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木
「態度題:下面哪一位是你本課程的授課老師,請在其照片對應的括號內正確寫出他(她)的名字。」近日,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思修期末考試中的一道「態度題」在考生中炸開了鍋,一不小心登上了微博熱搜。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考題的分數欄寫著:答對不得分,答錯扣41分。「這簡直就是送命題,一不小心就不及格了。」此題在網上一經發出,就被學生們調侃,紛紛曬起了自家學校的「送命題」。
北京大學:愛的東西南北
「1977年冬天,中國恢復高考,周小東、吳小南、鄭小西和王小北經過激烈競爭,考入西京大學法律系。1978年春天入校,被分至同一間宿舍。四人志向各異,但都珍惜機遇,發奮讀書,同窗四載,互相砥礪,結下了深厚友誼……」這不是一篇小說的開頭,這是一道試題的首段。題目一共有4000字。
它講述了一個宿舍的四名大學生畢業後,因感情、生意、仕途而相互糾結並犯罪的故事。考生要根據案例內容,分析東南西北四個人的刑事責任和罪名,滿分100分。這道試題被網友們稱為《愛的東西南北》。
電子科技大學:畫出任課老師的頭像
在電子科技大學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電子商務這門課的A卷中,只有一題:「給李承躍老師的一封信」,其中一條要求是,「畫出老師頭像」。其中一條要求是,「畫出老師頭像」。有同學直呼,「老師我畫畫太差,實在是畫不出你的帥氣啊。」
而在電子科技大學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網絡營銷課考試中,李老師第一題就問「老師上課喜歡穿哪個工廠工作服?」答對不得分,不答或答錯扣10分;他還在一份考卷上讓考生回答自己上課電腦是哪個牌子的。
「李老師上課時經常說自己喜歡哪個牌子的衣服,這種考題對於認真聽課的學生來說是送分題,對於翹課的同學來說就是送命題了。」電子科技大學12級畢業生吳婷表示,在考場上看到這類題目挺能緩和當時緊張的情緒。
圖為電子科技大學2014-2015學年第二學期電子商務考題
武漢大學:自己出題
武漢大學2017級人文科學試驗班的學生們迎來《中國古代文學》課的期末考試。在看到下發的「試卷」那一刻,學生們發生了騷動——敢情這寫得滿滿的一張紙不是試卷,只是出卷說明,另一張白紙才是真正的試卷,至於題目麼,請現場自己出。
既然是自己考自己,那出最簡單的題行不行?「不行!」授課老師魯小俊說,出題不能過於簡單,判卷時會酌情考慮難度係數。「比如,問司馬遷是什麼朝代的、寫了什麼書,這種不可以;問司馬遷是哪人,那可以。」
魯小俊介紹,考試時長2小時,試卷必須包含10道填空題、4道名詞解釋題、4道簡答題、1道論述題,出題範圍是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為了保證難度,他在每個題型下都出了道示例題。
「用這種方式考試,既給了學生自由度,又考驗了學生的基本功。如果學得不紮實,可能題目都很難按照我給的難度出出來。」魯小俊說,他特別歡迎學生就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的思考,對出題艱深和有獨立思考的學生,分數都會酌情多給。
圖為武漢大學2017級《中國古代文學》課程考題
浙江大學:溼麵條和乾麵條哪種煮的時間長
浙江大學244名準新生參加了大學的第一場考試,有道試題考蒙了不少學霸。讓學生來選擇溼麵條和乾麵條,哪種需要煮的時間更長?分別需要怎樣的火候?其實浙江大學還不止這一個,還出現過「荊軻刺秦王是否屬殺人未遂?」這樣的期末試題。
山東大學:檢舉翹課最多的3名同學
山東大學期末考試:最後一道18分大題走紅網絡,題目是「選出你認為上課最積極的3名同學和逃課最多的3名同學」。出題者山大管理學院副教授王懷明說,自己出這道題的目的絕不是讓同學相互檢舉,這是人力資源專業題,是考核「360度績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評價」。考完這場考試,小夥伴們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請談談老師為何要出此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防科技工業概論》的期末考題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從股市行情分析軍工行業發展狀況」和「請談談老師為何要出此題」。出題的李冀湘老師認為,把股市行情與軍工行業聯繫起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到國防知識的同時又能自主地了解和學習到有關股市金融的知識,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其實,這些題目看似「奇葩」,卻給了大家回歸教育本質的一個質樸道理:讀死書、死讀書的「學霸」不是真學霸。學習的本質是把自己沒有的技能和能力變成自己有的,畢竟人生是要看你到底會多少懂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