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氣有很多不確定性,天氣預報的預測今天會有陣雨,局部短時會有大雨,但是也有好處,就是涼爽。我們徒步的行程是從修禪寺出發,經過真覺講寺,再到高明講寺吃素齋,下午再回到修禪寺。針對陰雨天,走這段路最好帶雨衣、登山杖,鞋子防滑性能一定要好。
早上,我們整裝出發,先開車到還在修復當中的修禪寺外。(修禪寺始建於578年,陳朝陳宣帝敕建。)
從修禪寺到真覺講寺大約五百米,開始有一段還未修好的路,接下到真覺講寺是石臺階和鋪石路面。
來到真覺講寺外不遠處的路旁立著三位古代高僧塔碑,三位高僧分別是:隋末唐初章安尊者灌頂大師、唐朝荊溪尊者湛然大師、明朝傳燈法師。再往前就是真覺講寺的側門,匾額上四個大字是「智者塔院」,真覺講寺也稱為智者塔院,民間俗稱「塔頭寺」,寺內有佛教天台宗創立者智者大師的肉身塔。真覺講寺側門前方有一座紀念亭。
我們從側門前經過,然後右轉走三十米左右來到真覺講寺的正門,正門前方照壁四個大字「即是靈山」。
正門匾額上四個大字是「真覺講寺」。寺中非常古樸恬靜,山門殿朝大雄寶殿那邊的匾額是清末太子太保、兩江總督曾國荃題的「釋迦再現」,題這四個字是因為智者大師有「東土釋迦牟尼」之稱。
離開真覺講寺,我們出發到高明講寺,途中經過太平村。在未到太平村的路上有摩崖石刻「佛隴」和「智者大師說法處」巨石。
太平村因太平寺而得名,太平寺已僅存部分遺蹟。太平村還有很多座太平寺歷代高僧大德的墓。
出了太平村,進入一片密林,環境清幽,流水清澈。途中有一巨石,石下有一石凳可供休息,不知誰留下一把掃帚,可供打掃石凳上的泥土。
到了高明講寺正是午餐時間,我們直接進寺品嘗素齋,高明講寺的素齋非常可口,素食做成的「魚」、「肉」不僅外觀非常逼真,口感也非常像。
吃完素齋,我們參觀高明講寺,山門正對的照壁上題著「正法久住」四字。山門上寺名牌匾是康有為題的字。
高明講寺的鐘非常出名,重達十六噸,鐘樓飛簷翹角,既精美又壯觀。
羅漢堂供奉五百羅漢像,彩塑的羅漢像異常生動,栩栩如生。出了寺門,我們來到止觀橋,橋下幽溪有非常多巨石,溪水靜靜流淌,溪邊樹木茂盛,瀰漫著薄霧,猶如仙境。
過了止觀橋,我們沒走幾步就看到前方崖壁上有一個大大的「佛」字摩崖石刻。
順著右邊臺階走幾步,我們看到了圓通洞,洞口僅容一人通過。洞口邊上刻有「一心念佛,即是菩提」,洞中刻有「圓通」二字。
粗略遊覽了高明講寺,我們就往回走,回到修禪寺不到下午三點。今天的行程非常完美,陰雨天氣不但帶來清涼,還帶來雲霧給景色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