植物,都需要維持較高的空氣溼度,如果室內相對溼度常年低於40%以上,這些植物的葉片就容易乾枯發黃,葉片尖端首先就會幹枯,嚴重的時候,整個植株的狀態都會變差。

上面是金邊吊蘭和土壤溼度測量儀

室內空氣過度乾燥也容易滋生蟲害的,在空氣溼度較低,加上通風不佳,就容易感染紅蜘蛛,紅蜘蛛會隱藏在葉子的背面,它是屬於蟎蟲的一種,會吸取植物的汁液,導致葉子上有一些紅色的斑點,慢慢棵植株的葉片就會幹枯發皺,如果沒有及時清除蟲害,整個植株就會萎蔫。

為了避免感染蟲害,讓植物長得更加健康,一定要給室內植物提供較高的環境溼度(55%~65%),特別是在常年開空調或開暖氣的房間裡,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都要注意了。

一、增加盆栽植物溼度的9種實用方法

增加室內的空氣溼度有很多方法,想要提高植物生長的相對溼度,就有幾種不同的措施,看看哪一種適合你。

1.將室內植物擺放在一起

這一點其實就是利用「森林效應」,就是將觀葉植物盆栽擺放在一起,偶爾給它們噴霧狀水,這些植物聚集在一起,就可以維持一定的空氣溼度,避免水分損耗,讓高溼度維持更長的時間。

植物都是經過蒸騰作用損耗水分的,這些植物會打開氣孔,揮發水分。這些從氣孔排出來的水分會進入附近的空氣中,從而增加局部的溼度,將各種植物擺放在一起就能增強蒸騰作用,也就能提高空氣溼度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過一片森林的時候,就會明顯感覺到空氣溼度較高,就是因為附近的植物在進行蒸騰作用,這是增加溼度的好方法。但這方法也有缺點,因為很多人的家裡都沒有養那麼多植物,這方法也就行不通了。如果其中有感染病蟲害的植物,還容易互相傳染。

2.噴灑霧狀水

這是很多人增加室內環境溼度的一種有效方法。只需要準備一些壓力噴水壺就可以了,就可以噴出一些霧狀水,裝滿清水噴灑在植物的周圍,如果在通風較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直接噴灑在植物的葉片上。

這些水汽噴灑在周圍,就可以直接增加環境溼度,有些水分會降落到葉子表面和植物的周圍,這些水分緩慢蒸發,就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增加周圍環境溼度。

噴霧狀水可以快速增加環境溼度,但只能維持幾個小時,也就需要經常給植物噴霧狀水,才能維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有很多水分,還會殘留在葉子上,從而增加感染真菌病害的風險。

給室內植物噴霧狀水的時候,儘量噴灑在植物的周圍,而不是噴灑在葉片上,噴霧狀水的時間最好是在白天,夜晚的時候要讓葉片維持乾燥的狀態,這樣可以減少感染真菌病害的風險。

一些葉片有絨毛的植物,就不能噴霧狀水包括常見的多肉植物、非洲紫羅蘭和大巖桐等。

3.使用加溼器

使用加溼器增加室內溼度是最簡單便捷的,可以直接買了一些電動的加溼器,它們的體型很小,可以長期維持室內溼度。

加溼器使用的方法也很簡單,它們可以增加室內的相對溼度,避免空氣乾燥,也能讓我們的皮膚和頭髮更舒服,加溼器裡要注意添加純淨水,而不是自來水。

4.植物擺放在溼度較高的位置

我們還可以將室內的盆栽植物擺放在相對溼度較高的位置,包括浴室或水池的旁邊。甚至可以在室內植物的旁邊擺幾盆清水,這樣都可以增加環境溼度。在浴室裡可以,如果有明亮的光線或有適當散射光,就可以擺放各種植物。

就比如,室內常見的蝴蝶蘭、姬鳳梨、觀賞鳳梨、觀賞蕨類植物、白掌、觀賞椒草、觀賞竹芋等植物,這些盆栽植物都很適合養在浴室裡,但要避免環境過度陰暗。

5.使用託盆和鵝卵石

上面是袖珍椰子

這種是我認為最經濟實用、可操作性最強的增加室內溼度的方法,直接準備一些託盆和鵝卵石就可以操作了,可以在託盆上擺滿鵝卵石,之後再裝入適當的清水,水位不要超過鵝卵石頂部,接著就可以將盆栽植物擺放在鵝卵石上面。

上面是金脈爵床

託盆的大小大概是花盆底部直徑的兩倍左右,可以選擇一個大一點的託盆或可以用其它的淺盆來代替,裝滿鵝卵石後再添加清水,水位一般就是三釐米左右,確保清水不會過早揮發完。

在鵝卵石上的盆栽植物一定要放穩,不要讓盆底浸泡在水中,否則會導致盆土一直在吸收水分,就容易引起爛根。

上面是觀賞竹芋

託盆裡的清水會緩慢地蒸發,就能增加局部的空氣溼度,但不會影響家裡其他地方的溼度,也就可以避免室內溼度過高,滋生黴菌等。

但是在託盆裡長期有積水,有可能會滋生蚊子(要避免蚊子的幼蟲在水中產卵),所以要定期換水,避免真菌和害蟲的滋生。

6.定期清潔植物

上面是龜背竹

這個是比較關鍵的,每隔兩周以上,就可以對植物的葉片進行一次清潔,保持葉面潔淨,避免葉片上有灰塵,也能增加植物的蒸騰作用,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

7.用玻璃瓶養植物

有一類對空氣溼度要求特別高的植物,就可以布置在玻璃花盆裡,這類植物可以養在微型的植物微景觀裡,在玻璃花盆裡就可以維持較高的空氣溼度,這類植物景觀盆有的是完全封閉式的,有的則是半開口式的,裡面的空氣溼度都是比較高的,因為水蒸氣會在裡面循環。

有很多植物適合布置在玻璃容器裡,包括常見的冷水花、苔蘚、紐扣蕨、空氣鳳梨、網紋草和姬鳳梨等植物。

8.和晾曬的衣服放一起

當然並不是直接將盆栽植物擺放在晾曬的衣服下面,否則這些衣服滴下來的水會滴到盆土中,對植物的生長是不利的。

將盆栽植物擺放在晾曬的衣服旁邊,衣服在晾曬的過程中,水分會揮發,周圍產生的水蒸氣就可以給植物增加溼度的。

9.用塑料膜蓋起來

在扦插植物的時候,或給植物短暫保溼的時候,就可以用到這種方法。

上面是長壽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網購的觀賞植物,特別是觀葉類的,都會用一個塑膠袋包裹起來,並不僅僅是為了好看,也是為了增加環境溼度,避免水分過快揮發,這樣在植物在運輸的過程中,也就能避免植物乾枯。

我們在養護植物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陰涼天氣扦插植物的時候,為了提高空氣溼度和提高溫度,就可以給植物套上一個透明的塑膠袋或透明的塑料罩子,這樣就可以給扦插的植物提供一個高溼度的環境,也就能提高植物生根的機率,但要注意定期掀開通風,避免環境密閉,否則容易滋生黴菌,影響枝條生根。

二、什麼時候才需要增加空氣溼度呢?

室內溼度如果長期低於40%以下,肯定就要增加環境溼度,但這也是看你養的是什麼類型的植物?

如果是養的多肉植物,或沙漠型的耐旱植物,就不需要維持高溼度的環境,在空氣乾燥的環境中這類植物才能長得好。包括常見的蘆薈、仙人掌、仙人球、玉樹、金枝玉葉、虎刺梅和酒瓶蘭等植物,都是喜歡生長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中。

上面是鳥巢蕨和心葉蔓綠絨

如果你養護的是一些雨林型的觀葉植物或開花植物,那肯定是需要維持溫暖和高溼度的環境,才能讓這些植物長得更好。

如果發現植物的葉子尖端和葉子邊緣處出現乾枯發黃的情況,水分蒸發特別快,葉子也變得幹黃,甚至會導致植株底部葉子枯萎,那肯定就是空氣溼度過低或澆水不足引起的。

如果平常澆水得當,有適當的光照,環境也溫暖,沒有缺乏肥料的跡象,植物還出現黃葉的情況,有可能就是空氣乾燥引起的,要提高空氣溼度。

上面是觀賞鳳梨

有一些植物對低溼度的環境比較敏感,空氣乾燥時,剛長出來的芽和花苞就會掉落,特別是一些熱帶花卉,包括常見的口紅吊蘭和牡丹吊蘭等。室內常見的秋海棠、網紋草、孔雀竹芋、蝴蝶蘭、石斛蘭、紫葉酢漿草、富貴竹、波斯頓蕨、花葉萬年青和綠蘿等植物,都喜歡高溼度的環境。

上面是滋生黴菌的蟹爪蘭盆栽

大多數的室內植物都適合養在50%~60%的相對溼度下,在養花的時候,就可以在家裡備上一個溼度計,可以幫助您把植物養得更好。當然也要避免空氣溼度高於65%以上,空氣溼度過高對人的生活會有影響,會導致黴菌滋生。

相關焦點

  • 不妨種植3種「溼氣花」,放室內增加溼度,有用!
    夏天室內空氣是很容易乾燥的,這時候我們可以將一些花卉養護在室內,這樣就能夠增加空氣溼度了,不知道花友們會不會在室內養花?我覺得像吊蘭、綠蘿、龜背竹、虎皮蘭、富貴竹等花卉養護在室內就不錯了,不僅能夠淨化空氣,平時還可以觀賞到這些花卉盆栽。有花友將一些喜歡陰涼環境的植物養護在臥室裡,其實也是可以的。
  • 室內空氣乾燥怎樣增加空氣溼度
    房屋內部是一個微氣流循環系統,如果室內環境比較乾燥,會帶來很多生活麻煩,並對人體健康不利,比如,容易產生煙塵,人體皮膚容易失水甚至乾裂,容易產生靜電,人容易上火,等等。因而室內空氣乾燥,最好採取一些措施增加空氣溼度。最環保也最省錢的方法,就是在室內放置盛水的敞口容器。
  • 冬季室內乾燥植物葉子萎蔫乾枯了,要怎麼增加環境溼度呢?
    平常我們說的溼度就是相對溼度,是空氣中相對於空氣溫度的水分含量,它是按照百分比測量的,養花的朋友如果家裡空氣太乾燥,植物的葉片很容易萎蔫或乾枯。如果空氣溼度在40%以下,就是乾燥的,如果溼度超過80%就是潮溼的了,大部分植物都是喜歡蘆葦溼潤的環境,要怎麼增加環境溼度呢?
  • 使用地暖,如何增加室內溼度?
    冬季天氣乾燥,特別是用了暖氣的房間更為嚴重,乾燥的空氣中粉塵等懸浮顆粒漂浮物也會增加,有利於細菌、病毒的傳播,對呼吸道產生不利的影響,身體水分流失增大,特別是早晨起床時口乾舌燥,精神不佳。室內保持合適的溼度對於改善空氣品質,增加人體舒適度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 天氣乾燥的環境下,怎樣給花草增加溼度?
    大部分的家居環境都能滿足花草生存的基本要求,除非是向陽而又通風良好的高樓層陽臺,以及常年開著空調的室內環境,才有增溼的必要。大部分的花草通過正常澆水就能吸收足夠的水分,只有一些喜水的苔蘚類、碗蓮、銅錢草、鐵線蕨、龜背竹、常春藤等喜陰溼的植物,才需要人工增溼。
  • 這幾種花卉適宜冬季室內養殖,既能淨化空氣,又能增加房間溼度
    讓綠植守護我們的健康冬季寒冷、乾燥,再加上近幾年霧霾天氣增多,真的是一到冬天就想待在家裡,今天為大家推薦四種適宜冬季室內養殖的花卉,它們具有淨化空氣的效果,也有增加室內溼度的作用。葉子太美龜背竹是比較容易養殖的室內盆栽,冬季保證室內溫度在15℃以上就可以順利過冬,冬季澆水要根據養殖環境而定,保證土壤不乾燥即可
  • 冬天房間「乾燥」,水培「4種花」,能增加「溼度」,淨化空氣!
    現在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的,很多花友都覺得室內的溫度都很乾燥,這時候就想養一些植物在家裡,想著能夠增加空氣溼度,其實是可以的,一般花友們都會養虎皮蘭、發財樹、幸福樹、蟹爪蘭、月季等,這些花卉雖然很好看,但一般要養護在土壤裡才能夠生長得好,所以我們還是在室內水培植物比較好,像下面的「4種花
  • 養花如何增加空氣溼度?4個小妙招,省下空氣加溼器的錢!
    通常情況下,葉片特別大和葉片特別小的花卉都是對空氣溼潤度有要求的,尤其是大葉子的花卉,水分蒸發會很快,所以空氣的溼潤度必須高一些才行。像各種竹芋類的、蕨類的植物,它們的葉子都比較大,都應該放到空氣溼度高的地方來養。此外,基本上大部分的半水生的花卉也是對環境溼潤度有要求的。
  • 室內潮溼有辦法,就選4類盆栽植物,是天然的「溼度調節器」
    在一些家庭中,很多的聰明人喜歡將一些喜歡"吸溼氣"的花卉綠植養護在室內潮氣較大的衛生間、浴室等場所,不止是管理上能夠省心不少,同時還能讓花草植物適當的旱養,通過花草從空氣中頻發的汲取水分等,來間接的達到降低室內溼度的目的。
  • 乾燥季節如何保持室內溼度
    冬季,風乾物燥,氣候寒冷,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對付冬季寒冷乾燥的氣候,室內保溼是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室內溫度最好低於22℃左右,溼度最好在50%~70%之間。本期為讀者支幾招冬季保溼妙招:妙招一:利用空瓶、水罐,盛裝清水放在房間各處。
  • 房間乾燥,水培這4種花卉,家裡溼度到50,瞬間變成「大氧吧」
    房間乾燥,水培這4種花卉,家裡溼度到50,瞬間變成「大氧吧」養花成為很多人的愛好和習慣,平時給家裡多養一些花花草草,既能淨化空氣又能美化環境;同時,在閒暇的時候打理花花草草,也能夠打發時間,調整心態,所以說養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一舉多得
  • 冬天室內空氣乾燥,適合養3種「加溼花」,提升空氣溼度
    冬天不僅冷,還很乾燥,早上起來的時候經常會感覺口乾舌燥,喉嚨也會不大舒服。為了增加空氣溼度,一般我們都會採用加溼器來加溼。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比較天然的方法也可以增加室內的空氣溼度,那就是在室內養上幾盆有「加溼」效果的盆栽植物。
  • 新風系統會影響室內溼度嗎?如何保持適宜的室內溼度?
    夏天開空調、冬天用暖氣的時候,室內的空氣總是特別的乾燥,我們的皮膚很容易變得乾燥,不舒服。一般來說,大家會使用加溼器來增加室內的溼度,也有人說,新風系統可以增加室內溼度,是不是這樣的呢?認為新風系統能增加室內空氣溼度,理由主要是因為全熱交換器。
  • 冬天室內乾燥,用「加溼器」給房間增加溼度時,這些隱患也需了解
    冬天室內乾燥,用「加溼器」給房間增加溼度時,這些隱患也需了解每年的11月15號,我國北方地區就會全面進入供暖時期,這也是讓很多南方人都非常羨慕的。有時候北方人在室內穿著單薄的時候,南方人可能要蓋著厚厚的被子取暖。
  • 溼度降低增加COVID-19風險
    2020年6月10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COVID-19早期流行階段在雪梨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溼度較低與局部獲得性陽性病例增加之間存在關聯。研究人員發現,溼度每降低1%,COVID-19病例數量就會增加6%。
  • 7種冬天適合養在室內的花卉植物,葉子綠油油,花開滿枝
    冷空氣來襲,在這個寒冷的季節裡,一盆植物可以給我們帶來溫暖,但是冬季是植物枯萎最容易發生的時期,特別是對於我們用來裝飾家居的綠色植物,冬季乾燥的空氣和溫度會加劇對室內綠色植物的破壞。今天小編總結了7種適合養在室內的冬季花卉植物,一起看看你都認識麼?
  • 室內陰涼、溼度高,不妨養2盆「鳥巢蕨」,葉片翠綠、美觀!
    如果花友們家裡比較陰涼,並且溼度比較高,這時候還是可以養護一些花卉盆栽的,像常春藤、文竹、君子蘭、虎皮蘭、富貴竹、龜背竹等花卉盆栽都可以放在室內養護,這些花卉只需要一點散射光就可以正常生長。其實,當室內比較陰涼的時候,花友們不妨養護2盆「鳥巢蕨」,植株的葉片常年都是翠綠的,並且觀賞價值很高,擺在室內或者臥室、衛生間,都比較美觀,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室內陰涼、溼度高,不妨養2盆「鳥巢蕨」,葉片翠綠、美觀!
  • 你家室內的溼度指數是多少?快來改變一下吧
    馬上要過春節了,愛美的你別和我一樣,只顧著為自己的肌膚補水,室內環境同樣也需要補補水。室內溼度下降後不僅影響居住的舒適度,同時也會使情緒變得煩躁。為此,推薦5種在室內養的植物,不僅可以改善室內的水分,還可以不這人春節增添不少生機。那就來看一看都有哪5種植物吧。。。
  • 9種長相別致的小眾盆栽植物,適合養成室內觀賞花卉
    很多人家裡普遍都養了綠蘿、發財樹、虎皮蘭和龜背竹之類的觀葉綠植,其實還有很多長相比較特別的小巧植物適合養在室內,它們也是比較耐養的,如果你比較喜歡長相小巧精緻的盆栽植物,那下面這些花卉就不要錯過了。海蔥適合養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它比較喜歡光照眼,比較耐陰,但要避免過度的陽光暴曬,養護環境要保持適當溫潤,夏天會有短期的休眠,在每年的7~9月份,海蔥就能孕育一些白綠色的花朵。2.鏡面草鏡面草是一種原本生長在雲南地區的觀葉植物,它的葉子有點像古代的鏡子,所以才會給它取這個名字。
  • 養這2種「溼潤」盆栽,房間溼度能在50%
    所以很多花友都選擇給家裡陽臺、客廳、臥室擺放綠植盆栽,最常見的就是綠蘿、吊蘭、發財樹、富貴竹、蟹爪蘭、多肉這些植物,其實進入冬季以後,尤其是在北方,由於房間內溫度太高,所以一般都處於較為乾燥的狀態,進入冬季以後,可以給室內養2種植物,它們分別是常春藤和鐵線蕨,這2種植物的蒸騰作用非常強,在冬天它們也能正常的生長,植物可以在生長過程中揮發水分,調節房間內的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