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莊子《山木》觀察研究他人,思考自己該如何處世為人?

2021-01-08 我的從未
莊子山木
逍遙

莊子身穿粗布衣並打上補釘,工整地用麻絲系好鞋子走過魏王身邊。

魏王見了說:「先生為什麼如此困頓呢?」

莊子說:「是貧窮,不是困頓。士人身懷道德而不能夠推行,這是困頓;衣服壞了鞋子破了,這是貧窮,而不是困頓。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生不逢時。大王沒有看見過那跳躍的猿猴嗎?它們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喬木的樹林裡,抓住藤蔓似的小樹枝自由自在地跳躍而稱王稱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逢蒙也不敢小看它們。等到生活在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叢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時地左顧右盼,內心震顫恐懼發抖;這並不是筋骨緊縮有了變化而不再靈活,而是所處的生活環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處於昏君亂臣的時代,要想不困頓,怎麼可能呢?這種情況比幹遭剖心刑戮就是最好的證明啊!」。

在我看來這個魏 王還是挺好、挺開明的,在聽了莊子如此的言論,還能夠認真聽莊子說話,讓他活命也是難得了,想來是莊子了解魏王的為人才敢如此的直言不諱吧?我想肯定是後者,莊子清楚的知道魏王的為人的!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莊子,他此刻很貧窮,魏王來看望他,說明魏王還是挺珍愛他的,看來還是莊子有他過人之處的!

魏王見了莊子說:「先生為什麼如此困頓呢?」魏王很尊敬莊子,稱呼他為先生,突然的對魏王跟莊子都產生了興趣,想了解魏王是什麼樣的人?也想知道莊子普通百姓的身份,卻能受到魏王的尊敬,看來他真的是那個時代有學識聲望的人,他是如何做到讓一國之王都能尊敬的呢?魏王是有禮貌的、愛才的人,莊子雖不為官,並且他在那樣一個戰國末期動蕩的年代,活到了84歲,他有大才,卻能不遭人嫉妒,並且活得還算逍遙,這點是我需要對莊子繼續研究,還要向他學習的,他能在魏王面前不卑不亢的辯論,這份膽量就是與眾不同的!

其實我覺得讀書真的是興趣,看了莊子,聽了他講的那些個有哲理的故事,就對他產生了興趣,就好想把自己也置身於他的那個時代,好想去看看他在那個年代是如何的生活的?然後把自己真的想像在他的生活裡,哇!這種感覺太棒了!你想像著,莊子跟魏王辯論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如同自己在演穿越的電視劇一樣,太有趣了!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學習,讀書簡直就是樂趣,而且是一個人獨處的極大樂趣,希望讀者也按照我這樣的思路,來引導孩子讀書,真的,根本就不會枯燥乏味,而且越讀越想要讀更多的書!觀察研究他人,尤其是像莊子這樣的道家始祖,更是需要研究的人物,然後思考自己該如何的處世?讓自己平凡的人生能夠活得有樂趣,沒有樂趣也要去尋找樂趣!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
    我們為什麼要提高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因為我們希望可以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獲得更大的利益。為人處世是我們一生都在學習的必修課,而人際關係在日常交往中就像一層窗戶紙一樣,如果不小心就很容易捅穿了。如今現實社會中,我們為人處世的能力,要想得到一定的提高,我認為首先應該提高自己的情商能力。
  • 老實人不懂怎麼為人處世,4句處世良言,讓你左右逢源,無往不利
    4,知之始己,而後知人為人處事所有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幾斤幾兩,唯有了解了自己才可以更加好地了解他人。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才可以合理有效的避開和利用,了解清楚自己之後才可以在共處中更加好的避免掉性格上的缺失。
  • 莊子處世哲學:維持一段長久的關係,不必太用力
    有書君說莊子在《山木篇》(出自《莊子·外篇》)中,借子桑雽之口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間的感情淡泊卻心靈親近,小人之間的相處濃烈卻會利盡義絕。惠子與人交流的態度率直真誠,這讓莊子心中欣賞。但洞察世事、為人犀利的莊子,看到惠子追求道而迷失於言辭詭辯,總忍不住諷刺惠子。惠子沒有因為莊子的犀利而惱怒,反而在莊子的鋒芒之中看到了他的才華。
  • 15句為人處世之名言,句句精闢,令人受用終生!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浩瀚文海中品讀此20則為人處世經典名句,句句精闢而在理。1.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此句出自司馬遷《史記》。廣博地學習,詳細真誠請教他人,謹慎地思考,明辨是非,忠誠地行事。3.不敬他人,是不自敬也。此句出自《舊唐書·席像傳》。不尊敬別人,就等於是不尊敬自己。4.不榮通,不醜窮。
  • 王利明:《厚道: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 師說
    他說,別人信任你,給你說幾句心裡話,你可以不同意、不贊成,但是不能翻臉不認人,轉過頭來揭發批判,甚至無限上綱上線;如果大家都這樣,人與人之間將喪失基本信任,誰都不敢輕易與別人打交道,更別說向他人吐露自己的心聲、傾訴自己的情感,這多麼可怕,多麼可悲啊!雖然佟老師已經離開我們三十多年了,但他說的為人處世之道,始終被我銘記在心,並身體力行。
  • 《論語》告訴你為人處世的智慧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講人與人的關係,《論語》這部書,給我們指出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做人的規矩和原則。這些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很平常,也很樸素,但是這些方法和原則中確蘊藏著大智慧。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應該把握的原則和分寸。《論語》裡,孔子特別強調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分寸。
  • 什麼樣的人不懂得為人處世?
    對於現在的為人處世之道,還是有些人不懂得這個道理,認為只有自己做的對,他人都是錯的,有時還會在背後說別人壞人,嘲笑別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衝別人發脾氣,想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念,這樣的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從來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樣的人不懂得為人處世?
  • 《莊子》的虛舟哲學:人就是不要把自己當人
    讀《莊子》這部分內容一定要小心,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很多「神棍」就喜歡拿著這些內容招搖撞騙,自己卻什麼本事都沒有。當然,我並不否認玄之又玄的東西存在,只是此類神跡絕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所以我們普通人要有普通人的讀書方法,就是:樸素。
  • 農村俗語「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他非」道出為人處世的真諦
    我國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道德的傳統國家,因此,從古到今人們都很重視自身的為人處世之道。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也為了人生過得有意義和價值,大家都特別注重個人的形象。所以,也就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尤其是道德品質,甚至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會嚴格要求自己。
  • 畢業送給學生同學經典名言贈言 畢業鼓勵自己為人處世句子
    畢業送給學生同學經典名言贈言 畢業鼓勵自己為人處世句子­  又到畢業季,青春潮湧動。很多學生將走出校門,或繼續求學讀書,或走向社會實踐。如何保持求學初心?如何審視自身、合理規劃人生?今天,我們來聽聽民國時期大師的畢業演講,看看他們是如何勉勵青年一代、又是如何教他們為人處世的。
  • 王陽明:為人處世「三不管」
    實在是因為他的學識修養與人格魅力,皆是舉世無雙,為人處世更是深具大智慧。生而為人,難免為「三碗面」所累:人面、情面、場面。但王陽明卻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他接著說:「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久久自然有得力處。」為人處世,若是掌握了這「三不管」,真的會自在灑脫許多。
  • 《菜根譚》經典名句——感悟為人處世的智慧!
    《菜根譚》是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作者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本文簡析15句《菜根譚》經典名句。——《菜根譚·概論》 註:遇到喜怒不形於色的人,一定不要急於推心置腹;遇到易怒且自以為是的人,要格外當心自己說出的話。 5、心體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白日下有厲鬼。
  • 調整心境之法:莊子《山木》中的「方舟濟河」與「不生氣」?
    莊子《山木》中的「方舟濟河」,是一篇極富道家哲學的寓言,說一個人在乘船渡河的時候,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喊了好幾聲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罵前面開船的人不長眼。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隻空船,於是剛才怒氣衝衝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 為人處世,是一輩子的學問
    你是否已經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是否已經找到那個,能令自己保持愉悅的,所謂快樂的根源?「吸引力法則」的本質跟魔力,「心想事成的秘密,潛意識」的力量及運用,所有這些你是否都還記得。心靈被負情緒徹底佔滿時,該怎麼及時有效去處理?如何做到,不管現狀多糟,都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得之坦然,失之泰然?
  • 曾國藩:為人處世有「四不」,前兩個招致禍患,後兩個帶來福分
    所以,為人處世有很多技巧需要我們掌握,掌握好了,事半功倍;掌握不好,事倍功半!作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一生總結了許多修身齊家、為人處世的箴言,不僅讓他的子孫後代造福無窮,還對世人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曾國藩說:為人處世有「四不」,關係到功過榮辱,前兩個導致禍患,後兩個招來福分,不可不察!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25條實用的為人處世小技巧(建議收藏)
    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不僅做事能力要強,也要能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這篇文章2500字,預計花7分鐘認真閱讀,與你分享25個超實用的為人處世小技巧,真誠推薦給你。對於涉世未深的人來說,懂得如何為人處世:你怎麼就那麼不會為人處世呢?
  • 換位思考是為人處世的變通之法
    換位思考是為人處世的變通之法,學會了這一招,不僅可以獲得對方的信任,更可以為自己的成功帶來強大的助力。有位作家講:「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上半夜想自己的立場,下半夜想別人的立場,」假如你對自己說:「如果我處在他當時的困難中,我將有何感受有何反應?」這樣你就可以省去許多煩惱,同時增加許多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有一次,戴爾·卡耐基在報紙上刊登了聘請一位秘書的廣告。
  • 愛米姐~她讀莊子,從死神手上贖回自己:《正是時候讀莊子》
    她說,《莊子》不僅是現代人強化心靈的法則,更讓我從癌三救回自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莊子》,但能看得透徹真不容易。何況這作者的課堂場場爆滿,上課的還都是一般認為對老莊較沒興趣的大學生。她甚至將《莊子》從「學問」變成了一門「技術」,爬網出實用的道理,消滅自己的腫瘤。讀無為的莊子強身健體?消滅腫瘤?今天,就來分享一本《正是時候讀莊子》。
  • 為人處世十八計,讀來受益多多
    在現實生活中,過來人也總結了一套為人處世十八計,讀來受益多多,以饗大家! 1、傾聽計:耐心聽人說話,博得別人尊重。 我們總是急於表達自己,卻不知道傾聽才是走進他人內心世界的第一步,更不知道顧及對方的感受。
  • 為人處世基本準則
    貧賤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無、迷濛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尊敬、謙遜、迴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奮鬥的時候,就是一個人無到有、修為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正直、勇敢、有良知,不偏不倚,不為五鬥米折腰;富貴的時候,就是一個人有、覺悟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人處世,我們必須學會淡泊、不顯、積善,臨危不懼,泰然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