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身穿粗布衣並打上補釘,工整地用麻絲系好鞋子走過魏王身邊。
魏王見了說:「先生為什麼如此困頓呢?」
莊子說:「是貧窮,不是困頓。士人身懷道德而不能夠推行,這是困頓;衣服壞了鞋子破了,這是貧窮,而不是困頓。這種情況就是所謂生不逢時。大王沒有看見過那跳躍的猿猴嗎?它們生活在楠、梓、豫、章等高大喬木的樹林裡,抓住藤蔓似的小樹枝自由自在地跳躍而稱王稱霸,即使是神箭手羿和逢蒙也不敢小看它們。等到生活在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叢中,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時地左顧右盼,內心震顫恐懼發抖;這並不是筋骨緊縮有了變化而不再靈活,而是所處的生活環境很不方便,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處於昏君亂臣的時代,要想不困頓,怎麼可能呢?這種情況比幹遭剖心刑戮就是最好的證明啊!」。
在我看來這個魏 王還是挺好、挺開明的,在聽了莊子如此的言論,還能夠認真聽莊子說話,讓他活命也是難得了,想來是莊子了解魏王的為人才敢如此的直言不諱吧?我想肯定是後者,莊子清楚的知道魏王的為人的!我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莊子,他此刻很貧窮,魏王來看望他,說明魏王還是挺珍愛他的,看來還是莊子有他過人之處的!
魏王見了莊子說:「先生為什麼如此困頓呢?」魏王很尊敬莊子,稱呼他為先生,突然的對魏王跟莊子都產生了興趣,想了解魏王是什麼樣的人?也想知道莊子普通百姓的身份,卻能受到魏王的尊敬,看來他真的是那個時代有學識聲望的人,他是如何做到讓一國之王都能尊敬的呢?魏王是有禮貌的、愛才的人,莊子雖不為官,並且他在那樣一個戰國末期動蕩的年代,活到了84歲,他有大才,卻能不遭人嫉妒,並且活得還算逍遙,這點是我需要對莊子繼續研究,還要向他學習的,他能在魏王面前不卑不亢的辯論,這份膽量就是與眾不同的!
其實我覺得讀書真的是興趣,看了莊子,聽了他講的那些個有哲理的故事,就對他產生了興趣,就好想把自己也置身於他的那個時代,好想去看看他在那個年代是如何的生活的?然後把自己真的想像在他的生活裡,哇!這種感覺太棒了!你想像著,莊子跟魏王辯論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如同自己在演穿越的電視劇一樣,太有趣了!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學習,讀書簡直就是樂趣,而且是一個人獨處的極大樂趣,希望讀者也按照我這樣的思路,來引導孩子讀書,真的,根本就不會枯燥乏味,而且越讀越想要讀更多的書!觀察研究他人,尤其是像莊子這樣的道家始祖,更是需要研究的人物,然後思考自己該如何的處世?讓自己平凡的人生能夠活得有樂趣,沒有樂趣也要去尋找樂趣!