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裡,如何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

2020-12-25 歷來佼佼

一天24小時被分割成N個小塊,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裡,總感覺時間不夠用,越來越多人關注碎片化時間,如何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問題,也日益加強。

日常生活裡,等公交、擠地鐵、食堂排隊打飯、開車等紅綠燈等,這些易受幹擾碎片化時間,頻繁在各種未知幹擾中,反覆來回切換,讓我們無法專心做事。

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呢?

1 創造環境

幾年前,因某些原因,脫離中介公司,直接和用人單位接軌,單幹。

面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房子,很榮幸,朋友讓我先去他那裡住,很不幸,住的地方離公司稍微有一丟丟遠。

那時就統計過,每天上下班需要花費3個小時左右,不管是主觀還是客觀因素,這段時間的環境太容易幹擾我們了。

為了稍微集中精力,減少不必要的幹擾,對於這類情況,我們可以創造環境,戴上防噪音的海綿耳塞和耳罩,二者配合一起戴上,可降低40%~50%的噪音。

▼海綿耳塞和耳罩

2 帶上問題

雖說碎片化時間不能高效工作或學習,不過,能夠把問題帶上,在不斷突如其來的幹擾,問題就能像個導航儀,能把我們從不沾邊的幹擾中,回到問題本身。

3 收集信息

問題有了,想到什麼靈感,先記錄個筆記,或是直接語音,看到可能是個解決方法,先收藏起來,針對性把可能相關的、可能有關聯的,統統先收集起來存放。

4 梳理信息

經過大量收集來的信息,顯得有些凌亂,需要進一步分析梳理,哪些是真正問題所需,並歸類作好標籤,方便自己快速檢索到,你所要的信息,哪些可以刪除不要。

5 建立知識庫

經過一段時間收集、梳理,量越來越大,逐步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庫。

有了這樣的知識庫,當需要解決某些問題時,就可以在自己的知識庫當中尋找答案,畢竟這是經過自己親自收集並梳理過的,肯定比重新百度尋找答案,要高效的多。

相關焦點

  • 「信息大爆炸」時代,我們應如何應對「碎片化信息」?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就是所說的「信息大爆炸」時代: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信息量也越來越大。碎片化信息作為一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這個時代應運而生。碎片化是相對於系統化而言的,它是零散的、瑣碎的,不會給人一個統一的結構和認知系統。
  • 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何更有效率的搜索?
    這些信息鋪天蓋地,它們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手機和網際網路的出現使得信息傳播規模達到了空前的龐大。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往往只是一瞬間的光陰便可達成。毫不誇張的說,現在的我們正處於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英語?
    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很難找到一整塊的時間學習英語。那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英語呢?本文為大家分享一下哪些內容適合碎片化時間學習以及如何安排碎片化時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對於大多數朋友來說,尤其是上班族,我們似乎很難再找到一整塊的時間,捧上一本英文說或者對著一段英語視頻反覆練習了。工作、生活、社團活動等各種事情已經把我們的時間切割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5 分鐘到 30 分鐘不等)的碎片。再加上由於社交、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似乎也習慣了碎片化的內容傳遞,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英語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們關心的問題。
  • 無悔二次元:在娛樂至死與信息碎片化時代,我們如何去逛B站?
    在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面對手機和網絡上到處充斥著廉價的娛樂信息,如何保持自我,不被自己喜歡的東西毀掉?有人甚至說娛樂至死是美國給中國下的陷阱,其實美國只是發現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要共同面臨的挑戰。我覺得娛樂應該如同香菸,在顯眼的位置標上過度娛樂有害健康的標誌。
  • 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充實自己?
    這是今天想要說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或者了解更多以充實自己。人們沒有完整的時間學習知識,所以大家希望用碎片化閱讀的方式來獲取一些信息和資訊。時間是既不可管理,也不可購買,時間是人類已知的唯一不可購買的東西。既然時間不可管理也不可購買,我們要做的便是學習時間管理,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管理自己的行為,通過管理自己的行為去換取更多的時間。而利用碎片化時間,就變成更為重要了。時間管理,我們該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
  • 高效學習,用這種方法就夠了——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
    高效學習,用這種方法就夠了——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寒假這麼長,你卻在懶床?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我們一天的時間可以分為整塊學習時間和碎片化時間, 整塊學習,大多是在自習室度過,但是碎片時間卻經常不被我們所重視,甚至很多人都沒意識到,這些時間也是可以利用的。
  •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化時間學英語?
    現在很多人在利用碎片時間學英語,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開口飆英文,看懂美劇和原版書。這其實和用小豬儲蓄罐攢錢在北京買套房是同樣性質,就是夢。,你每天20分鐘碎片化時間能頂什麼用?口語是聽力決定的,十聾九啞,她之前長期只做閱讀,導致聽力訓練異常困難,後來用了普通人近3倍的時間才把聽力練起來。這是個普遍現象,閱讀水平超過聽力太多,聽力就很難練了,因為你聽到英語的時候,會不自覺在腦子裡打字幕,再看字幕來理解,反應非常慢。
  • 5種方法,利用你的碎片化時間
    所以如何合理安排你的時間和生活,是決定你未來人生能否發生轉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碎片化學習,就是你要掌握的技能之一。你可以想像一下,在過去的時代,一個人獲取一個知識之後,有時間仔細的研究、考慮和斟酌處理。而現在,即使一個重大事件發生,也會在一周甚至一天就被別的信息所覆蓋,人很難去理清條理。
  • 5種方法,利用你的碎片化時間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99 期分享這個世界上,唯一公平的是我們每個人「一天」的時間:24個小時,有錢也不會多,沒錢也不會少。所以如何合理安排你的時間和生活,是決定你未來人生能否發生轉變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 碎片化時代,如何進行深度閱讀?
    01 碎片化閱讀,利弊參半所謂「存在即是合理」。既然我們已經身處碎片化時代,那麼碎片化閱讀也是無可避免的事情。其實,雖然碎片化閱讀被人詬病已久,但其優勢仍很明顯。一方面,由於其「碎片」特質,碎片化閱讀便於瀏覽與積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拓寬一個人的知識面,而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我們閱讀收穫的下限。
  •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成長,只需要掌握這3個方面
    1.影響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我們習慣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去獲取信息,即然是碎片化的時間,那麼時間肯定不是很長,在過程中看到的文章,篇幅也不會很長,所以習慣看幾百字的微博,甚至於1000-2000字的短文章等。
  • 碎片化時代如何管理時間? 如何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設置「安靜時間段」   結合自己的工作特點,每天設置一個或多個「安靜時間段」,這段時間裡不拿手機,不上網,不看電視。集中精神從事重要的工作,看書,思考;或者專心致志地與家人、同事交流、溝通。
  • 抓住碎片化時間,抓住成功: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四種方法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例如,上班族至少要花一個小時在通信上,甚至有的人也需要5到6個小時。大多數人會用這個段時間玩遊戲或簡單地睡覺。。也許有些人會利用這段時間看書學習,但這樣的人總是很少。
  • 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深度學習,將碎片化的知識整合運用?
    自從步入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信息從匱乏變為泉湧式的噴發。雖然如此,卻並沒有讓我們對知識和信息理解得更加通透和深入,反而大量的選擇,讓我們頭腦混沌,膚淺暴躁。當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多和更加透明時,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無法更好的獲取信息?
  • 《子彈筆記》作者首度來華開講:信息碎片化時代,如何整理你的人生?
    4月7日,新銳文化品牌「未讀」邀請其暢銷書《子彈筆記》作者、「子彈筆記」創始人、TED演講者賴德 · 卡羅爾(Ryder Carroll)來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以《信息碎片化時代,如何整理你的人生》為題首度在中國舉辦大型公開演講,分享子彈筆記的創作開發歷程及核心方法與理念。
  • 上下班路上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湊越來越快,很難拿出完整的大段時間,碎片化時間利用就顯得越來越重要了。我們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時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你是如何利用的呢?上下班路上其實,很多人有離公司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的通勤時間,加上下班每天有一到兩三個小時不等的時間,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 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靜心?
    你每天接收的信息越來越多了嗎? 你的心越來越難以靜下來了嗎?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究竟該如何靜心? 我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他們問:「師父,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心靜下來?」其實以前,我們的心也有靜不下來的時候,但是現在的人比以前更難讓心靜下來。
  • 三個辦法教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作者王詠在多年的學習歷程中提煉出「學習金字塔模型」,通過這個模型,他能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裡聚焦⾃⼰的學習⽅向,時刻保持快速個⼈成長。人和人之間的成長差距往往是從這些不被重視的碎片時間拉開的,只要能夠將碎片化時間合理利用,我們就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實際益處。但是,如果我們希望在碎片化時間內有效完成一個明確的學習任務,則至少需要明確兩個問題:首先,學什麼?在碎片化時間中,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學習目標?其次,怎麼學?即在碎片化時間中,我們準備如何達成學習目標?如何保持學習的有效性?
  •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時間,掌握這三招,讓你的碎片化學習效果更好
    複利的作用不只體現在錢生錢上,通過提升碎片時間的利用率,同樣可以獲得巨大收穫。所以今天的內容,就來談談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自我提高。比方說有的人在閒暇時間裡,通過寫作來獲得一份額外收入,這就是高效利用碎片時間的表現。
  • 王立群 | 知識碎片化時代,我們如何讀詩
    毫無疑問,「碎片化」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徵之一。「網際網路還要加」的時代,我們深切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時間的匆匆,還有時間的「碎碎」。不少學者對此深表擔憂,認為時間碎片化、空間碎片化造成的知識的碎片化,日益使人們陷入缺乏深層閱讀、深度思考的困境。這些擔憂不無道理,但也沒有必要談「碎」色變。一個人認識世界、獲取知識的過程,難道不是從利用零星的時間、獲取碎片的知識開始的嗎!東漢末年的董遇,就是提倡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那個學者,他是如何讀書的呢?利用「三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