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把小清河上的木船都複製出來」

2020-12-17 騰訊網

西門城樓下的護城河中停泊著小清河木船(拍攝於20世紀20年代)。尚津濟目前複製的第一艘小清河「平底客貨兩用船」模型已基本完工。

目前,尚津濟還在根據他搜集到的一幅圖樣複製一艘「後周郭氏船」。尚津濟複製的船上用品也栩栩如生。複製古船,尚津濟力爭做到「絲毫不差」。

在起鳳橋街4號院的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內擺滿了各類古船模型和製作工具,尚津濟在這裡痴迷於古船複製。

尚津濟參與復原過的菏澤古船被他製作成了模型留作紀念。

尚津濟對複製古船的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

□本報記者趙曉林 攝影崔健

泉城路北邊老城的王府池子大名鼎鼎,其北側不遠就是騰蛟泉,就在這個名泉旁邊的一個小院裡,住著一位有著特殊技藝的奇人——古船修復匠人尚津濟。

走進小院,一間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的西屋就是尚津濟的工作室。屋子裡面兩個工作檯堆滿了東西,西牆上貼著很多他參加各地出土古船復原的工作照片,很多古船的結構圖,還有20年來他參與的古船修復項目證書、聘書,以及參加各種古船研究會議時的留影等,琳琅滿目。沿牆的架子上則滿是古船模型和各種材料、工具。

尚津濟雖然已年近70,但依然精神矍鑠。平日,他就是在這個小屋裡進行著自己的「工程」,製作復原各種古船模型。

尚津濟說,他是天津人,小時開始記事起,天天在海河邊就能看到河面上來往的各式木船。那時,他就對木船產生了濃厚興趣,後來到濟南工作,業餘愛好還是研究木船。2000年,因為單位改制,他下崗了,那時正好50歲。當時也有過迷茫,但也就是一個月,他想通了,決定不能閒著,要利用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開始新的生活。於是,他就毛遂自薦,去山東博物館參與當時的一項漢代馬車的復原工作。

2009年,山東博物館搬遷,當時館裡最大的古代文物就是梁山古船。要搬遷這艘古船非常艱難,只能拆解後再組裝。此次拆解梁山古船的過程,為尚津濟了解古代造船工藝提供了最好的機會,他也由此成為山東博物館古船等出土文物的復原工作人員。

2012年,尚津濟參與了更為珍貴的一次古船修復項目,就是菏澤元代古沉船修復項目。菏澤古沉船是目前在山東省內河流域發現的元代沉船中保存較好的一艘。古船沉沒時,部分構件會脫離原位,漂到其他位置,需要一點點查找發掘,再進行還原。那段時間,尚津濟天天腦子裡就是古船、各種構件,想的全是怎麼復原,怎麼把構件歸到原位。經過長時間工作,菏澤古船終於復原成功。2015年5月,菏澤元代古沉船保護修復項目通過驗收,國家文物局驗收組驗收並評價為「出土沉船保護修復的典範」。

修完菏澤古船,尚津濟又參與了天津張灣2號古船、河南息縣商周獨木舟、江蘇太倉元代古沉船等古船修復工作。

每次修完古船,尚津濟都會想著把這次修復的古船製作成模型。比如,菏澤元代古沉船和天津明代張灣2號古沉船就是分別按照1:10和1: 7.5的比例製作的船模。其中,菏澤沉船的模型長2085毫米,高1700毫米。除了原樣複製了船體,他還複製了船帆、漁網、鐵錨、長桌、水缸、四腿凳、魚叉等船上物品,甚至還有元青花龍紋梅瓶。尚津濟介紹,這些構件裡最小的比火柴棒還小。別小看這些小構件,其中光複製一隻船帆他就用了一個月時間。可謂用盡心力,精益求精。

從2007年到現在,從3800年前商周時期的獨木舟,到元明清各時期的運河船,只要是尚津濟參與修復過的古船,他都製作了模型,均被山東博物館和其他省市多家博物館收藏了。

目前,小清河復航工程正在緊張進行。尚津濟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是一個讓小清河舊時木船「重見天日」的最好時機。於是,他決定將小清河上的各式木船複製出模型。為此,去年他和朋友沿著小清河走了一遍,一直走到入海口。沿途採訪了很多人,見到了不少廢棄不用的小清河木船,獲得了大量信息。尤其是在入海口,他在一家展館內見到一位當地匠人製作的多艘小清河古船船模。在這裡,尚津濟還知曉了很多以前沒見過的古船樣式和結構情況。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是比這些更為寶貴的收穫了。

「小清河是發源於濟南的一條河流,一直東流入海,是濟南最重要的河流,是山東、中國非常重要的戰略河道。現在國家要進行復航,對這條有著悠久歷史的河流來說是一大喜訊。所以,我也要趁著這個歷史機緣,把小清河上曾經的古船都做成模型。根據目前我掌握的資料,古船大約有10種左右,現在已經開始進行準備工作,爭取能儘快完成。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不只要研究船本身,還要了解小清河的歷史,了解社會發展情況,這樣才能把各個時期的不同木船複製出來。做這些船模,是出自我對小清河的一種感情,更是出自我對濟南的感情,也是為濟南,為小清河保留下一份歷史記憶!」尚津濟對此次複製非常有信心,也充滿了對泉城、對小清河的深厚感情!

來源:濟南日報

相關焦點

  • 小清河時光|這條河出了大力,不愧是東元盛大染坊的黃金水道
    在解決原料白布供應上,看準了桓臺縣農民有家庭織布機的歷史傳統,派人利用小清河地處桓臺縣境域多處碼頭的方便,利用農村集市交易繁盛的特點,採取「撒機」的方式,用棉紗換購白布匹,再通過小清河,源源不斷地運回濟南,解決了白布供應的困難。
  • 春蕾杯一等獎作文精選:《我心愛的一隻小木船》
    我喜歡的玩具有很多,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也數不過來。但是,我最珍愛的卻是一隻小木船。對然他只有一本新華字典那麼大,但是它的做工精美別致。你看,它的船身是紅綠相間的,船艙裡有兩座造型別致的小房子。它的桅杆是米黃色的,船帆是用黑白相間的帆布做成的。我想要是有哆啦A夢的神奇寶貝多好呀!那樣,我就能夠變小,坐在小木船裡,駕駛著船兒出海遊玩……那該是多麼興奮呀!
  • 我的世界:木船已經過時,厲害的玩家都自己造船,成就感十足
    對於海洋的交通工具來說,原版我的世界在這方面做得一般。陸地上好歹有坐騎,但是水面上只有木船,雖說它的速度超快,但是樣式簡陋,也沒有什麼特殊功能。因此,大家就想要獲得更多的船。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的是我的世界1.7系列版本的模組「ships」,打造屬於你自己的船,希望你會喜歡。小編知道有很多關於船隻的模組,但是這款mod跟它們不太一樣,因為它需要你親自去建造一艘船,而且還可以親自掌控它的各方面內容哦!因為mod涉及到了重量浮力速度等各項參數,所以體驗上也更加真實。
  • 木船造句和解釋_木船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劉白羽《火炬映紅了長江》:「漢江上的許多船工,則咬緊牙關,寧願把自己的木船鑿沉江底,也不給白崇禧拖走。」]木船在教材中的例句:1、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勁摔在地上,用腳踩了兩下,一把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走了。
  • 小清河復航將這樣打通山東水動脈!
    2023年上半年,更為寬闊、更為健壯、更為大氣的小清河實現復航,上述的這一切都將逐一變成現實。作為歷史上憑藉航運輝煌一時的「黃金水道」,作為山東省目前「一縱三橫」內河航運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一橫」,小清河的復航,意味著濟南這座內陸城市將重新打通入海之路。撐開齊魯大地的骨架,亦可以發現這條可以「通江達海」的經濟水動脈,正在山東大發展的恢弘藍圖上畫著濃墨重彩的一筆。
  • 小木船靠近國民黨軍艦,拼命扔手榴彈
    我43軍382團4連副排長魯湘雲,帶領7名戰士乘坐一條沒有櫓槳的小木船跟隨大部隊出海練習渡海作戰。他們的小木船在海上靠著風力走走停停,傍晚時分,海面風平浪靜,別的船都已經劃了回去,他們卻只能拋錨等著風來才能開船。
  • 【老手藝】手工造木船,即將失傳的老手藝
    捕魚、養鴨、進城、趕集,樣樣事情離不開船,每天總要劃上幾回。而現在,水上「一葉扁舟」的情形已經很少見到,搖船趕路更是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記憶。近日,記者在辰谿縣柿溪鄉向家灣村採訪時,偶然發現路邊正擺放著一艘接近完工的木船,走進一看,木船大約 4 米長,隱隱散發著原木的清香。船底圓潤飽滿,船身線條流暢,艙門、蓋板等都是一塊塊活動的木板,可以拆卸。
  • 造船工匠手工造百噸木船 木船技藝傳承近千年
    造船工匠手工造百噸木船 木船技藝傳承近千年時間:2017-10-21 14: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造船工匠手工造百噸木船 木船技藝傳承近千年 10月20日,在海南省臨高縣調樓鎮黃龍灣畔,兩艘220噸一艘130噸的大木船正在加緊製造中。
  • 老船迷花4個月用上萬零件造工藝木船
    船上分三層,位於邊緣的下層擺放著幾艘小木船和一些古時船上的生產生活用具,隨著臺階往上,是一個轉盤和一間佔了二層近一半空間的船艙,船艙的窗戶做工精細,近看能從窗戶的每一個鏤空的格子看到裡面。每一根窗條的寬度都在一毫米,看上去不差分毫。  船艙上方,隨著臺階拾階而上,是一個雕梁畫棟的亭子,亭子的屋頂做成故宮屋頂的凹凸有致的造型。
  • 日媒:朝鮮避難木船上發現朝鮮人民軍標牌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日本共同社5日獲悉,曾在日本北海道松前町無人島「松前小島」臨時避難的朝鮮木船可能是朝鮮人民軍旗下的船隻。船上掛著的標牌用朝鮮語和數字寫著「朝鮮人民軍第854軍部隊」。韓國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朝鮮的軍隊也被認為從事農業和漁業等生產活動。北海道警方將探查木船上10名船員的身份和直至避難的經歷等,推進判明實際情況。
  • 47道手工工序,才能造出一艘有靈魂的舟山木船
    舟山的漁家人靠海吃飯,既要臣服於大海,又註定與之搏鬥。岑家用來討生活的本事是造船,這家百年作坊傳至岑國和手中已是第四代。「我爺爺特別聰明,離我們家不遠的一個山腰裡,最漂亮的廟都是我爺爺造的,包括房子,還有菩薩的蓮花座。」他點了根煙,有些出神。岑國和剛上小學,爺爺就過世了。他對造型優美的木帆漁船印象不深,唯獨廟裡的那些木作很對其眼緣。
  • 柳林清河上有群「生態鳥」
    小雪過後,清河河面上又出現了黑鸛和赤麻鴨。「前幾天還不見有,這兩天發現一天比一天多,今天可多了。」市民賈女士說。順著賈女士手指的方向,有四隻黑鸛在覓食,有近百隻赤麻鴨或戲水追逐或入水覓食,構成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畫卷,成為初冬時節柳林清河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黑鸛、赤麻鴨同列《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lUCN)無危物種。今年是赤麻鴨第17個年頭「做客」柳林清河了。
  • 企業呼籲保護環境 濟南版"大黃鴨"暢遊小清河
    一隻「小黃鴨」亮相小清河,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小黃鴨從哪來?  「誰家的鴨子,看著怪熱鬧!」  「濟南發現小黃鴨!」6月30日11:49,網友「高興不起來12」微博爆料:在歷山北路發現了一隻充氣橡皮鴨,漂浮在小清河板橋附近的水面上。  當日下午,記者來到歷山北路附近,在小清河中見到了「小黃鴨」。
  • 小清河「動脈」清理用上「內窺鏡」 沿線汙水主管道清淤作業即將完成
    不到100平方米的工地上,一臺小型起重機不斷從井下提出泥桶,地面上的工人們配合嫻熟,一個打開桶底開關,將淤泥倒入小推車,一個將推車送至工地入口的淤泥暫存處。這裡是小清河的「動脈」——沿線汙水管道清淤現場。據悉,小清河沿線汙水管道因長時間高水位運行嚴重淤積、部分進出水閘門鏽蝕嚴重,已達不到閉水要求。
  • 濱州博興北營村對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佔地紅線內地上建築物集中拆除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9日訊 4月19日,濱州市博興縣店子鎮北營村對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佔地紅線內4戶承包戶地上建築物進行集中拆除,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項目博興縣店子施工段順利進入全線施工階段集中拆除前,北營村「兩委」對拆遷政策、補償標準等進行了詳細告知
  • 「數讀」小清河,看城區段百年一遇防洪能力如何練成
    小清河是濟南城區唯一的外排洩洪河道,有人形象地比喻,每下一次雨,濟南就洗一次澡,而洗澡水都流進小清河裡了。5日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小清河怎樣洩洪?壓力有多大?大雨來了又如何實現平穩運行?下面,就用一組數據來帶您了解這條身邊的防汛「主力軍」。小清河濟南段共70.5公裡與南部山區落差100多米濟南承擔防洪任務的河道有23條,小清河的地位是其中最為特殊的。
  • 【圖片故事】青島最後的純手工木船作坊
    船廠的主人劉方林,60多歲,對於紅雙木船廠的存在他自己也不清楚有多少年了,他只聽父親說過,祖輩都是建造木船的高手,一輩傳一輩,一直傳到了現在。     劉方林從小就對製作木船耳濡目染,20多歲就跟著老人們一起造船。劉芳林說:「幾十年的造船經驗讓自己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要實在,做船也必須實實在在。」
  • 【民俗拾趣】清河炊餅說古今
    炊餅作為一種大眾化的食品,必然受時間、地域和民俗諸因素的影響,探討炊餅,需對影響它的諸因素進行研究,否則的話,只靠主觀臆斷推測出來的結果,怕是不能令人信服。首先應該確定的是以炊餅為主食的區域。《水滸傳》中描寫武大郎是清河縣人,曾在陽穀縣賣炊餅,而《金瓶梅》《三遂平妖傳》故事的背景地就是清河。清河也好,陽穀也罷,兩地相距不遠,風俗也不會相差太大。
  • 濟南小清河夜遊迎客 「北國江南」風景獨好
    畫舫在燈光燦爛的小清河航行。  濟南小清河遊船28日首次夜航啦!4月28日晚上7點30分,記者來到小清河東環碼頭,見證了流光溢彩下的遊船夜航。  遊客心聲:   小清河的夜景頗有「北國江南」的味道   晚上7點30分,記者來到東環碼頭時,兩艘準備夜航的遊船已經將五彩繽紛的彩燈打開,遠遠望去十分好看。附近的居民聞訊趕來,在碼頭上圍觀。「太美了,第一次看見遊船的彩燈。」  幾分鐘後,遊船起錨,開始了首次夜航。
  • 平潭流水碼頭破舊木船路在何方
    原標題:破舊木船路在何方 破木船該不該保護起來?如何保護?社會各界紛紛發表看法,更有專業人士出面解讀木船的價值,並為木船保護建言獻策。   聲 音   破木船該不該保護?   流水碼頭的破木船該不該保護呢?在不同的人眼中,觀點並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