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對腎功能的影響是深遠的,貫穿於整個病情發展過程,同時又是反應病情的重要指標,二者相互影響。長期堅持服藥,抑制腎臟炎症,可以起到降蛋白的作用,但要一直保持蛋白尿處於較低水平,穩定腎功能是根本。
張先生現年52歲,在2年前查出腎臟有問題。看他初次檢查的化驗結果顯示,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4.8g,血肌酐120,血壓升高較多達160/120,同時他的雙腿還出現了嚴重水腫,情況比較嚴峻。其實他在這之前他已有十一年的高血壓病史。
對於突發腎臟病,他感到非常不解,平時體檢腎臟壓根沒有問題,控制血壓方面也一直在服降壓藥,怎麼會查出慢性腎臟病?還有蛋白尿?
為了進一步確診病情,當時醫生建議他入院治療,經過進一步化驗結果顯示,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併發症。雖然他一直有在服用降壓藥,但血壓控制的並不是很理想,但由於沒有不適症狀,並沒有調整用藥。長期高血壓會對血管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使得血管內血液壓力增高。腎臟內一旦發生動脈高壓,就會導致腎小球的損壞,基底膜受損,從而大分子蛋白就像「漏網之魚」漏出到尿液裡,源源不斷的蛋白漏出會對腎臟的整個濾過網系統造成破壞,終整體腎功能下降。
在醫院治療將近半個月,血壓降到了正常,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1g,肌酐沒有明顯變化,雙下肢水腫消除。他覺得身體恢復,與醫生商量後出院維持治療。
蛋白尿復發,該如何調整治療?
再次病情復發,是在2020年8月,初次來到我院,當時入院後查體,高血壓140/110,尿蛋白3+,24小時尿蛋白定量2.3g,肌酐漲到了158,雙下肢水腫呈指凹性。
維持治療這段時間他從沒有複查過,由於發生嚴重感冒、發燒,導致腎臟內炎症反應加劇,病情復發。
在血壓治療方面,藥物我給他進行了調整,把鈣拮抗劑調整為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藥,這類藥物同時還具有降蛋白、護腎的作用。比單純的降壓藥物發揮的作用更大。
針對降蛋白方面,除了服用降壓藥,還採取了中醫的特色治蛋白療法,包括燻蒸、藥浴、督灸三類。燻蒸和藥浴發揮的作用是通過皮膚汗腺促進對中藥的吸收,起到調理腎臟血流的作用,督灸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改善腎臟血液流通也有一定作用。此外,對降低肌酐同樣有效。
經過兩周的治療,各項指標好轉,尤其是蛋白尿達到了未有的新低,24小時尿蛋白定量降到了0.2g,指凹性水腫也完全消除。
這位患者復發後,各項指標明顯恢復到初次確診的時候,甚至肌酐比之前還高,病情甚至比之前還加重了。感染看似是誘發因素,但重要原因則是蛋白尿治療不去根。
當尿蛋白反覆升高到3+,這幾點必須要多注意:
一、預防炎症復發。導致炎症反覆的原因,感染是為常見的,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等等,預防感染,大家要注意提升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也會相對提高。
二、 重視併發症。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這些慢性疾病會造成腎小球的損壞,如果不及時控制,腎小球濾過功能持續下降,蛋白尿也會加重。因此要系統性治療,單一控制蛋白尿不是目的。
三、優質低蛋白飲食。大量蛋白漏出易引發低蛋白血症,為維持體內蛋白質的平衡,要注意蛋白質的補充,但要注意控制攝入量。
如有腎病方面的問題諮詢,可以在線諮詢。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智慧財產權和其它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發郵件至tousu@mail.39.net;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並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